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單位間的進率》這節內容是使學生進一步熟悉面積單位的大小,指導面積單位間的進率,能夠進行面積單位間簡單的換算,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面積的一課,下面分享的是面積單位間的進率ppt課件以及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教學反思,大家可以免費下載面積單位間的進率課件教學使用。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ppt課件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教學反思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面積單位和學會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這一內容的關鍵是讓學生切實理解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為什么是100,面積單位的合適選擇,教學難點是什么時候用面積單位,什么時候用長度單位。要做到重難點突出,主要還是要學生在學習時自主探究要充分。因此,教師要始終將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究發現問題,提出設想,實際操作,幻燈幫助驗證從而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意義在于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
教學中我的基本環節是:
1、在學習長度單位進率的基礎上引發本課內容,這樣有助與學生以后區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2、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采用同桌合作形式,觀察發現,匯報小結,體現了合作探究的方法。
3、教學時重點突破平方分米與平方厘米間的關系,先讓學生通過計算面積總結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幻燈演示驗證后,利用規律很簡單地總結出1平方米與100平方分米的進率關系。
但是這節課上面積單位的進率是十分枯燥和乏味的,在這里的設計,我安排的不是很合適,只是采用書本上的直接的單位換算,引導發現的痕跡太多,在教學后期,學生明顯有興趣不足。
其實可以這樣設計:“如果把這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劃分成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你怎樣劃分?可以劃分多少個?讓學生在“擺一擺的活動” “測量劃分”這幾步后,提出擺的方法畢竟不簡便,其他的學生在討論中找到更好的方法——不用操作,直接將1分米換算成10厘米進行面積計算,“同一個正方形面積怎么會有不一樣的答案呢?” 在計算的過程中,出現了2種情況,有的認為是“1平方分米”,有的認為是“100平方厘米”,這就為新課的學習產生了一個認知的沖突,為什么出現2種答案,到底哪種對?接著再請學生比一比,排除計算的正方形不一樣大這種情況,再來深究各自的計算方法,找到其實只是采用的單位不同,但是計算的都是正確的,這就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這一結論。
在有了“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這一個認知推理的過程后,學生很容易推理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經過部分練習后,學生能很扎實的掌握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有了知識沖突就可以通過面積的計算總結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這樣,不同的方法啟發了學生的思維,使不同思維程度的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探索找到問題的解決途徑。最后利用遷移類推的規律使學生明白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學生在猜想、驗證的過程中,自己獲取知識,會形成了初步的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今后教學中一定不能再搶占孩子的思維空間,引導的太多,學生會很被動的接受,課堂變成了“一問一答式”,孩子們失去興趣,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