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霜降到了,朋友們注意添加衣服哦!小編帶來了霜降圖片帶字唯美圖片,高清圖片,可以制作各種海報素材,歡迎來下載使用!
霜降帶字圖片素材
霜降圖片
霜降節氣介紹
霜降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是在每年10月23日或24日當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開始。每當霜降時,我國南方地區就進入了秋收秋種的大忙季節,黃河流域一般會出現初霜。“霜降見霜,米谷滿倉”的農諺正反映出了勞動人民對這個節氣的重視。此時天氣漸冷、開始降霜,各種疾病會乘虛而入,因此,更應該把養生防病工作提到日程上來。
相關新聞
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一方面秋燥明顯,燥易傷津,另一方面,霜降15天后即是立冬,這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也是陽氣由收到藏的過渡。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而且應先“補重陽”,后“補霜降”,認為“補秋”比“補冬”更要緊,正如俗話說“補冬不如補霜降”。
膳食:忌辛辣刺激,宜喝粥喝湯
霜降之時乃深秋之季,在五行中屬金,在人體五臟中對應肺。中醫認為,秋季宜收不宜散,辛味發散泄肺,此時應少吃一些辛辣的食品,如姜、蔥、蒜、辣椒等,尤其是辛辣火鍋,燒烤要少吃,以防“上火”。此外,由于天氣漸冷,寒冷的刺激易擾亂胃腸蠕動的正常規律,此時,少食多餐有助于減輕胃腸負擔。
飲食調養方面,根據中醫養生觀點,秋要平補,同時注意健脾養胃,調補肝腎。應選用氣平味淡、作用和緩的食品,以湯類、粥類最為適宜。柿子、秋梨、蘋果、橄欖、栗子、甘蔗、香蕉、柑橘、葡萄等,都是此節氣適宜的水果。
柿子果味甜,汁多肉細,適口,古人贊其“色勝金衣,甘逾玉液”。在我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柿子,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但柿子不能多吃,也不能空腹吃,更忌與酸性食物同吃,以免形成“胃柿結石”。
防病:重保暖,防心腦、呼吸病
霜降是秋冬氣候的轉折點,自然界陽氣將日衰,此時陰氣更勝于前,自然界植物開始凋零,枝葉枯落,大自然將會呈現一派蕭條景象。
霜降期間的晝夜溫差變得更大,有些地區甚至可達10攝氏度以上,一些體質虛弱、抵抗力低下及患有慢性疾病者皮膚和呼吸系統難以適應,感冒發燒以及其他一些呼吸道疾病發病增多,如過敏性哮喘,支氣管炎等。
同時氣溫驟降,人體的血管受到寒冷刺激后,一些心腦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腦梗等發病率也開始上升。
為預防這些疾病,首先要注意保暖,有哮喘發作史的人尤其要注意增減衣服,外出時可戴口罩,避免寒冷對呼吸道的刺激。因此,秋風瑟瑟之中,切忌受寒,注意保暖尤為重要。
此外,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俗稱“老寒腿”的發生與氣候關系密切,尤其霜降天氣轉涼時更易發生。此時老年人應適當注意膝關節的保暖防寒;其次,要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如打太極拳,慢跑,做各種體操等。目前,一些年輕女性仍然穿短裙,吃冷飲,也應盡量克服,避免膝關節及其他病變。
情志:悲秋宜忘憂
保持良好的情緒心態也是霜降養生的一個重要內容。中醫認為,秋季對應七情之悲憂,霜降之時天氣漸冷,陽光減少,風起葉落甚至凄風冷雨,容易引起人們心中的凄涼之感,尤其老年人易產生孤獨凄涼感,從而終日悶悶不樂,情緒憂郁,不利于身心健康。
宋代養生學家陳直曾說“秋時凄風殘雨,老人多傷感,若顏色不樂,便須多方誘說,使悅其心神,則忘其憂思”,意思是要因勢利導,積極宣泄,培養樂觀豁達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