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元宵節微信祝福語大全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2019年元宵節的祝福語,可以發送短信給你的親朋好友,當然通過微信發送也是非常方便的,非常好的一些句子!
關于2019元宵節的祝福語
2019元宵節微信祝福語預覽
1、圓圓的月亮的臉,甜甜的甜甜的鮮靈的湯圓,滿滿的滿滿的盛給你一碗,裝上我美美的美美的祝愿,元宵夜你要笑開顏,好運好夢伴一年!
2、帶上誠摯的祝福,愿你開心大本營,開心總動員,開心大風車,開心每一年,開心每一月,開心每一天,開心每一刻,開心,開心,元宵節開心。
3、正月十五元宵節,花燈花海最燦爛,天上皓月最明亮,人間家里最溫暖,朋友問候最珍貴,我的短信最溫馨,祝福朋友最快樂,合家團圓最幸福。
4、又是元宵佳節到,元宵圓圓入你口,月兒圓圓掛枝頭;吃顆元宵開口笑,笑笑煩惱都跑掉,一生好運圍你繞,事事順利真美妙,元宵佳節樂逍遙。
5、元宵佳節即將來臨,狗年首輪圓月就要普照人間,誠摯祝愿您和家人在隆隆爆竹聲中幸福亨通,在甜甜湯圓里生活甜蜜,在圓圓月光下合家歡樂。
元宵節介紹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中國古俗中,上元節(天官節、元宵節)﹑中元節(地官節、盂蘭盆節)﹑下元節(水官節)合稱三元。元宵節始于2000多年前的漢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元宵節節日習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鬧花燈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此節日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燈習俗,故也稱燈節。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于西漢,興盛于隋唐。隋唐以后,歷代燈火之風盛行,并沿襲傳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節稱為“燈節”在山西的縣城一級城廓甚至鄉,鎮中,這些居民集中地,繁華熱鬧區,在正月十五到來之前,滿街掛滿燈籠,到處花團錦簇,燈光搖曳,到正月十五晚上達到高潮。正月十五的“觀燈”已經成為山西民間群眾
自發的活動,在正月十五晚上,街頭巷尾,紅燈高掛,有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吸引著觀燈的群眾。太原一帶,太谷縣的燈是很有名氣的。太谷的燈,以品種繁多、制作精巧、外觀引人出名。
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歷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后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后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關新聞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教育部委托中國教育電視臺,連續打造《傳承的力量》春節篇和元宵節篇,成為春節期間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豐富學生們寒假生活、增強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自信與自豪的兩部影像力作。
2017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隨后教育部下發通知,決定通過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中化優秀傳統文化,大型系列片《傳承的力量》就是這一成果的集中展播。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起源于上古時期的農業祭祀活動。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到了2000多年前的西漢開始大張燈火,開啟了以燈火晚會表達喜慶歡樂的先河,成為中華民族最為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
正月十五日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傳承的力量》元宵節篇帶領我們走進全國各地不同的校園之中,跟著結束春節返校的學生一起包元宵、看花燈、猜燈謎、講習俗,在中華傳統文化薪火傳承的濃濃春意里,感受元宵節不同的文化氛圍。
元宵是是一個以燈為俗、借燈興舞的狂歡之節,故又稱“燈節”。《傳承的力量》元宵節篇特別以燈做為整個節目的串聯線索,用燈火的儀式感去承載中國文化的律動,有著無以倫比的現實價值。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