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景德鎮市國信瓷都市民云信專為本地用戶打造的一款便民城市服務平臺,集合了市民卡的作用,提供了生活繳費,掌上政務,新聞資訊,文化展示等多項內容!
“智慧瓷都”APP是景德鎮市智慧城市服務統一移動門戶,為市民提供政務服務、智慧醫療、智慧停車、智慧就業、生活繳費、智慧出行、陶瓷文化等全方位服務。智慧瓷都APP是景德鎮市大江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推出的官方應用,市民可通過智慧瓷都APP快捷辦理市民卡的各項業務,同時也可獲取景德鎮本地生活服務咨訊,享受景德鎮各類公共服務及便民服務。
1)市民卡電子錢包、聯機賬戶余額及交易信息的查詢,市民卡服務網點及合作商戶的查詢;
2)市民卡電子錢包的充值、轉賬、掛失等個人賬戶業務的辦理;
3)通過智慧瓷都APP完成水、電、氣繳費以及手機話費繳費業務的辦理;
4)為市民卡持卡人提供最新的商戶優惠折扣、市民卡資訊、景德鎮本地生活咨訊服務。
一站式信息查詢
公共服務設施、快遞信息,便捷查詢
城市服務隨身享
天氣預報、天氣預警,提前知曉
便民工具快捷用
公交信息、社保計算器隨心使用
從餐桌上的飯碗茶杯、房間里的裝飾擺設到地上鋪的板材地磚、墻上貼的保溫材料……陶瓷制品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連。作為制陶大國,我國陶瓷產品及企業數量多年穩居世界前列,居民消費需求的加快升級,更讓陶瓷業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當前,我國陶瓷工業發展現狀如何,有哪些新作為?邁向高質量發展,還需解決哪些問題?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賣相”變好,品質變優,效率提升
智能制造助力陶瓷業可持續發展
信號燈閃爍,機器聲轟鳴,6臺智能生產設備高速運轉,一個個圓形、異型的精致盤碗接連下線。從上料、成型、修坯到補水,生產全部自動化。在江西邑山瓷業公司陶瓷智造工坊,記者看到了智能改造給陶瓷制造帶來的巨大變化。
“智能化升級后,一臺設備一小時至少可生產300件產品,相當于過去半自動化設備一天的產量。”邑山瓷業副總經理尹忠偉介紹,智能改造不僅帶來了生產效率的大幅提升,還有效緩解了陶瓷制品易變形的難題,“變形率從15%降到5%左右。‘賣相’好了,品質優了,銷售更有底氣!”
邑山瓷業所在的江西景德鎮市,是我國有名的“瓷都”,盛產日用陶瓷,鼎盛時期有制瓷工20多萬人。上世紀90年代,陶瓷工業一度陷入低迷。
“重振陶瓷工業,必須走智能化的路子!”前些年,尹忠偉發現,不少采購商從四面八方趕到景德鎮,卻苦于找不到產能足夠的供貨商。
去年9月,邑山瓷業決定斥資1億元、建設一座年產1000萬件瓷器的智能工廠。“不僅重新挽回了一度流失的大客戶,還能通過設備共享為周邊小企業承接自身產能無法完成的大訂單。”尹忠偉告訴記者,智能制造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也有利于做大生產規模,“在景德鎮,一度‘作坊林立’的情況正在好轉,行業集中度日漸提升。”
日用陶瓷之外,智能化的潮流也正在重塑建筑陶瓷業。三層干燥窯爐全線鋪設感應器、原料配比實時傳送、機器故障自動排查、智能調節燃氣用量……在山東淄博市,統一陶瓷科技公司新改造的2號生產線近期正式出磚,引得不少業內人士前來參觀。
“改造之后,通過節約能耗降低了超過15%的成本,產品優等率提高了3個百分點,企業利潤率由此提升10%。”對于改造成效,統一陶瓷總經理陳世偉如數家珍,“最近,我們剛與海爾卡奧斯平臺簽訂合同,通過數據上云實時獲取下游客戶需求數據,進而實現按需定制。這樣一來,庫存壓力就會大幅減小,成本又將進一步降低。”
“當前,陶瓷行業已有近20家綠色智能工廠投入生產,多家企業正在實施智能化、數字化改造。”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樊瑞新表示,短期內,智能制造將助力陶瓷企業加快復工復產、恢復生產秩序,長遠看,它所帶來的效率提升將幫助企業克服環保、人工等因素造成的成本上升,實現可持續發展。
廢瓷變“寶貝”,瓷磚可防滑
提高附加值為企業贏得市場空間
“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是傳統陶瓷工業留給人們的印象。通過智能化改造,企業找到了破解高耗能、高污染的“良方”,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產品附加值呢?
一方面,引入前沿技術、優化生產工藝。
高強度陶瓷水管接頭、可用于軍工的防銹陶瓷螺帽、能凈化水質的瓷珠、晶瑩剔透的陶瓷珠寶……在景德鎮瓷海瓷業公司展廳里,各式陶瓷制品讓人眼花繚亂。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它們都是用廢瓷制造的。
“‘吃’進去的是廢瓷,‘吐’出來的是‘寶貝’!”公司負責人張鈞告訴記者,企業經過數萬次試驗探索出廢瓷回收新工藝,“不僅將產品的硬度和韌性增加了15%,產品附加值也大大提升,一噸廢瓷就能產出60萬元。”
同樣是依靠獨特本領,陶瓷智造工坊在激烈競爭中突出重圍,成功拿下為一家連鎖酒店供應瓷器產品的訂單。“借助3D建模系統和3D打印設備,從設計、打樣到制造只用了半個月,比其他企業快了一倍。”尹忠偉介紹,陶瓷產品生產周期長、制造工藝相對復雜,極易由于溫度變化出現顏色和造型偏差,使得設計往往難以轉化為最終產品。“借助數字化技術和新工藝,設計到產品的轉化率從30%提升到80%,生產更有保障,設計空間也大大拓展,可助力產品從低端走向高端。”
另一方面,推出創新產品,拓展應用場景。
在瓷磚中加入防滑干粒,傳統瓷磚就能變為“防滑石英磚”。“仿石陶瓷仿真度高、抗凍融能力強,再加上近年來石材價格上升,使用陶瓷的成本相對較低,為陶瓷轉向戶外市場拓寬了銷路。”陳世偉說。
依靠自主研發的防靜電瓷磚,山東電盾科技也蹚出了一條新路。“目前,防靜電瓷磚已廣泛用于醫藥化工、地鐵運輸等領域。”公司負責人袁國梁說,疫情防控期間,人們對安全和健康的需求進一步提升,也為產品創新提供了新的契機,“我們開發出抗菌瓷磚推向市場,銷量可觀。”
“當前,居民消費不斷升級,中高端陶瓷產品的市場需求也在日漸增長,這為我國陶瓷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成長空間。”樊瑞新認為,下一步,陶瓷企業應持續在科技創新和產品結構優化上下功夫,主動適應需求變化。
轉變營銷方式、培育自主品牌、打破技術瓶頸
未來須向定制化、綠色化生產轉型
“近年來,陶瓷行業運行總體平穩,不少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均保持了一定增長幅度,但今后的發展任務仍然艱巨。”展望未來,樊瑞新分析道,一方面,消費市場出現新變化,不少企業還未能適應新的營銷模式;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市場需求不振,企業經營難度增大,“要經受住種種沖擊和挑戰,陶瓷企業須持之以恒加快轉型升級。”
——要適應營銷模式轉變,為好產品謀得好銷路。
“過去給別人做配套,渠道掌握在下游企業手中,他們的日子好過,我們才好過。”張鈞說,今年受疫情影響訂單縮水,倒逼企業主動開拓銷售渠道、直接面向消費者。決心易下,但由于缺乏市場資源和相關人才,一度推進緩慢。張鈞表示,企業希望能在人才引進、市場對接方面得到相關引導和支持,讓技術優勢盡快轉變為市場優勢。
樊瑞新認為,互聯網等新營銷模式的興起正在顛覆傳統營銷模式。“下一步,我們將通過支持企業與電商平臺合作、開展線上線下展銷會等方式,協助企業開拓市場,同時鼓勵企業加快提升品牌意識,培育自主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
——要推動裝備制造自主化,助力更多企業邁向智能化。
與建筑陶瓷相比,我國日用陶瓷市場體量相對較小,相應的自動化設備制造能力較弱。“目前,我們的核心自動化設備和配件主要依靠進口,國內生產水平還比較低,尚不足以支撐陶瓷企業自動化轉型需求。希望將來能有改觀。”尹忠偉說。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有關負責人也表示,從長遠看,推動關鍵零部件攻關、高端專用裝備技術改造是整個輕工行業邁向智能化發展的關鍵。
在調查采訪中,許多從業者看好陶瓷業發展前景——“陶瓷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是一種不可替代的材料。”“與其他產業不同,陶瓷的可塑性極強,還有很大挖潛空間。”樊瑞新認為,隨著消費需求更加高端化、多樣化,陶瓷的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將逐步向定制化、綠色化生產轉型,日用陶瓷要在提升文化品位和產品附加值上下功夫,建筑陶瓷則應聚焦多功能、節能型等技術研發,“總之,國內陶瓷市場需求還會穩定增長。企業應抓住機遇、乘勢而上,推動產業擺脫‘小散弱’,邁向高質量發展。”
1、新增我的積分,玩轉APP線上服務2、優化功能升級,用戶使用更加流暢
1、新增城市漫游,更多城市等你探索2、新增快速登錄,便捷服務一點即享3、新增一鍵分享,有趣服務共同體驗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