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電子課本是一款使用非常方便的電子書課本。軟件含有一年級語文下冊所有內容,您可以下載課本提前進行預習功課,有需要的朋友們可點擊下載。
2017年一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部編版)目錄
識字 3
1 春夏秋冬 3
2 姓氏歌 7
3 小青蛙 9
4 猜字謎 15
口語交際:聽故事,講故事 20
語文園地一 24
快樂讀書吧 28
課文 30
1 吃水不忘挖井人 30
2 我多想去看看 33
3 一個接一個 37
4 四個太陽 40
語文園地二 43
5 小公雞和小鴨子 46
6 樹和喜鵲 50
7 怎么都快樂 53
口語交際:請你幫個忙 57
語文園地三 62
8 靜夜思 67
9 夜色 71
10 端午粽 74
11 彩虹 78
語文園地四 83
識字 86
5 動物兒歌 86
6 古對今 88
7 操場上 91
8 人之初 95
口語交際:打電話 98
語文園地五 101
課文 104
12 古詩兩首 104
池上 104
小池 106
13 荷葉圓圓 109
14 要下雨了 112
語文園地六 116
15 文具的家 119
16 一分鐘 122
17 動物王國開大會 126
18 小猴子下山 128
口語交際:一起做游戲 131
語文園地七 136
19 棉花姑娘 140
20 咕咚 144
21 小壁虎借尾巴 150
第一單元教材簡析:
1 第一單元電子教案
一、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為專項識字,編排了四篇課文——《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謎》作為識字的語言材料。從內容上看,四篇課文貼近兒童生活實際,內容豐富多彩,有大自然、姓氏、小動物;從形式上看,有詞串、兒歌,讀起來朗朗上口,符合此階段學生的語感特點。
《春夏秋冬》通過情境圖描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特點和大自然的美景,讓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激發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姓氏歌》這首小兒歌為學生列舉了常見的姓氏,讓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初步感受中國姓氏文化的趣味,知道姓名也能幫助識字,拓展了學生的識字渠道。
《小青蛙》以兒歌的方式創設識字情境,讓學生初步了解形聲字形旁表義的構字特點,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猜字謎》編排了兩則簡單有趣的字謎,讓學生在猜字謎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漢字的樂趣,初步掌握猜字謎的基本方法。
“口語交際”的訓練重點是聽故事和講故事,旨在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畫和傾聽理解故事內容,并能夠以洪亮的聲音講述故事的主要情節,從而更好地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
“語文園地一”安排了“趣味識字”“字詞句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和大人一起讀”等幾個部分,通過形式多樣的識字寫字、閱讀、積累等活動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能力、書寫能力和閱讀能力。
二、單元教學目標
2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單元51個生字,正確美觀地書寫28個漢字,積累相關詞語,進一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詞串、兒歌,背誦《姓氏歌》。
3.理解課文內容,認識表示一年四季的季節名詞,了解常見的姓氏.初步認識字謎這種文字現象。
4.初步了解形聲字,體會形聲字的構字特點。
5.初步認識26個字母,讀準音,區分形。
過程與方法
1.借助漢語拼音自主識字讀文,鞏固漢語拼音,提高識字、寫字能力。
2.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3.通過學習姓氏兒歌、表示天氣的詞語等拓展學生的識字渠道。
4.在聽故事、講故事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2.初步體會到中國姓氏文化和字謎的有趣,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1.識字和寫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結合具體語境、情境,感受漢字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體會學習漢字
相關新聞:
今年開學,北京所有學校的一年級、初一年級的學生都將用上全國統一的“統編版”新教材,終結過去“一綱多本”的局面,科目涉及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與老教材相比,新教材除了“顏值”提升為A4紙大開本,內容更加注重人文素養、傳統文化、革命傳承教育。
“人教版”、“北師大版”、“北京版”、“蘇教版”……北京中小學在用哪個出版社的教材?過去從各個學校可以聽到的五花八門的答案,今年將第一次有了統一的“答案”。按照教育部要求,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國數百萬就讀于起始年級的小學生和初中生,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這三個科目都要統一使用 “教育部編義務教育教科書”。“統編版”教材由人教社統一出版發行。
事實上,北京早在去年就已開始了這一教材的試點更替,只不過今年所有學校也都將統一教材“答案”。據人教社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秋季學年,北京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學校起始年級,就已啟動教育部統編三科教材的輪替。這也意味著,目前北京不少學校的一年級和初一年級,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個科目去年就已經率先用上“統編版”新教材。而今年這一新舊教材的輪替,將擴大至全部中小學學校,實現全覆蓋。
按照教育部規定,2017年秋季學年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先使用上統編教材,2018年統編教材將覆蓋到二年級,到2019年,所有年級都全部使用上統編教材。
與舊教材相比,“統編版”新教材從外觀到內容,都有較大的調整變化。拿到新教材,師生們最直觀的感受是“變大了!”新教材由過去的小開本改成A4紙張大小的“大本”。“讓青少年從小打好中國底色,落實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強化革命傳統教育,注重法制精神培育”是教育部門對于“統編版”新教材的特色解讀,也是三科教材的主要變化,更注重傳統文化、革命精神傳承,培養學生真正的人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