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行掌控是款智能網絡出行服務的軟件,為你的愛車開啟智能的駕駛服務,還可以通過軟件進行對車輛的遠程控制等操作。
1、智能網路出行服務平臺軟件,主打智能出行服務,可以提供相關的出行建議,借助互聯網技術;
2、可以讓車主們對路況,相關設施地點,監控等進行掌握,讓出行多一道保障;
3、需要一款汽車電子系統出行導航工具的朋友們不妨試試吧。
1、采用新一代的汽車電子系統,先進的移動通訊網絡,導入專業的TSP系統,電子商務應用;
2、會員綜合服務,為車主在車輛使用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全新的智能化服務與個性化服務;
3、為您的愛車開啟智能駕駛時代新生活,您可通過APP時時享受對車輛的遠程控制、遠程查詢、遠程體驗、遠程安防等功能服務。
1、便捷的查看剩余電量、估計續航、今日統計等數據
2、非法移位、震動報警、剪線報警、低電提醒、保養提醒
3、一鍵設防,智能防盜,智能掌控
4、一鍵定位,隨時掌握愛車地點,防止丟失或被盜
5、緊急搶修,隨時隨地查詢維修點位置、門店詳情信息
6、推薦傭金,將好車推薦給好友,獲取傭金獎勵
7、實時更新天氣情況,致力于給車主提供更好的出行體驗
盡管出租車這一傳統出行工具早已被廣大用戶所熟知,但在近期,“互聯網+出租車”這一模式又再度受到了外界的眾多關注,尤其是出行領域的頭部平臺,幾乎都不約而同地開始向這一領域傾注流量或資金等資源。
而上一次出租車如此受到互聯網行業的關注,或許還是在2012年。當時出租車“觸網”也成為了國內互聯網出行行業的起點,彼時尚未合并的滴滴與快的就分別推出了各自的線上出租車業務,不過隨著后續隨著網約車平臺間頻頻爆發的補貼戰,網約車也成為了整個互聯網出行行業的焦點。
但事實上,如今出租車依然是許多用戶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在今年的10月召開的出租汽車新老業態融合發展研討會上,交通運輸部公布的統計數據就顯示,當前全國共有巡游出租汽車139萬輛,日客運量近1億人次,并且目前已有190余家網約車平臺獲得經營許可,網約車的日均訂單量則達到2100萬單。
而在在相關的數據中也已表明,如今在城市交通的各種出行方式中,巡游出租車的數字化程度并非最高,因此這無疑也為當前互聯網出行平臺集體加大對出租車的投入埋下了伏筆。
【美團打車開始將出租車接入平臺】
近日有消息顯示,美團打車與廣州市白云出租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廣州白云出租車公司")將共同試點巡游出租車網約化的實踐。據悉此次合作將分為兩步,第一步將實現基于巡游出租車車載終端的網約能力,即通過平臺與硬件數據對接,車載終端替代手機實現網約接單能力,以及通過對空乘狀態的監控,讓車機實現自動接單;而第二步則是實現乘客服務的線上化,并建立線下訂單行程中和行程后的線上服務能力,為乘客和駕駛員提供更好的服務。
據悉,目前廣州地區的乘客只需通過美團APP或美團微信小程序,就已經能夠線上呼叫出租車。
回首美團打車的整個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其在拓展這一業務線上的經歷幾乎可以稱得上坎坷。早在2017年2月,美團就曾在南京試水的網約車服務,并在10個月的時間里實現了日訂單突破10萬的成績。而后在當年10月,隨著美團完成新一輪40億美元的融資,美團打車這一項目也逐漸浮出水面。
就當外界認為網約車行業又將迎來一輪轟轟烈烈的價格補貼戰時,美團打車卻因為在擴張的過程中不符網約車相關管理規定,被包括南京市客管處等多部門約談,并且在此之后,美團打車也踩下了剎車。2018年9月6日在香港召開的上市前全球發售新聞發布會上,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曾公開表示,從當前網約車業務的評估情況來看,美團將不會對網約車加大投入。
盡管此時美團打車或許還沒有準備好在網約車行業進行一場持久戰,但顯然美團方面也不是完全對互聯網出行行業無動于衷。到了2019年5月19日,美團打車突然改變方向,不再采用自行招募網約車司機為客戶提供服務模式,而是用上了聚合模式,使得其市場拓展的速度大幅提升,第一期就新增了多達15個試點城市。
如果一磚一瓦從基礎搭建的成本過于高昂,且風險和收益不甚明確,那么轉而借助自身在流量及渠道上的優勢,與已經有一定規模的服務商合作共贏,無疑也是許多互聯網企業采用過的手段。而此次美團打車主動向傳統出租車行業拋去的橄欖枝,也被外界認為或是希望借由運轉更為成熟的出租車網絡,擴充自家平臺的運力,并達到提升市場影響力的目的。
【滴滴與高德入場,所圖或為錦上添花】
但對出租車拋去橄欖枝的顯然不只美團一家,今年9月1日,滴滴方面宣布旗下出租車業務將升級成為“快的新出租”,并表示要延續“快的”品牌“讓用戶打車更快”的理念,除了保持獨立運營外,同樣通過滴滴出行APP向用戶提供服務,未來還將開放小程序等入口。其實在滴滴與快的合并前,兩家都曾有推出過類似的出租車服務,并且后續在滴滴出行APP上用戶也同樣可以選擇出租車。
早期由于各出行平臺之間圍繞著網約車的價格戰等因素,在有所補貼的前提下,也使得網約車的價格更為便宜,但后續網約車服務的常態化,例如專車服務等就已經開始高于傳統出租車的計價。在這種情況下,包括滴滴方面宣布將投入1億元專項補貼到快的新出租中,也就不難看出其試圖在不同價位段給用戶帶來更多服務的意圖。
除了滴滴之外,高德方面也在今年11月26日宣布啟動“好的出租”計劃。宣布將在一年內,幫助100萬輛巡游出租車完成巡網融合改造,幫助300家出租車企業智能升級,試圖讓巡游出租汽車空駛率降低20%,并幫助巡游出租汽車駕駛員收入增長30%。
相比之下,高德方面目前對出租車業務給予的,更多是流量資源而非現金補貼,但需要注意的是,主辦“巡網融合發展推進論壇”、發布“好的出租”計劃,或為高德今年最大的一次公開活動。甚至高德地圖總裁劉振飛還親臨此次活動現場,也足見官方對于這一計劃的重視,因此后續高德方面還會在“好的出租”計劃中投放哪些資源,,無疑也頗為令人期待。
雖說滴滴和高德,與美團打車看上去有著幾乎相同的舉措,但三者背后的動機或目的可能截然不同。對于滴滴與高德這種已經在網約車市場站穩腳跟的平臺來說,與出租車的更為深度接入,或許更多是出于補全出行服務,補充平臺運力,以及滿足用戶訴求等提升服務品質方面的訴求,更傾向于“錦上添花”。
但不管怎么說,隨著互聯網出行平臺與出租車更為深度的融合,對于乘客來說也就意味著未來出行將能有更多的選擇,并提升使用這一服務時的即時性。而對于出租車行業來說,互聯網化這一傳統行業則將幫助他們減低空駛率、提升接單效率,并能夠在服務更多乘客的同時,也收獲更多創收的機遇。因此在三方都能夠有一定收獲的情況下,接下來我們或許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出行平臺也將會加入其中。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