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的來歷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于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農歷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歷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
中元節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海外華人華僑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這四節會寄批銀,否則便會被人認為是對祖宗不敬,對長輩不孝,對妻子不負責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
傳說中元節當天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2017鬼節手抄報圖片素材
相關新聞
中元節鴨子“身價”上漲20%
中元節到來,柳州這兩天因為許多市民買鴨祭祀,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雞鴨價格上漲。
9月3日、4日,在柳州市廣雅新街市、北站菜市,土鴨的價格為14-18元/斤;市中心多家大超市,白條鴨的價格為8-12元/斤,均比平時上漲20%。
最近兩天,市民如果買活鴨在市場劏,不僅要價高,而且還要排隊等老半天。
同在銀山農貿市場,9月3日,劏一只鴨要12元,9月4日就漲到15元;廣雅新街市、黃村菜市、柳北大市場,9月4日上午劏鴨價格已漲到15元/只。而且幾乎每個菜市場劏鴨的攤點都異常熱鬧,排著長隊,有的甚至要等上一個小時才能取鴨。
柳州作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自古以來南來北往的人口在此交匯駐足、成家立業,過中元節的風俗有保留、有融合,因此中元節祭祀備鴨的家庭,其烹飪方式也各不相同。
有以柳州市區老居民為主的,喜吃燒鴨。現在自做的較少,多去店家訂制或臨時購買。這也是上班族最簡單的過中元節方法,而且由于店主提前備貨,這兩天的價格并沒有太多變化,售價40~50元/只。
以柳江居民為主的,多選擇制作醬血鴨。只要挑到上等土鴨,白灼烹熟,調以各家喜愛的鴨血醬,也可大飽口福。
以南寧地區口味為主的,有檸檬鴨、菠蘿炒鴨、白斬鴨;四川口味為主的子姜炒鴨、啤酒鴨,制作時講究的是鴨子本身的質量,配菜不多。
而以桂北口味為主的醋血鴨、板栗鴨、黃燜鴨等,常用的配菜有芋蒙、苦瓜、甜筍、子姜等,這兩天也“水漲船高”,均比上周上漲了1~2元/斤。1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