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央視的開學第一課各個學校都會要求學生回家觀看并寫一下心得體會,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我們經歷了非常多,所以寫觀后感的內容也有很多,小編今天分享幾篇關于2020年9月開學第一課觀后感心得體會的范文給大家,需要的下載吧。
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怎么寫
什么是觀后感
觀后感,即觀看完電視、電影等作品之后的感想、感悟、啟發。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后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觀后感就是觀賞過后的感觸。
觀后感,“觀”是基礎,重點是“感”。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也可以是受作品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還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
寫觀后感,重在寫“感”: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后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寫觀后感應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應占全部內容的一半以上。
寫觀后感,離不開“觀”:有的同學寫觀后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后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要讓“觀”和“感”相吻合,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
寫觀后感,要聯系實際:要寫好“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2020年9月開學第一課學生觀后感技巧
第一部分:時間+事件+核心感受
可簡單記敘你在什么時間觀看了什么節目,節目主題、形式是什么,你觀看后心情如何,用一句話概況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第二部分:簡要概括節目主要內容
簡單敘述《開學第一課》的主要內容,節目分為幾個篇章,有哪些節目形式。幾句話即可,切忌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
第三部分:選取你印象最深刻的內容進行描寫和議論
用相對比較濃重的筆墨描寫給你留下印象深刻的一兩個情節,可以借助講述人的語言進行具體的描寫,注意寫出你當時看到這些故事情節時的心情。緊接著,你要結合生活實際發表你的評價、感想。在結尾扣題,最好可以升華一下主題。
做到以上幾點,一篇觀后感基本就寫出來了。當然,這只是一個參考,不一定按照固定模式來寫作,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調整,詳略得當就好!
2020開學第一課素材分享
鐘南山: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
在2020年《開學第一課》的課堂上,鐘南山院士結合個人成長經歷和真實感悟,講述自己在戰火中出生、在父母影響下學醫從醫、在“非典”時挺身而出,以及在新冠疫情發生時奔赴武漢一線的故事,激勵年輕一代熱愛生命、敢于擔當。
“1月23日上午10點,武漢關閉了離漢通道,這座英雄的城市,經歷了整整76天、1814個小時的封鎖,換來了讓中國至少減少感染70萬人。這就是我們的國家,首先抓住人的生命是第一寶貴的!
節目中,鐘南山擲地有聲地說道:“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我們保住了這么多人的命,這是我們最大人權的表現!”
來自湖北的王睿同學,通過云課堂連線的方式向鐘南山表達了致敬,并立志要成為一名向他一樣有擔當的醫生,而鐘南山也在節目中向他表達了鼓舞和期許。鐘南山表示,中國的醫生從來都是好樣的,因為越到最艱苦、最困難的時候,就能看出一個醫生的本色,希望以王睿為代表的年輕一代能夠“敢醫療,敢實踐,敢說話”。8月24日,王睿收到了北京大學醫學部的錄取通知書,成為了鐘南山院士的校友,正式開啟了自己的醫學之路。
張伯禮:我們中華民族是個英雄的民族,她是在磨難中成長起來的。
“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院士為大家講述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與疫情抗爭的歷史。從甲骨文開始,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大規模疫病流行有大約三百多次。中華民族本著對生命健康的堅守,在一次次的磨難中迎難而上,努力探索著應對疫情的辦法。
早在《漢書》中就有記載:“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提出將“隔離”作為防疫的重要舉措。在今年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我們能夠建設性地使用方艙醫院這一策略,快速有效的控制住疫情,也正是由于幾千年來祖先們與疫病抗爭的經驗積累和不斷的科學探索。
正如張伯禮在節目中所說:“我們中華民族是個英雄的民族,她是在磨難中成長起來的!
張定宇:一定要為我們的國家筑起一道生命的長城!
“他雖然身患漸凍癥,但是他的背挺的筆直,挺起了萬家燈火的希望!”節目課代表這樣介紹他。
他叫張定宇,是“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也是一個漸凍癥患者。從武漢疫情阻擊戰打響的那一刻起,張定宇就拖著蹣跚的腳步,日夜奮戰在一線。也正因如此,他被人們稱為“鐵人院長”。
他的妻子同為醫務人員,因感染新冠病毒,那時正在另一家醫院接受隔離治療。張定宇回憶起除夕之夜,當他準備跟妻子視頻時,突然收到了緊急通知:“解放軍3支醫療隊,陸?450人組成的醫療隊已經集結完畢,將搭乘軍用飛機,3小時后抵達武漢!”張定宇用四個字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神兵天降!”
他在心中下定決心:“我一定要為我們的病人,為我們的城市,為我們的國家筑起一道生命的長城!”
當談到生命的意義時,身患漸凍癥的張定宇以一種堅強樂觀、不屈不撓的態度說:“生命就是我們要珍惜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
陳薇: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疫苗”是戰勝疫情的終極武器,也是最有效的科學手段之一。目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陳薇院士帶領團隊研制的新冠疫苗已經進入三期國際臨床試驗階段,并于8月11日獲得國內首個新冠疫苗專利。
節目中,她分享關于疫苗誕生的故事和知識,以及她與團隊在前線與病毒作戰的經歷。第一批疫苗在生產線下線的那一天,正好是陳薇的生日,在收到上級領導們發來的生日祝福信息后,她回復了八個字:“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毛青:我不認為是逆行,我更覺得是一種沖鋒!
節目中,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病科主任、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專家毛青的出現,讓張定宇的臉上綻放了笑容。兩個人沒有擁抱,也沒有握手,而是笑著伸出了胳膊互相擊肘——他們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最常用的問候方式,表達著重逢的喜悅。
談到如何看待這次抗疫行動時,毛青說:“這不是逆行,而是沖鋒!”“武漢就是我們應當奔赴的‘戰場’!”
從進駐金銀潭醫院、轉戰火神山醫院到任務完成后撤離,在武漢的整整 84 天,中國人民解放軍援鄂醫療隊實現了“打勝仗、零感染” 的預定目標。
謝軍:仰望星空,北斗璀璨。腳踏實地,行穩致遠。
在我們肉眼看不到的遙遠太空,國之重器“北斗”也在為戰“疫”行動保駕護航。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意味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疫情期間,在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中,北斗高精度定位設備火速馳援,確保工地大部分放線測量一次完成,實現高精度定位、精確標繪,實現了“十天建成一所醫院”的壯舉。
“仰望星空,北斗璀璨。腳踏實地,行穩致遠!焙教炜萍技瘓F五院北斗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北斗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現身《開學第一課》課堂,講述北斗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和日常生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激勵同學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吳尊友:大數據為我們及時防控疫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技術。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開學第一課》的課堂上,著重講述北京的疫情防控。他提到“西城大爺”在這次的疫情防控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病人通過回憶14天內去過的23個地方,為疾控人員根據提供了有效數據。他們通過采集環境標本,在24小時內就鎖定了病毒源頭所在地為新發地市場。
同時,吳尊友還告訴同學們,大數據應用為我們及時防控疫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技術,為安全生產、復工復學提供了科技的保障。
張文宏:健康成長,比成績更重要。
疫情期間,金句頻出的張文宏醫生,總是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大眾進行防疫知識普及,深受網友歡迎。
在《開學第一課》的課堂上,張文宏用生動可感的語言,結合簡潔直觀的動畫,為全國中小學生送上了既科學又實用的十大“少年兒童衛生健康寶典”,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向孩子們強調公共衛生意識的重要性。
其中針對“洗手”,張文宏醫生明確提出要“洗手超過二十秒”,并風趣地解釋道,“當你唱《祝你生日快樂》這首歌兩次,基本上就達到二十秒的水平了!
除此之外,張文宏從睡眠、飲食、運動等方面給孩子們提出了具體的建議。這也是《開學第一課》給孩子們送上的寶貴的開學禮物,希望孩子們認識到身體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健康成長比成績更重要。
2020開學第一課觀后感范文
今天,也就是九月一號,央視每年九月開學季必播的《開學第一課》終于開播了,今年《開學第一課》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傳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以“普及防疫知識,弘揚抗疫精神"。全國所有中小學生,都在這一天的晚上,守在電視機前看《開學第一課》。
作為祖國未來的花朵,我們身負著祖國未來發展的希望,因此在每年的開學初,國家就會通過舉辦
《開學第一課》節目的形式,像我們傳遞祖國發展所遇到的種種光輝事跡。這不僅加強我們對祖國的愛國之情,也在觀看這一個個光輝故事的同時,堅定了我們自身的向學之心。通過學習感悟英雄們的先進事跡,我們不僅能更加專注的投入與學習之中,也能在這種影響下,更加的熱愛祖國,為祖國發展而不斷學習奮斗。
2020年是一個不平常的一年,因為新冠肺炎的爆發,武漢經歷了封城之難,人民的健康受到嚴重威脅,但在抗疫英雄們得帶領下,雖然經歷重重困難,最終還是取得了最后的勝利。祖國雖然不斷的面臨各種困難,但在各個領導的英明指導下,與層出不窮的愛國英雄們,我們一定可以不斷的戰勝這一個個的困難,取得我們所想要的勝利。
祖國發展的道路總是面臨著各種不同的難關,但在一代代先輩的不斷努力抗擊下,一步步的將祖國建設至今。因此對于中小學生們來說,我們雖然如今年紀尚小,但只要不斷地努力學習,最終也是可以像
《開學第一課》里面的各位先輩一樣,為我們的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我在通往夢想的道路上,原地前行著。我忘卻了心中的方向;失去了童稚時的純真期望;揮霍了先前的壯志凌云。我怕了,我迷茫了,我止步不前,不敢再往前走一步。我呆呆地望著天空,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見,看不見我要的--“璀璨”。我垂下頭,一種麻木感遍布我的全身,我已體會不到痛楚,我想哭,卻發現淚水已經干了。我想要放棄,我的驕傲,我的棱角,幾乎已被磨平,但那殘缺的驕傲依舊高傲著我的心,我向黑暗中怒吼:"我永遠都不會放棄,沒有光明,我就自己照亮自己!"
我在通往夢想的道路上,緩慢地爬行著。一點微弱的亮光溫暖著我的心,我驚奇地看著,這是我的啟明星嗎?然而,風仍在呼呼地刮著,雨仍在猛烈地下著,啟明星的亮光一閃一滅,光線逐漸暗淡,讓人幾乎找不到它的存在。我孤獨地忍受著這一切,心中的痛苦無人能讀懂,我怨恨著,我恐懼著,腳步緩慢而又顫抖。我深深地呼吸,微微直起身子,想平復內心的波濤洶涌,眼神堅定地望向前方,心中多了幾分執念與毅力。而那條道路,此時竟也平坦了起來。
我在通往夢想的道路上,快速地行走著。再回首,一個個腳印,都在訴說著一番辛酸,我以為:自己已經經住了磨難,再大的苦痛也奈何不了我半分。而眼前的啟明星則驟然加亮,一種華而不實的感覺,天地間的明亮,照亮了前方的荊棘,大片大片的荊棘肆無忌憚地生長著,找不到一點空隙,再然后便是死灰一般的昏暗,我前行在。
觀后感開頭結尾寫法
開頭范例一:
晚上8點,我準時坐在電視機前面,等待著《開學第一課》的開播。感覺這是屬于我們很多小朋友的節目,所以我很期待觀看這個節目。
開頭范例二:今天晚上,爸爸媽媽陪我準時收看了cctv1播出的《開學第一課》,從這個節目中,我懂得了許多道理,也更深刻體會到開學第一課對于小學生成長的重要性。這些感悟將會伴隨著我之后的年年歲歲,讓我成為一個更加的人。
開頭范例三:
2020年9月這個新學年與以往的格外不同,今年我們一起經歷了“新冠肺炎”,所以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相比往年更加吸引我,因為節目以“少年強,中國強”這一主題,彰顯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親高理念,弘揚了我們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節目還邀請了鐘南山爺爺和許多抗疫一線的叔叔阿姨,當我聽到他們講述自己在抗疫一線的故事時,我十分感動。
結尾范例一: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帶我聆聽了溫暖人心的抗疫故事,感受著震撼鼓舞的抗疫精神。
《開學第一課》雖然播完了,但是它的意義卻永遠刻在了我的心中。未來的我一定會努力生活,努力學習,快樂成長,希望長大后的自己能夠為祖國獻上一份自己的力量,成為一個有用之材!
結尾范例二:
“我們中華民族是個英雄的民族,它是在磨難中成長起來的!苯衲赀@堂特殊的《開學第一課》,讓我深深體會到了全國人民互幫互助的溫暖與感動。
“少年強,中國強”時代賦予我們重任。我們要與祖國“同成長”!
結尾范例三:看完《開學第一課》,更讓我意識到,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的發展離不開祖國,祖國的未來離不開我們。鐘南山爺爺寫下“一個人也不能少”的寄語,更是鞭策著我要勇挑重擔,在國家需要時挺身而出!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