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狀元app優質的體育賽事資訊服務,讓球迷用戶在我們的社區里有圖可發,有圖可看,有圖可談,有圖娛樂,有圖分享,能夠從視覺上感受到足球的刺激與魅力。
自選興趣圈子,這里設計了看球、球星故事與賽事頭條等興趣圈子等待你的加入;
球迷在線交流,當用戶加入了一個圈子之后則可以與遇到的人交流賽事、討論球星故事;
一鍵發布圖文,在興趣圈子之中每個人都能以圖文的形式分享自己知道的賽事信息;
掌握實時比分,即使沒有在現場也能在此對各場比賽的實時比分以及賽果進行掌握;
賽事覆蓋豐富,不管是籃球還是足球的知名賽事都能在此找到對應的賽程安排;
一鍵對比球隊,這里匯聚了各支球隊的海量數據便于用戶對各個球隊進行綜合對比;
1、進入首頁,在此可以找到最新的賽事資訊
2、自選興趣圈子,在圈子之內可以發布帖子
3、查看消息,有人評論了自己帖子則可以及時回復
4、查看即時比分,籃球與足球比賽的比分都能實時關注
5、查看球隊數據,每個球隊的歷史戰績都能直接找到
中新網泰安4月19日電 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校園網球推廣的鄭潔19日表示,讓更多學生能夠直接接觸、學習網球運動,是推廣校園網球過程中應當秉持的理念,這也有助于從中發現苗子,夯實我國網球運動基礎。
當日,“泰安市中小學網球校隊成立儀式”在泰安市體育中心室內網球館舉行,這意味著鄭潔校園網球進泰安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也為市級校園網球推廣提供了經驗借鑒。
鄭潔為學校授牌。鄭潔教練團隊供圖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好轉,2020年秋季學期,鄭潔教練團隊有序進駐泰安市第一批項目學校,從啟蒙、普及開始,逐步挖掘、選拔、培養有潛質的青少年網球選手,推動校園網球運動發展。
截至目前,鄭潔校園網球項目在泰安市中小學校共覆蓋了20000余人次,網球運動在各中小學校園逐步形成良性發展的氛圍,在教練團隊的引導和啟發下,孩子們對網球充滿了好奇和學習熱情。“我們團隊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網球運動能力不錯的學生。因此我們授權學校為校園網球合作伙伴,在校內組建校隊。”鄭潔如是說。
與此同時,鄭潔團隊與泰安卓易青少年網球俱樂部共同為泰安市培養“精英隊”隊員。教練團隊為精英隊制定了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從技術細節到體能訓練再到心理疏導,為精英隊的隊員們提供了全面的指導,此外,還為精英隊創造條件參與了鄭潔網球俱樂部和國少隊的高標準、嚴要求的集訓。
在經過鄭潔教練團隊的悉心指導和幫助下,精英隊持續實現突破,多次在全省青少年網球比賽中斬獲佳績。其中,在“飛揚杯”2020年中國體育山東省網球錦標賽中,實現了泰安競技體育史上省級賽事網球項目金牌零突破;2020年10月在“華勝杯”中國體育2020年山東省網球冠軍賽中獲得5金、1銀、2銅;2021年3月在“寶礦力特杯”中國體育2021年山東省網球錦標賽中獲得3金、1銀、2銅。
除了去外地參賽,本地賽事的落地更是為當地青少年參加比賽創造了極為便利的條件,使得當地優秀的青少年網球選手有了與國內同年齡高水平選手同場競技的機會和平臺。去年10月,中國網球協會網球積分排名系列賽——“鄭潔杯”青少年賽落戶泰安。來自40個省、市、地區的近300名青少年選手報名參賽,泰安有50名青少年選手入圍參賽。
一名泰安當地的學校教師表示,在與國內高水平青少年選手的切磋和較量中,泰安的青少年選手不僅得到了交流、學習的機會,還在比賽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展現了泰安市青少年網球運動員的風采。
逐步建立校園網球賽事體系是鄭潔的愿望。她介紹說,為促進提升全市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水平、檢驗訓練成果,豐富青少年網球愛好者的競賽經驗、鍛煉戰略、戰術意識,“鄭潔”校園網球項目組積極策劃并舉辦了多次校園網球比賽。“隨著校園網球項目的穩步推進和學生技術水平的逐步提升,校園網球賽事體系也將日趨完善。”
“希望借助這次的校內建隊,能讓喜愛網球運動的學生獲得更多學習網球的機會,也希望更多網球小將能在更大的賽場上展示自己的風采。”
2021年全球體育賽事迎來大爆發,奧運會、歐洲杯等賽事即將開啟。同時,隨著互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專業體育運動正在從專業競賽向全民參與下沉。這也為更多的體育IP找到新的發展空間,構成體育市場的全新增長極。
大型體育賽事重啟體育產業下沉謀變
2020年成為體育屆的荒年,上至世界頂級賽事,下到民間的普通比賽,都因為疫情防控等因素遭到了擱置延期,但無論是比賽運動員、賽事觀眾,還是賽事舉辦方或者贊助方,對于重啟全球賽事都有強烈的訴求。
2021年,隨著疫情影響的逐漸減弱,歐洲各國的足球聯賽已經到了賽季末段,歐冠也正如火如荼,北美的主要體育聯盟賽事也激戰正酣。夏季奧運會、歐洲杯等全球頂級賽事也將舉辦,此外,成都大運會、馬拉松、乒羽網等各項賽事都將輪番登場,同時今年距離北京冬奧會舉辦也僅有一年的時間,各項冰雪賽事也將火熱開展。
歷來,舉辦國際大型體育賽事首先能夠刺激體育場館及基礎設施的建設,還能夠成為點燃全民參與體育運動的催化劑。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激發了大眾對運動健身的熱情,也推動全民自發休閑式的大眾運動健身方式開始轉向專業運動健身服務。隨著需求逐漸增多,專業型體育場所數量隨之井噴式爆發。
特別是,隨著互聯網技術快速突破和普及,驅動國內運動健身產業向全渠道化、智能化、數字化發展,互聯網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為公眾提供了更多元的運動場景,降低了運動的門檻,專業體育運動從專業競賽向全民參與下沉。
在這種下沉趨勢下,主題精品賽事大量涌現,尤其是跑步、健身、球類等全民參與程度極高的賽事,在強調競技和挑戰的同時加入社交與娛樂互動,吸引了極高的用戶關注度和參與度。在朋友圈等社交媒體曬運動、健身打卡等行為甚至成為流行文化之一。這種情況下,將用戶價值與賽事的品牌化和商業化深度融合,創造更大的產業價值,成為體育產業的發展方向。
體育產業向互聯網延申和連接也水到渠成。當早期的場館預訂服務商還陷在存量蛋糕的爭奪中,靠補貼把場館原有用戶吸引到線上時,京東已經選擇以場館信息化為切入點,瞄準了增量用戶。日前,京東投資了智慧體育綜合服務商“動網”,以“物聯網+體育”作為切入點,開展場景化營銷。平臺方、品牌方可以借助動網的對接,將他們的服務和產品下沉到各大場館,進行場景化營銷,把體育場館納入平臺促銷體系。
場館是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體育用戶最直接接觸的運動場景,京東運動經過幾年的積累已擁有了龐大的線上體育消費用戶群體,投資動網不僅可以幫助京東更加深入地接觸到精準的線下體育用戶,也能更有力地的幫助京東運動與體育場景的深入整合。
回歸體育本源打造更多精品賽事IP
體育的本源在于競爭,賽事仍然是體現體育價值最佳的載體。越來越多國內外精品體育賽事的舉辦,刺激了消費者體育需求從傳統的體育制造用品初次消費轉向娛樂性消費、觀賞性消費;尤其是對于新型體育運動的消費需求增強,如馬拉松、競技體育、雪上運動、戶外運動等。
而國內體育產業的最大瓶頸就在于,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頭部賽事的需求與國內競技體育觀賞性較低、賽事IP打造難度大之間的矛盾突出。目前我國人均體育消費僅為發達國家的十分之一。
國內馬拉松比賽從 2011 年 22 場增長至2017 年的 1102 場,復合增長率高達 95.07%;截止 2018 年 11 月底,我國馬拉松舉辦賽事為 1072 場,參賽人數為 530 萬人,發展勢頭強勁。2020年,即使受到了疫情的嚴重影響,導致線下馬拉松比賽大量取消,但馬拉松賽事活動由線下轉為線上,吸引了更多跑者。中國田協的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初,國內舉辦的線上馬拉松活動達到368次,線上參與人次達到5200萬。
而京東運動早已在馬拉松這個項目上默默耕耘很久,目前已經贊助了包括北京馬拉松、上海馬拉松、無錫馬拉松、宿遷馬拉松等大型賽事在內的十多場馬拉松賽事,并自主開發賽事報名系統,通過京東平臺,為愛好者們提供賽事報名+裝備選購的一站式服務。通過京東的影響力,打造更多國內精品馬拉松賽事IP。
此外,2020年“11.11”期間,京東運動舉辦了“2020京東運動杯”羽毛球公開賽,以及京東運動杯“京舞東方”街舞大賽。這兩場比賽,在運動愛好人群中形成廣泛影響力的同時,也讓京東運動“專業、品質、潮流、服務”的品牌形象進一步深入人心。
在國內政策的支持和產業快速發展的利好加持下,京東將賽事線上報名、裝備購買、線下比賽、品牌合作、用戶互動等環節有效串聯于一體,不僅實現了更高效的賽事統籌,也促成了多方資源的優化整合。而通過多元化的體驗場景,京東更重視激發大眾的參與積極性,進一步打造健康活躍的體育生態圈。京東做體育產業,是實打實從自身優勢出發,從體育產業的基礎做起,這也為其他體育產業入局者做了示范。
體育產業商業模型升級“體育+”無限可能
回首2020年,所有體育愛好者,或許都對充滿體育館的空心回聲感到沮喪。
2021能否重新建立觀眾對觀看和參與體育賽事的信心,是所有體育產業組織者和贊助商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樂觀之處在于,隨著大賽的重啟所帶來的產業熱情,以及各方技術能力和商業模型的升級作為助推,為更多的體育IP找到新的發展空間,構成體育市場的全新增長極。
2020年體育產業確實遇到了重大困難,但也客觀提供了一種推動力。它讓賽事組織者更多在經營上下功夫,特別是在用戶和合作伙伴層面;新型小眾IP開始找到更多的價值釋放空間,市場的開放程度明顯要好于過去的“傳統”時代,而這些都為贊助品牌選擇新資產,使用新方法創造了條件。
品牌會看到真正的機會,這能讓品牌更好地與消費者接觸,并開發新的數字機遇。當然,這不僅僅是增加在線基礎設施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根據供需條件,來做出相應改善。
作為賽事舉辦方,應該專注于緩解各方的焦慮,一方面更多服務和創新來支持消費者,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大數據平臺的影響力建立起積極的品牌情緒和參與度。隨著體育產業更多轉向數字,商業開發上的經濟阻力就有被化解的空間,這也是未來產業全球化的最重要載體。
京東的體育產業布局通過投資動網,以及組織各類線下體育賽事,并結合已有的互聯網大平臺優勢,正逐步由運動、裝備等單一消費與“互聯網+”、“AI+”“物聯網”快速融合,使體育服務業的占比快速提升,形成以智能裝備、全民健身、休閑旅游等業務為基本架構,整合教育、醫療、金融、旅游、文化等“體育+”資源,這些也將為體育產業帶來更多想象空間和示范效應。
2021年不斷開啟的大型體育賽事無疑是體育產業中的明星所在,但盛宴過后,需要更多植根于基層,潛心打造精品IP的角色。
正如圣安東尼奧馬刺隊的建隊哲學:“我看見一個石匠在敲打石頭。大約敲了100下,石頭上連一條裂縫都沒有。但就在敲下第101次時,石頭卻分為兩半。我知道,那不是最后一擊造成的結果,而是之前所有敲擊共同起到的作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