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衛健委家醫服務APP,數字健共體app提供了豐富的功能,有任何的健康問題都可以在線咨詢相關的專業人員,非常的貼心。
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官方指定的家庭醫生服務平臺,以家醫服務為核心,由家醫提供在線診療、醫保復診、居家醫療等服務的APP。
(1)家醫服務:為區域內居民提供在線家醫服務,包含簽約、續約以及展示家醫團隊和成員信息。
(2)醫保復診:家庭醫生優先為簽約居民接診,醫生在線復診開方,實現藥品免費配送到家。
(3)居家醫療:在線預約居家醫療服務,在家享受35項專業醫護服務,公立醫院醫護上門,專業護理更安心。
(4)健康管理:智能化管理方案,結合家醫線上指導,為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個性化方案和科普內容,提高患者健康管理水平。
(5)更多服務:為居民提供更多的在線醫療服務,包含專科門診、便民門診、國醫館、名醫專病等服務。
(6)健康資訊:科普教育,為居民推薦相關健康資訊信息。
(7)我的:個人健康檔案集成,包括用戶信息、醫療信息、服務信息等,同時提供便利工具。
醫保復診
慢病長處方 送藥到家
居家醫療
一鍵預約 醫護到家
家庭醫生
簽約家醫 守護您的健康
進入“十四五”,如何借助深化醫改的東風,進一步完善醫療健康服務體系,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
近期召開的2021全國深化醫改經驗推廣會上,2020年度“推進醫改服務百姓健康十大新舉措”發布,位列今年榜單之首的是由數字醫療主導的醫改模式——天津“創新打造‘四朵云’平臺,推進基層數字健共體建設”。這一獨具特色的天津實踐,或許能為進一步深化醫改提供一個可期的方案。
分級診療制度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醫療服務模式和就醫秩序的一項基礎性、長遠性和系統性的制度。2017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這一時期,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療共同體、專科聯盟和遠程醫療協作網等各種形式的探索不斷涌現,可謂醫聯體建設的1.0階段;2019年5月,《關于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通知》發布,標志著醫聯體建設開啟“緊密型醫共體”的2.0時代。
當下,國家正在大力推廣三明醫改經驗,促進全國醫改的不斷深化。三明在經歷了“治混亂、堵浪費”的1.0階段和“建章程、立制度”的2.0階段之后,已進入3.0階段:建立“健康管護組織”,致力于實現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也為醫聯體建設指明了方向。
在此背景下,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大力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走進基層、走入社區,用數字化手段賦能基層醫療機構,為百姓提供快捷便利的醫療健康服務。為此,該市引入國內最大的數字醫療平臺微醫,提出了以數字化平臺改善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不均衡,提升醫療、醫藥、醫保效率,創建貫穿百姓“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的健康維護體系,切實提升百姓健康指標的“基層數字健共體”概念,因地制宜推出了醫聯體的3.0版。
2020年1月6日,天津市與微醫集團簽署《數字健康戰略合作協議》,達成共建數字健共體等合作意向,天津基層數字健共體由天津微醫總醫院(天津微醫互聯網醫院)牽頭,協同全市267家基層醫療機構形成互聯網緊密型醫聯體,通過落地云管理、云服務、云藥房、云檢查“四朵云”平臺,實現管理統一、責任共擔、利益共享、服務同質,創建貫穿居民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的健康維護體系,切實提升居民健康指標,減少醫保支出。
在這個健康維護體系中,醫療機構運行模式正在逐漸改變,重新確立的績效考核機制,以健康結果為導向,以結余留用為激勵,構建全新的責任機制。具體來說,天津基層數字健共體通過數字化手段賦能基層醫療機構,基于數字化引擎平臺,規范管理路徑,為患者提供標準化、智能化的慢病管理服務。尤其以糖尿病管理為切入點,在依托互聯網醫院的緊密型醫聯體內,該健共體探索醫保“整體打包付費”“按人頭打包付費”等支付方式;根據醫療健康管理質量考核結果,落實“結余留用、超支不補”的激勵約束機制。
數字健共體對醫療服務可及性、經濟性和有效性的綜合提升已初步顯現。以健共體成員單位中的天津市黃河醫院為例。通過對2021年2至6月建檔入組的糖尿病患者進行了管理效果統計,發現糖化血紅蛋白值達標率提升14%,規范管理率較本地區平均水平提升了15%。而據英國糖尿病前瞻性研究,糖化血紅蛋白每降低1%,任何與糖尿病相關的終點事件發生風險降低21%。
事實上,微醫在天津的探索和實踐,與三明醫改3.0階段的目標和方向不謀而合。對此,詹積富表示:“由互聯網醫院牽頭組建緊密型醫聯體,建立以家庭醫生簽約為核心,以慢病管理為抓手的健康責任制,就是三明醫改3.0階段的目標,相關的實踐經驗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應,成效值得關注。”
小編簡評:數字西寧ap
小編簡評:數字雄安ap
小編簡評:數字特工戰
小編簡評:寶寶學數字
小編簡評:國貿薈數字
小編簡評:專注于食品
小編簡評:數字黃頁ap
小編簡評:一款十分實
小編簡評:數字建造ap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