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和鹿講訴的是一只鹿遇到獅子而奮力脫險的故事,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獅子和鹿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28課,這里帶來的是獅子和鹿ppt課件,大家可以免費下載獅子和鹿ppt使用。
獅子和鹿ppt課件
獅子和鹿教學反思
《獅子和鹿》是本學期第七組課文中的一篇略讀課文。這是一個寓言故事,通過一只鹿在遇獅前和遇獅后對自己的角和腿的截然不同的態度,闡明了一個道理: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通的環境和不同的條件下都各有存在的價值。
按照略讀課文的課時安排,《獅子和鹿》的教學任務應在一節課之內完成。因此本節課我設置了兩個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度。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略讀課文的教學,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教師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本課立足這一精神,努力讓學生有目的,有方法,有時間自己去讀課文,以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學重點是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度;教學難點在于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教完此課,我覺得值得反思的是:
教學時間安排顯得前松后緊。前面聽故事導入,初讀,以及抓兩個嘆氣的句子為契入點引導學生研讀課文,感受驚險的過程中,在朗讀上(包括個別讀,指名讀,分角色讀,齊讀等,特別是齊讀)花費了太多時間。雖然在設計中強調了略讀課應該放手讓學生自主讀悟的特點,但在操作中卻沒能很好地突出這一點,導致學生在感悟寓言所揭示的道理和聯系生活實際時由于時間倉促而沒能很好地思考,教師給了學生過多的提示,把一些主觀的意念加給了學生。如果能夠把本節課的重心放在感悟道理上,再安排續寫,給充分的時間學生討論,思考,再讓學生發表他們的看法,從而得出道理;在得出道理后,鼓勵,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舉出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再次說明問題,最后進行總結,這樣安排和組織,就能夠使大部分學生明白寓言所蘊涵的道理了。
總的說來,雖然這節課能夠比較順利,流暢地完成,但是在教學設計,課堂組織,時間分配等還有十分多的需要改進的地方。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