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矮兒子》講訴的是6個矮兒子靠自己雙手獲得幸福生活的故事,《六個矮兒子》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選讀課文,語言幽默,寓意深刻。下面是六個矮兒子ppt課件,大家可以免費下載六個矮兒子ppt教學使用。
六個矮兒子ppt課件
六個矮兒子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們一直都在尋找“輕負高質”的實效課堂。到底是什么在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我以為跟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目標的確定、關注學生的真實起點、優化語言實踐的設計有很大的關系。下面以我三次執教《六個矮兒子》為例,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教學內容的選擇
上一堂課,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教什么”,即教學內容的選擇。我們選定教學內容的依據是什么?一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它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是教育部向任課教師發布的行政命令,是教師教學的依據和憑借,也是向學校下達的綱領性文件。二是依據學生的真實狀況選擇教學內容。因為每一個地方、每一所學校、每一個班級、每一個學生的學情都是不一樣的,只有了解學生的真實水平、能力,才能對照課標,看清學生與標準的距離,明確學生的需要,選定教材的內容。三是根據文本選擇教學內容,因為細讀文本之后我們才能知道學生能從中得到什么,能達成哪些目標。可見,教學內容的確定,是教師綜合課標、學生、文本三個要素而得出來的。忽視其中的任何一個要素,都不符合學生發展的需要,教學的實效性就會大打折扣。
《六個矮兒子》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的一篇選讀課文,語言幽默,寓意深刻。通過對6個矮兒子靠自己雙手獲得幸福生活的描寫,贊揚了他們不畏艱難、聰明勤勞的優良品德。第一次,我選擇第2—11自然段作為重點來教,這9個自然段寫的是六個矮兒子和老爺爺老奶奶之間的對話,集中體現了六個矮兒子的聰明與勤勞。教學中先讓學生明白六個矮兒子都是靠什么生活的,體驗勞動的幸福與快樂。然后引導學生仿寫一組對話,感受故事所蘊含的幽默感。第二次,選擇六個矮兒子回答的話為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猜猜六個矮兒子分別靠什么過日子的,劃出描述該樣事物特點的詞語,然后匯報朗讀,仿寫對話,引導學生掌握“抓住關鍵詞句、根據事物的特點、猜出事物的名稱”的學習方法。第三次,依然將教學內容鎖定在六個矮兒子回答的句子上,但以第二個矮兒子和第五個矮兒子的語言為主,輻射到描寫其他四個矮兒子的段落。
三次選擇,第一次幾乎涵蓋了全文內容,感覺教學節奏拖沓,教學過程浮光掠影,缺乏點的深入和面的整合,學生跟著教師的預設走馬觀花地走了一遭。第二次教學內容的選擇開始趨向集中,但由于合作學習時猜事物、找詞語、填表格、交流匯報用了較長的時間,所以后面的朗讀感悟就顯得匆匆忙忙,整個教學過程多了一份急躁,少了層次感。其實六個矮兒子的語言都是圍繞“幾只腳”來寫的,而且語言相近,段式相同,學生經過老師點撥之后是很容易讀明白的,老師完全可以先示范學習一段,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交流其他的段落。第三次選擇雖然還是以六個矮兒子回答的語言為重點,但因為在教學時沒有平均使用力量,而是以研讀第二個矮兒子和第五個兒子的語言為主,再綿延到其他的自然段,這就有了一個點的深入與面的輻射,有張有弛,層次分明, “疏可跑馬,密不透風”。就教學內容的選擇這一點來說,第三次是成功的。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