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日,立春代表著萬物蘇醒,春天到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一組立春快樂動態圖片,你可以利用這款圖片來進行配圖哦。
立春節日介紹
立春,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即太陽到達黃經315°時。
立春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歷史,中國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后,要賞賜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這種活動影響到庶民,使之成為后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
關于立春的詩句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代】羅隱
一二三四五六七,萬木生芽是今日。
遠天歸雁拂云飛,近水游魚迸冰出。
《立春日晨起對積雪》
【唐代】張九齡
忽對林亭雪,瑤華處處開。
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
玉潤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春雪》
【唐代】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立春》
【唐代】韋莊
青帝東來日馭遲,暖煙輕逐曉風吹。
罽袍公子樽前覺,錦帳佳人夢里知。
雪圃乍開紅菜甲,彩幡新翦綠楊絲。
殷勤為作宜春曲,題向花箋帖繡楣。
《立春偶成》
【宋代】張軾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相關新聞
“從此雪消風自軟,梅花合讓柳條新。”《中國天文年歷》顯示,2月4日5時28分迎來立春節氣。此時節,雖然寒意猶在,但“百草回芽”已不可阻擋。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按照二十四節氣的排列順序,立春是第一個節氣,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數九后的第六個“九”開始,所以有“春打六九頭”之說。“五九、六九隔河看柳”,此時節會看到微微的綠色。
天文專家表示,從天文學上來看,立春預示著美好春天的到來,但從氣候學上來說,立春只是春天的前奏。雖然并不意味著馬上進入春天,但畢竟白晝變長、天氣變暖已成大勢所趨,萬物復蘇、春回大地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立春不僅是個重要節氣,也是重要民俗節日,我國民間在這一天有“咬春”“鞭春”等民俗活動。
“鞭春”又稱“鞭春牛”“祭春牛”“打春牛”,就是用泥土捏成一個象征農事的耕牛,肚子里塞上五谷,當“牛”被打爛時,五谷就流了出來。這一習俗,體現了古人對春天、對農業的重視,表達了對農業豐收的祈盼,也寄托了先民對人勤春早的信心與向往。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