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創新教育學習平臺,萬物為教材,世界即課堂,優質的課程體系,鍛煉孩子的意志力,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真正的能夠做到解放家長,讓孩子能夠愛上學習。
萬物啟蒙是為5-15歲兒童提供審辯思維/傳統文化/國際融合課程的創新教育學習APP。內容包括素養課程、通識教育、人文研學、自然營地社區教育,可為家庭提供優質的專屬教育服務。
·萬物啟蒙創始人錢鋒老師親自講授
·說給孩子的1001堂中國人文通識課
·每周五課 每日更新
·官網下載APP 即可免費試聽
《萬物說》以地理為軸向,將歷史、人物、典故、名著、風物等串聯在一張時空版圖上,形成一套完整的思辨型敘事課程,共計長達3年一千零一話,通過每一個省,走完全中國。
《故宮的時節》是由故宮宣傳教育部和萬物啟蒙聯合開發的系列研學課程之一,圍繞二十四節氣,每次挑選一個串聯天地、自然與故宮歷史的事物,以獨特的視角帶你走進故宮、走進萬物,以生動的方式講述歷史、描繪自然,以專業的話語傳達知識,博覽中外。
開場,錢鋒老師以深入淺出的話語暢談中國文化中格物致知的傳統,他認為啟蒙階段的孩子更應培養通識素養,只有具備廣博的知識背景,孩子才能從中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隨后,錢老師為我們帶來了主題示范課《萬物啟蒙捉妖記之孫悟空》,他引導學生從孫悟空的名字入手討論,探究每個名字與起這個名字的人物之間的關系;探討了自己喜歡的名字和不喜歡的名字以及理由,并依據喜好為其排序,捉的不是有形的妖,捉的是思想中的認知,捉的是思想中的禁錮。
討論中,老師漸漸引領著孩子走進了孫悟空和名字背后的東西。生動有趣的話語,巧妙提出的問題,在閱讀和探索中讓學生不斷領悟孫悟空形象的多樣性。
課堂的又一個轉折點聚焦在了“齊天大圣”到“斗戰神佛”的身份轉變中。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的齊天大圣終于卸下了武裝、失去了抗爭的斗志。試問,孫悟空自己真的喜歡這樣日復一日的生活嗎?這樣的問題,學生無法回答,這一刻我們會發現,越是無法回答的問題,越值得人深思……
課堂上錢鋒老師語言幽默、親切自然、循循善誘;孩子們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自主學習,盡情地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感受。最后,錢老師從孩子們的各種觀點中,提煉出這節課的主旨:孩子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自由,教育應該讓孩子做真實的自己。
接著,保利啟新小學的呂伊蒙老師以“萬物啟蒙—小麥”為支點,點燃了孩子的探索熱情。她從“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典故中引出五谷的概念,并讓孩子嘗試進行區分;接下來又從“麥”字的演變開始,講述了小麥被人類培育種植的過程,從而讓孩子們意識到小麥與我們的息息相關。孩子們聽得十分認真,錢鋒老師也進行了精彩點評。
我校萬物啟蒙項目組劉希老師,講述了“小麥”課程的研發過程,經歷了尋麥記、研麥記和品麥記,并提出自己的困惑和大家一起研討。
王學榮校長以“閱讀的力量”為主題做了發言,一個孩子在童年拿起了書,可能一生都不會放下,童年閱讀的那一束光,會伴隨孩子成長變得越來越明亮燦爛。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