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對中小學生進行更好培養,最近有許多學校組織觀看于丹的《中小學生人格教育》視頻,同學們也對此有感而發,想要寫觀后感作文,小編為你收集整理了于丹中小學生人格教育講座觀后感400字+500字,可供參考借鑒!
《中小學生人格教育與學習能力》專題教育節目主要內容
(一)怎樣培養孩子的孝心、愛心、責任心;
(二)怎樣培養孩子學習能力與堅強勇敢的性格;
(三)怎樣培養孩子抗擊壓力、面對挫折和防止被騙的能力;
(四)家長面對孩子叛逆、愛發脾氣不聽話、不愛學習等問題怎樣正確與孩子交流溝通。
中小學生人格教育講座觀后感預覽
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師的專家講座,十分有感觸。她教給我很多對我終身有益的做人道理。
于丹老師的演講分為幾個主題,分別是:
1.父母應怎樣認識孩子,如何擬定合理的人生目標。
2.孩子不聽話,愛發脾氣,作為家長應如何正確引導教育。
3.怎樣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師、懂得感恩。
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義。
其中我最有感觸的是第3個主題。
在講這個主題的時候,于丹老師先講了一個小故事,這個小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但它卻再一次的帶給我心靈上的震撼: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又高又大的蘋果樹,樹上結滿了果子。
一個可愛的小男孩,天天到蘋果樹下,他爬上去摘蘋果吃,在樹蔭下睡覺。他愛蘋果樹,蘋果樹也愛和他一起玩耍。
后來,小男孩變成了個少年,不再天天來玩耍。
一天他又來到樹下,很傷心的樣子。蘋果樹要和他一起玩,男孩說:“不行,我不小了,不能再和你玩,我想要玩具,可是沒錢買。”
蘋果樹說:“很遺憾,我也沒錢,不過,把我所有的果子摘下來賣掉,你不就有錢了?”
男孩十分激動,他摘下所有的蘋果,一個也不留,高高興興地走了。
然后,男孩好久都沒有來看過它。蘋果樹很傷心。
有一天,男孩終于回來了,但他十分不開心。樹問他:“你怎么了?”男孩說:“我的朋友們都成家立室了,我卻連房子都沒有,新娘也不愿意嫁給我。”說完,就在樹蔭下哭起來。
“抱歉,我沒有房子,”蘋果樹說,“不過你看,我的樹枝又粗又大,你可以把我的樹枝統統砍下來,拿去搭房子”。
于是男孩砍下所有的樹枝,高高興興地運走去蓋房子。看到男孩高興起來,樹感到好快樂。
可是,男孩比以前更久不回來了。
這棵蘋果樹再次陷入孤單和悲傷之中。
一年夏天,男孩回來了,樹太快樂了:“來呀!孩子,來和我玩呀。”
男孩卻說:“我心情不好,一天天老了,我要揚帆出海,輕松一下,你能給我一艘船嗎?”
蘋果樹說:“把我的樹干砍去,拿去做船吧!”于是男孩砍下了它的樹干,造了條船,然后駕船走了,很久都沒有回來。
樹好快樂,但不是真的。
許多年過去,男孩終于回來,蘋果樹說:“對不起,孩子,我已經沒有東西可以給你了,生不出果子來了。”
男孩說:“我的牙都掉了,吃不了蘋果了。”
蘋果樹又說:“我再沒有樹干,讓你爬上來了。”
男孩說:“我太老了,爬不動了。”
“我再也沒有什么給得出手了,只剩下枯死下去的老根。”,樹流著淚說。
男孩說:“這么多年過去了,現在我感到累了,什么也不想要,只要一個休息的地方。”
“好啊!老根是最適合坐下來休息的,來啊,坐下來和我一起休息吧!”男孩坐下來,蘋果樹高興得流下了眼淚
文中的樹就是我們的父母,他們什么都給于了我們。
可是我們卻常常討厭爸爸媽媽的嘮叨,不喜歡他們管住我們。哎,罵是愛,打也是愛呀。
我看了于丹老師的節目,感到好對不住爸爸媽媽。
我想好了,我要努力學習,長大后,像小時候媽媽爸爸照顧我一樣,照顧他們。
相關新聞
全國人大代表、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在做客人民網時表示,高校投毒案的發生反映出少數學生身上存在不健全的人格,大學教育中人格教育的欠缺是導致案件發生的原因之一。
李培根說:“大學生身上不健全人格的存在有很多原因,一個可能是受社會不良的風氣的影響,大學生把自己孤立在一個虛擬世界中,再一個我覺得,是大學人格教育的欠缺,教育的現代化要更加重視人格養成教育。而我們當前大學卻存在人格教育被遮蔽,過分強調意識形態教育的現象。”
李培根認為,人格教育的缺失導致的惡果,將會阻礙現代化進程。人格教育養成是教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表示大學的人格教育可以通過兩個方面來滲透,一個是要改變我們的思想政治課,要增加人格養成這方面的內容,不要過分地為意識形態所遮蔽,在課堂教學形式形式上更多樣化。另外,就是在專業課的教育中間,教師可以把人文情懷和專業知識結合起來的。
對于后一種教學方式,李培根以美國的一所大學為例,講解了專業教育與人文教育結合的可行性:“在美國,我看到機械系就是推行服務學習,他們把學生送到南非貧窮的鄉村里面,讓他們體會這種生活狀態,這些學生結合他們的專業,思考未來我們是否能夠用我們所學到的知識為這樣一些人做些力所能及的服務。”
李培根說:“總而言之,我們要在學校里形成一個生動的人格教育的氛圍,這些氛圍會讓我們的學生自然地受到熏陶。這比課堂上的說教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