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波泥鰍養殖技術的文檔完整版,養殖泥鰍的朋友們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養殖泥鰍的知識和技術,歡迎下載。
泥鰍養殖技術doc內容預覽:
泥鰍苗的挑選、運輸和放苗時間
1.放苗時間的選擇
放苗時間一般選擇在當地水稻栽插后(或小麥收割后)至水稻收割前這段時間,因為這段時間的氣溫、水溫都比較穩定,泥鰍在此時放苗死亡率最小。如果在春季過早放苗,由于水溫不夠穩定等原因,死亡率可能在40%~50%,此時放苗有比較大的風險。在國慶節以后也盡量不要放苗,此時水溫比較低,泥鰍的食量較小,通過轉運后的泥鰍很難有一個強壯的身體越冬。夏季高溫天氣放苗后,應盡可能地往池中注入井水或深層的河水、湖水,讓養殖池中的水溫控制在26~30=<:,泥鰍的成活率也比較高。放苗應盡量選擇在晴天,陰雨天投放泥鰍苗,泥鰍入塘后容易生病,對泥鰍的成活率有一定的影響。
2.泥鰍苗的挑選及運輸
目前絕大多數的泥鰍養殖戶養殖的泥鰍苗都是收購的野生泥鰍。野生泥鰍的種類很多,不過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是扁鰍(黃板鰍、大鱗副泥鰍都屬于此),另一種是圓鰍(即分布最廣的青鰍,學名叫做“真泥鰍”)。由于這些泥揪都普遍存在于我國的各大水系,因此在國內市場都有銷售,且在國內絕大多數地區沒有出現不同品種間的價格差異。但在出口泥鰍中,卻只有扁鰍一個種類(目前還沒有發現有青鰍出口的先例)。若養殖者養殖的泥鰍是供應內銷市場,則無論養殖哪種泥鰍都可以,但如果是出口,則應該選擇扁鰍來養殖。
由于一般泥鰍的快速生長期為體重20克之前,所以用于催肥養殖的泥鰍不宜選擇個體太大的泥鰍作為苗種。在江蘇綠榆,養殖戶一般是選擇個體在7~10克的野生泥鰍用于催肥養殖,這樣規格的泥鰍經過5個月左右的養殖,每條能購長到20克左右,總體增重是1.0~1.5倍左右。若收購的泥鰍規格偏大,泥鰍的生長空間有限,就容易出現“光吃不長”的現象,會嚴重影響催肥養殖的經濟效益。
泥鰍的營養價值和功效有哪些?
泥鰍性平味甘,歸脾肝經,不僅味道鮮美,而且泥鰍的營養價值極高,有暖脾胃、壯陽、補中益氣等作用。對于泥鰍的營養價值和功效,早在《本草綱目》中就有所記載,認為泥鰍是護肝、壯陽的食療佳品。此外,泥鰍表皮的黏液有較好的抗茵、消炎作用,對小便不通、熱淋便血、癰腫、中耳炎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為什么說泥鰍的營養價值極高呢,相信看了泥鰍的營養成分你就能明白一二。泥鰍鮮品可食部分每100克含水分76.6克,蛋白質17.9克,脂肪2克,糖類1.7克,維生素B10.1毫克,維生素B20.33毫克,鉀300毫克,鈉69毫克,鈣3毫克,煙酸7毫克,維生素A15微克,維生素E 0.8毫克,鎂30毫克,鐵3毫克。
瘦身養顏
泥鰍的營養價值很高,首先就體現在它有瘦身養顏的作用。每100克泥鰍中的蛋白質高達19-22克,高于一般的草魚、鯽魚、鯉魚等常見魚類。泥鰍的脂肪含量很低,每100克中僅有3克左右。除此之外,泥鰍里還富含鈣、磷、鐵等礦物質,因此,泥鰍雖然是肉類,但卻不會導致人發胖,加上泥鰍有美容養顏的作用,因此非常適合女性食用。
抗血管衰老
泥鰍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它有很顯著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幫助人體延緩衰老。因此,老年人及心血管患者是非常適合吃泥鰍的。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