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歷七月十五,也就是你們常說的七月半鬼節。同時在這一天很多人會會給逝去的親人燒紙,寫好包封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小編為你們帶來2017寫冥包圖片大全。有需要的就來下載吧。
包封寫法圖片大全預覽
中元節的來歷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于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農歷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歷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
中元節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海外華人華僑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這四節會寄批銀,否則便會被人認為是對祖宗不敬,對長輩不孝,對妻子不負責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
傳說中元節當天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中元節禁忌
也就是大家所說的農歷的7月。也就是鬼月。
謂此月鬼門關大門常開不閉,眾鬼可以出游人間。
七月十四,是鬼月中陰氣最重的一天。傳說這一天的子夜時分,停留于荒郊野外會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觀。百鬼從奈何橋上過來,冥司點起大紅燈籠引領他們,朝著闊別已久的陽界浩浩蕩蕩而來。所以這一夜,不宜外出。
8月17號農歷七月十五就是中元節了,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鬼節”也稱作中元節。
相關新聞
中元節來臨,貴陽市民文明祭祀故人
隨著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臨近,貴陽市迎來一輪祭祀高峰。近日記者在貴陽市一些公墓和小區看到,焚香燒紙、燃放煙花爆竹等祭祀方式少了,市民紛紛選擇鮮花祭祀等方式追思故人,今年的中元節少了“煙火味”,多了“菊花香”。
昨日上午,貴陽鳳凰山公墓迎來祭祀高峰。“都不燒紙了,買一盆花就行了。”記者在墓園門口看到,各商戶擺出的菊花非常暢銷。公墓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幾年,公墓禁止在墓前燒紙放鞭炮,推出冥幣、香燭免費換鮮花等活動,得到市民支持,文明祭祀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焚香燒紙和放鞭炮的人越來越少。
“鞭炮好幾年沒放了,今年我們也不準備燒紙了。”記者在公墓內看到,很多墓碑前都擺放著鮮花,很難看到香燭等。一位正在祭祀的市民王先生說,采用鮮花祭祀文明又環保,在寄托哀思的同時,也讓公墓更安靜和肅穆。
在貴陽城區,“煙火味”也淡了許多。“往年一到七月半,到處有燒紙的,煙霧嗆得人受不了。”家住鹽務街的林奶奶說,燒紙不但污染環境,給環衛工作人員增加工作量,而且還會帶來安全隱患。記者昨日在鹽務街看到,街邊只有零星居民在燒紙錢祭祀,而且大多自備鐵盆收拾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