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第六課景陽岡選自元末明初小說家施耐庵寫的著名長篇小說《水滸傳》,武松打虎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講述了武松在陽谷縣的一家酒店開懷暢飲后,趁著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景陽岡ppt課件部編版七彩課堂預覽
景陽岡ppt課件部編版七彩課堂學習目標
1. 認識“倚、箸”等17個生字,讀準“綽、呵”等3個多音字,會寫“岡、饑”等15個字,會寫“半夜三更、尋思”等5個詞語。
2. 默讀課文,遇到不懂的詞語,能猜測大致意思。
3. 能按故事的發展順序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景陽岡》教學反思
《景陽岡》全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了武松打虎的經過,表現了武松豪放、勇武、機敏的英雄性格。
一、教學效果
(一)精心設計“臺階”,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本節課,我為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共鋪設了4層“臺階”:1.讀武松打虎前的內容,找出描寫武松的語言。2.讀武松的語言,體會武松的特點。3.如何根據這些語言體會人物特點。4.練習根據人物特點設計語言。通過教師的輔助指導,學生完全自主地進行了學習。
(二)突出對學生運用能力的培養。“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避免煩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要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本課教學在設計上,我注意把理解與運用緊密結合起來,把理解作為基礎,突出對學生運用能力的培養。通過練習,學生基本上掌握了方法。
二、成功之處
(一)給連環畫配解說詞、說書:吸收語言。
“老師這里有《水滸傳》的連環畫,請你們欣賞一回。”(播放連環畫課件)“你們仔細讀讀文中武松和店家的對話,等會請你們給它配音。”學生朗讀文中對話,練習對話表演。指名上臺給連環畫配音,隨著圖文并茂的解說,課文的語言也就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學生的頭腦。
“老師,我想用說書的方式來復述這個故事。” 可能是受了《赤壁之戰》的學習啟發,解說剛完,又有學生“另劈蹊徑”。好啊!李正一幾乎是蹭地上來了,還從抽屜里拿出或許是早已“預謀”好的一把扇子。于是,這個被大家稱之為“相聲大王”的李正一同學憑借一把扇子,一個“驚堂木”──其實只不過是一個木質黑板擦而已,將文中的精彩部分──武松打虎的經過,老虎的“撲、抓、剪”,武松的“三閃”栩栩如生地展現了出來。真是叫絕!于是,下面的學生便坐不住了……
(二)精心研讀:正確認識人物形象。
教學到此,學生對武松的英勇“壯舉”可謂是體驗頗深,如何引領學生更好地正確認識文中的武松形象,從而為學生閱讀評價《水滸傳》中的其他英雄形象起舉一反三的作用?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環節:
“請你結合閱讀課文的感受,用一個字來贊揚武松,并寫在課文插圖邊的空白處。”學生寫的字有勇、猛、智、神、威等。“這些字中,哪一個最全面最概括地贊揚了武松?”學生比較出“神”字,進而提煉出研讀專題:武松究竟“神”在哪里?從課文哪些地方最能表現出來?用筆讀課文(默讀、點畫),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兩處,告訴大家。
學生交流,教師隨機點撥并落實訓練。
三、不足之處
課后拓展部分不夠精彩,只是說文中還有很多人物,找一兩個人物說一說。這樣拓展處理太簡單了,起不到引導學生有興趣地讀下去,讀更多的《水滸傳》故事的欲望。
四、改進措施
針對以上不足,可以這樣設計:在《水滸傳》這部小說中,作者還刻畫了許許多多人物,請你在課外認真閱讀,選一個自己喜歡、熟悉的人物寫一份200字左右的人物速寫,下周進行交流。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