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中國航天日手抄報宣傳海報圖片,載人航天精神,即熱愛祖國、為國爭光的堅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進取意識,科學求實、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同舟共濟、團結協作的大局觀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獻的崇高品質。
2017中國航天日手抄報預覽
2017中國航天日海報預覽
關于神舟十一號手抄報的設計內容
“各號注意,我是零號!” ——記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零號指揮員王洪志
“各號注意,我是零號,一分鐘準備!”鏗鏘有力的口令傳遍空闊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發射場各個角落,仿佛傳向了宇宙深處。
“10、9……3、2、1,點火,起飛!”
瞬間,乳白色的長征二號F 遙十一火箭拖著長長的橘紅色尾焰,托舉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直刺蒼穹。
這時,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零號指揮員王洪志,長舒了一口氣。
這,并不是王洪志的首次亮相。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五位零號指揮員,33天前,就是在他的精準指揮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發射。
1994年,從青島海洋大學畢業的王洪志,得知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在招收應屆畢業生。盡管之前對航天事業了解不多,但是報紙上、宣傳冊上一幅幅震撼的圖片,卻讓他有了投身航天事業的沖動。
“到西北去!到中國航天的起源地去!”決心即下,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王洪志毫不猶豫地背上了行囊,帶著航天報國的夢想踏上了西去的火車。
剛到中心,王洪志就被分配到加注專業,參與火箭加注系統的研究開發。
他受領的第一個任務,就是開發加注系統遠控軟件和供氣系統控制軟件。
這可讓當時初出茅廬的王洪志犯了難。以前沒學過,也沒有可借鑒的經驗,怎么辦?
“有困難不可怕,我們的航天事業就是在戰勝困難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當時,技術室的一名高工這樣告訴王洪志。
“是啊,困難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戰勝困難的決心和信心。”聽了前輩激勵的話語,王洪志就像一臺上緊了發條的機器一樣,一下扎進了攻堅破難的征程。他通過同學、朋友從各地購買來了大量的火箭加注系統相關書籍,沒日沒夜地惡補專業知識,不知疲倦地反復構思、建模、推倒、再構思、再建模、再推倒。
大半年后,第一次運用PLC可編程控制器的軟件在王洪志的不懈努力下誕生了。更令他意外的是,這個軟件被評為了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