山海經是一本中國古代經典名著,涉及了各個領域,是非常具有價值的一本書籍。內容無奇不有,無所不包,無論你喜歡哪種領域,在這里都能找到。我們為大家帶來了山海經pdf版,歡迎來下載觀看!
山海經簡介
《山海經》是一部記載中國古代神話、地理、植物、動物、礦物、物產、巫術、宗教、醫藥、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現象地負海涵、包羅萬匯。除了保存著豐富的神話資料之外,還涉及到多種學術領域,例如:哲學、美學、宗教、歷史、地理、天文、氣象、醫藥、動物、植物、礦物、民俗學、民族學、地質學、海洋學、心理學、人類學……等等,可謂汪洋宏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山海經》是中國記載神話最多的一部奇書,也是一部地理知識方面的百科全書。
最早提到《山海經》的是司馬遷,其《史記·大宛列傳》中說,《禹本紀》和《山海經》中的內容過于荒誕無稽,所以作史時不敢以為參考。并在《大宛列傳》中指出《山海經》與當時現實地理不符。
最早整理《山海經》的西漢劉歆,在其《上山海經表》中認為此書是三代時所作。他說:《山海經》這本書,產生于堯舜禹的時代……禹把天下劃分成九州,益與伯翳等人區分萬物的本質,寫出了《山海經》。劉歆這一說法是受到《列子》的影響。《列子·湯問第五》中,夏革回答湯的疑問,提到了五座大山及山上的特產,此外還有怪異之物,這和《山海經》記載地理、特產以及怪物的寫法相似。同時,《列子》中又說這些怪物是大禹治水周行天下時親眼見過的,他的臣子伯翳了解這些怪物,夷堅聽說之后把這些怪物記了下來。因此,這種說法就影響到劉歆以上的論斷。其后,王充《論衡·別通篇》、趙嘩《吳越春秋》等都持這種觀點。
大約是從戰國中后期到漢代初中葉,楚國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現代中國學者一般認為《山海經》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時期荒誕不經的奇書,也有人認為是古代山水物志。經西漢劉向、劉歆父子編校時,才合編在一起。[6] 宋人胡應麟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 , 雜錄《莊》 、 《列》 、 《離騷》 、 《周書》 、 《晉乘》以成者” ⑥ 。
全書18篇,《山經》五篇是為一組,以四方山川為綱,記述內容包括古史、草木、鳥獸、神話、宗教等。依南、西、北、東、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節,前一節和后一節又用有關聯的語句相承接,使篇節間的關系表現的非常清楚。
《海經》中的《海外經》五篇是為一組,主要記載海外各國的奇異風貌;《海內經》5篇為一組,主要記載海內的神奇事物,《大荒經》五篇為一組,主要記載了與黃帝、女媧和大禹等有關的許多重要神話資料,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海經》以上每組的組織結構,皆自具首尾,前后貫串,有綱有目,除著錄地理方位外,還記載遠國異人的狀貌和風俗。第18篇《海內經》是《山海經》地理狀況的總結,總結中國境內地理形勢分野、山系、水系、開拓區域分布;農作物生產;井的發明;樂器制作;民族遷徙;江域開發以及中國洲土安定發展形成的基本格局。
《山海經》全書記載了約40個邦國,550座山,300條水道,100多位歷史人物,400多個神怪畏獸,該書總體按照地區不按時間把這些事物一一記錄。所記事物大部分由南開始(《大荒經》由東開始,故有學者認為是南、西、北、東的方位順序與遠古上南下北同,故《大荒經》由東開始,則可能是后人的改動調整),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達大陸(九州)中部。九州四圍被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圍。
關于《山海經》全書涉及的地域范圍及相關物事虛實,歷來眾說紛紜。很多學者都認為是一次國家地理大普查之后的文獻記載,有一些確實能確定下來,比如黃河、渭河、華山等等,地理位置與現實的大體一致。事實上,即使是《五藏山經》,也與整體格局和現實的山川不合,至今為止,尚未有誰能令人信服地將這些山川一一坐實。就連司馬遷寫《史記》時也認為:《禹本紀》和《山海經》中的內容過于荒誕無稽,所以作史時不敢以為參考。并在《大宛列傳》中指出《山海經》與當時現實地理不符。然而,《五藏山經》所描述的山川有些是存在的,特別是《中山經》里的山,《五藏山經》(即“山經”)本是以一些真實的山川為基礎來敘事的,但說到荒遠無稽的極地,已是無能為力,只能憑借想象向壁虛構了。到清人編《四庫全書》 , 則說其“侈談神怪 , 百無一真 , 是直小說之祖耳。入之史部 , 未為允也” ; 遂改列子部小說家類。
山海經文獻價值
《山海經》是一部充滿著神奇色彩的著作,內容無奇不有,無所不包,蘊藏著豐富的地理學、神話學、民俗學、科學史、宗教學、民族學、醫學等學科的寶貴資料,它的學術價值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它大量地、有條序地記載了當時中國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的內容,如山系、水文、動物、植物、礦藏、國家地理、經濟、社會文化風俗等,細心鉆研,深入探討,就不愁沒有新發現。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