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專家咨詢是款實用性很強的專業個稅計算服務軟件,覆蓋了全國的個稅基數,準確的計算個人所得稅,還有大家頭疼的房貸計算,非常的方便喲。
1、最好的稅務計算服務推薦給你,上面包含的信息真的很全面的啊;
2、不想要浪費自己的腦力大可以直接前來這里,上面多種計算方式滿足你的需求;
3、一鍵就可以操作的事情,讓查詢可以變得更加輕松簡單起來的呀。
1、功能非常強大,里面提供個稅計算、函數計算、匯率換算、房貸計算等多種計算方式;
2、操作非常便捷,能夠輕松一鍵查詢,專業的個稅app、個人所得稅app,幫你快速計算個稅;
3、還有多種實用計算器功能,函數計算、匯率換算、房貸計算,全都輕而易舉。
【一鍵查詢扣稅】只需輸入工資薪金、五險一金、專項附件扣除,一鍵為您計算所需繳納的個稅。不懂專項附件扣除怎么算?只需選擇符合標準享受的六項專享附加扣除:子女情況、繼續教育、贍養老人、租房租金等情況,就能自動幫助您計算出專項附加扣除金額,個稅計算不再愁。
【全套稅務查詢工具】個人所得稅計算、年終所得稅、經營所得稅、勞務報酬、稿酬所得、利息分紅,偶然所得、特權使用費等計算器工具,方便查詢。
【社保計算器】社保查詢,掌上社保,支持全國多個城市默認公積金基數、查詢繳納情況可使用查悅社保。
【功能實用】個稅專家選取生活中常用到的:年終獎個稅計算、勞動報酬個稅計算、偶然所得稅計算、購房稅等生活中常用到的場景,只需輸入金額,讓你輕松計算個人所得稅。
1、只需輸入工資薪金、五險一金、專項附件扣除,一鍵為您計算所需繳納的個稅;
2、不懂專項附件扣除怎么算?只需選擇符合標準享受的六項專享附加扣除;
3、子女情況、繼續教育、贍養老人、租房租金等情況,就能自動幫助您計算出專項附加扣除金額,個稅計算不再愁。
把個稅起征點提高到10000,真的有意義嗎?
“兩會”沒幾天要開了,各位代表們都紛紛拿出自己壓箱底的意見,為社會的發展獻計獻策。
最近比較博眼球的就是格力董事長董明珠提出的——建議繼續提高個稅起征點,工作者工資要到一萬塊,才叫他納稅。
底下評論一片叫好,人人都為董小姐致力于提高勞動人民收入的行為,搖旗吶喊。
凡是有反對的聲音,立刻把他按在口水里,淹死他。
不禁讓人覺得好笑,因為一年前,曾有個人提出,為了企業的發展,要取消公積金,然后她被那些“網絡暴民”們噴得回家的路都不知道怎么走了。
巧的是,這個人也叫董明珠,不曉得這兩個人有沒有關系。
屁股決定腦袋,這句話一點不錯,個人利益才是至高無上的,無論是董明珠,還是底下的布衣百姓。
1. 當前環境下,并不適合提高起征點
眾所周知,現在我國的個稅起征點是5000塊。
那么你的月工資是10000塊,一個月要繳多少個稅呢?
這跟抵稅扣除有關,如果抵稅扣除少,比如沒有,扣稅50-500不等;
如果抵稅扣除多,比如子女教育,房貸利息,贍養老人,商業險等,這些一扣除,甚至可以不交稅;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這里討論的只是個稅(按董明珠的說法),并沒有把五險一金算進去。
很多人的思想誤區在于,以為自己稅前工資和稅后工資的差額全叫個稅,實際上個稅只是很小一部分,扣除的大頭是五險一金。
一個正常的三口之家,教育,房貸,老人,保險,一個都少不了,所以實際上交的個稅是非常有限的,月工資10000塊,可能交不了100塊。
你說即使給你免了這個100塊,你的生活能有多大的改善?
但是站在國家層面,就完全不一樣了。
2019年,我國月收入5000元~1萬區間的總人數有8000萬,占總人數占比5.71%;
月收入1萬~10萬區間的總人數有4000萬,占總人數占比2.86%;
月收入10萬以上總人數為3110萬,占總人數2.22%
我們可以看到收入1萬以上的人口和收入5000-10000的差不多是1:1。
但是月收入達標并不代表他會納稅,因為其中包括很多類似房租,股票等資產性收入,還有很多退休人員。
實際中國在2018年稅改以后,納稅人口從原來的1.8億降到了6700萬。
那么套入剛剛的收入比例,我們大致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收入5000-10000的納稅人口在3400萬左右。
如果直接免去這部分人的稅收,國庫的收入每個月將至少減少34億左右,這個金額是非常龐大的。
對自己影響不大,但是對國庫影響巨大的政策,真的有必要在現在這個節點實施嗎?
2. 董明珠不過是慷他人之慨,嘩眾取寵罷了
通過上述計算,我們可以得出免個稅對國家來說,影響肯定是負面的。
那么對企業本身有影響嗎?
有,但卻是正面的,畢竟稅交少了,員工收入也高了,企業競爭力大了。
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沒人愿意繳稅,但如果大家都不繳稅,那些基建和公共支出哪里來?
所以在免個稅的問題上,資本家們和平頭百姓又站在了統一戰線,一致對外。
董明珠口口聲聲表示要提高納稅標準,那是因為對她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還能狂吸一波粉,搞得好像為老百姓出頭說話的樣子。
實際上呢?個稅交多交少,她都拿不到一分錢,反正影響的都是國家的利益,慷他人之慨何樂不為。
自己只要動動嘴巴就可以了,還能拉一波好感,一舉兩得。
相反,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立馬變成另一種姿態,切換速度比翻書還快。
取消公積金的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董小姐去年5月份的時候表示“贊成全國取消公積金,因為格力給每位員工都分一套房子”。
這個因果判斷句就顯得很搞笑,絲毫沒有一個作為大公司董事長的邏輯性。
首先,格力給員工分房,那也是格力的事情,跟全國取消公積金有毛關系?
其次,取消公積金的根本原因,也無非是為了給企業減少成本,增加利潤,福利分房只是個借口,全國人民都心照不宣,咱就不要又當又立了。
接著,大家還很輕松地八出,格力的那些所謂分房子,不過是給員工的使用權,實際產權是還是歸格力所有,只要員工離職,房子立即回收。
這不就是個職工宿舍嘛,居然可以被資本家美化成“福利分房”,也是人才。
最后,“福利分房”也被外界一致理解為,“通過便宜價格從政府手上拿地”的理由和借口,囤地可比賣電器來錢快多了,這些都是資本家的一些小伎倆罷了。
因此,從以上兩個事件可以看出,董小姐不過是個徹頭徹尾的資本家,想靠她為民謀福利,想多了。
3. 個稅改革應該從資產入手,而不是月收入
現在世界經濟局勢那么復雜,再降低國庫收入顯然是不合適的,相反,應該增加國庫收入才能抵御外界的波動。
昨天郭樹清也說了,現在最大的風險就是歐美暴雷,肯定會波及到我們。
如果口袋里沒錢防御,最后倒霉的還是自己。
此外,大家都知道,個稅的目的是為了調解貧富差距,本質上是用富人的錢去補貼窮人。
但在實際操作中,恰恰相反,因為我們的個稅落腳點都在工資上,而真正有錢人他們根本不拿工資,靠的是股權,房產等資產收入,并且他們有一萬種方法避稅。
而月薪5000塊的打工人,卻沒有任何避稅的方法,只能老老實實交錢。
這就形成了“用中產的錢,去養整個社會”的現象,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應該本著誰賺錢多,誰多交稅的觀念,而這個賺錢并不單單指工資性收入,更多的應該是資產性收入。
比如2020年,全世界大放水,我國的股市和房產也漲得起飛,但工資卻幾乎沒變,甚至很多打工人因為疫情的影響,還降低了不少。
貧富差距不斷分化,造成窮人通縮,富人通脹的奇觀。
而面對這些畸形增長的資產,卻不要交任何個稅,財富可以隨意增加,這放到哪里都講不過去吧?
所以從這部分資產入手,增加專項個稅,這才能發揮稅賦調解貧富差距的真正作用。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