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就要來了,小編給大家帶來了2017年高考沖刺卷語文試題(一),內含答案供參考,有需要的小伙伴們可點擊下載。多多練習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預祝高三學子們高考的順利。
2017年高考沖刺卷語文試題(一)題型預覽: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題。
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當全國人民都在紀念抗日英雄的時候,現實生活中卻有一種不良的文化現象屢屢發生,這就是英雄敘事的扭曲問題。比如,大量抗戰“雷劇”“神劇”涌現,將嚴肅的抗戰歷史娛樂化;有人對抗戰中的英雄人物進行解構乃至重構,試圖顛覆或終結相關英雄的經典形象。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微博、微信、微視頻、客戶端為代表的“三微一端”全面滲透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一些錯誤的英雄敘事借助新媒介,傳播范圍更廣,受眾更多,產生了更加惡劣的影響。比如,近年來互聯網上出現了不少詆毀邱少云、狼牙山五壯士的各種扭曲的“英雄敘事”。媒體把這類敘事的“主體”命名為“鑿船黨”,并表達了對他們的警惕:“他們每天尋尋覓覓,看見正面的東西就上去鑿幾下子,而且每每有所斬獲,用著放大鏡在英雄身上發現了一些瑕疵,他們便極力將其放大。慢慢地,一些英雄的形象開始坍塌。”與此同時,一些抗戰題材影視劇不顧歷史本真,肆意將愛情、懸疑、性感、時尚等元素塞進來,這種做法是對英雄形象的褻瀆,以至連普通觀眾對“手撕鬼子”之類不靠譜的劇情都忍無可忍。在媒介融合的語境下,這些影視劇經由電視、電影、互聯網等媒介渠道得以在更大范圍傳播開來。伴隨著上述種種媒介對人們日常生活的濡染,這種不著邊際的“英雄敘事”對成千上萬的普通觀眾——尤其是對年輕人貽害不小。抹黑惡搞英雄形象,導致英雄形象扭曲,既傷害了人們的歷史記憶和身份認同,也惡劣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動。
這種錯誤的英雄敘事,既具有明顯的隱喻性特征——它隱喻了當下有些人存在著虛無化的價值取向和戲謔化的政治取向,也具有另一種特征——扭曲的生活化敘事:傳統的英雄敘事在本質上是傳奇性的敘事,近年來由傳奇性敘事向生活化敘事的轉變,有人刻意對英雄人物進行解構甚至污蔑。
2017年高考沖刺卷語文試題(一)答案預覽:
2017年高考語文答題技巧:
第一種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題步驟:
(1)、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答題的時候應該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的時候一定要忠于原詩,還有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創新,語言力求優美。
(2)、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等,注意能準確的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這樣題目的時候千萬不要空洞,例如“回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夠的,也得不到多少分,應回答出因為什么而“感傷?”。
第二種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表現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情感的?這樣表達有何效果?
答題步驟:
(1)、準確的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述為什么用這種手法。
(3)、闡述此手法有效傳達詩人怎樣的感情?
第三種模式:分析語言特色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答題步驟:
(1)、用一兩個詞語準確點名語言特色。
(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第四種模式:煉字型
提問方式:某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
提問變體:本詩中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用某個字替代行嗎?為什么?
(1)、解釋該字在句子中的含義。
(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者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4)、如果說用某個字替代,好不好?結合原文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生動貼切的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
第五種模式:一詞領會全詩型
答題步驟:
(1)、該詞對突出詩歌主旨所起的作用。
(2)、從該詞在詩歌的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大家應該隨便找幾篇古詩,按照上面的答題模式組織一下答案,相信在考試的時候,你在詩歌鑒賞這主干題目方面不會丟很多的分,甚至拿到滿分,競爭優勢一定明顯。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