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放假假期出行攻略,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掃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題。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清明節放假假期出行攻略
今年清明節小長假是4月2日至4月4日,正清明節是4月4日。從本周末開始,武漢交通將開啟“清明”模式。
據武漢市氣象臺預報:這個雙休日,武漢市為多云天氣,陽光明媚,空氣清新,最高氣溫可達19℃,適宜外出掃墓。
清明避堵,有管制
從往年出行情況看,清明掃墓高峰將集中在
4月2日、3日、4日
不過好消息是今年清明小長假期間高速公路
將繼續實行七座以下客車
免費通行政策
/交通管制措施/
▼
清明節期間,對東新、漢陽、東西湖等區域的相關道路實施交通管制:
•4月2、3、4日,每日7:00至15:00,森林大道從青王路路口(光谷三路口)至光谷四路口禁止機動車通行(公交車除外);青王路(武東路口至珞喻東路)禁止貨車通行。316國道蘇家墩至左廟路實行由西向東單向通行(公交車除外)。
•百合路(光谷三路至光谷四路)、光谷四路(森林大道至百合路)、森林大道(光谷三路至花山大道立交)禁止車輛停放。
•清明節前后如各大墓區周邊交通流量飽和,警方會根據現場情況采取臨時交通管制措施。
/墓區內交通組織/
▼
石門峰墓區
4月2、3、4日,禁止機動車進入石門峰墓區;其它時間機動車一律由森林大道出入口進,從青王路出入口出,實行單向循環交通。
往返石門峰的公交車在森林大道石門峰大門以東區域單排停車上、下乘客,在森林大道光谷四路口調頭。工作車停森林大道石門峰大門以南區域。社會車輛可在光谷三路慢車道或光谷四路百合路口以南兩側單排順向靠邊停放。
建議繞行線路:石門峰路段交通管制時
•從西向東車輛可由光谷三路-百合路-光谷四路-森林大道繞行,或由三環線-高新大道繞行。
•從東向西車輛可由森林大道-光谷四路-百合路-光谷三路-高新大道繞行,或由森林大道-花山大道-高新大道繞行。
壽安陵園
機動車一律由森林大道壽安陵園出入口進,從九峰野生動物園路口出,實行單向循環交通。
八疊山公墓
由于316國道正在施工,道路狀況較差,建議按下列路線行駛:市區-高新大道-花山大道-九峰一路-科技一路;左嶺-未來三路科技一路,車輛一律停在科技一路及周邊道路兩側順向單排停放。
流芳陵園
機動車一律由高新大道出入口進,從高新二路出入口出,實行單向循環交通。
清明節除了祭掃還有文化內涵
現在一到清明,公墓墳地,車水馬龍,人頭攢動。紙灰飛舞,香煙繚繞。眾多天南海北的游子們來去匆匆,趕到先人們墓前祭奠親人。
對很多人來說,現在的清明節和農歷的七月十五、十月初一一樣,只是簡簡單單成了一個上墳的節日,失去了清明節本來的文化含義,甚至成了一些在外游子的一種負擔。只不過農歷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沒有清明節如此隆重而已。
清明本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后十五天,“氣清景明,萬物皆顯,故名清明,”。后來漸漸地和寒食節合而為一了,成為一個節日。而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是古代人改火瑞的日子,又附會了介子推的故事。寒食一般在清明的前一兩天。
在歷史的沿革中,清明節不止包含了寒食節,還融合了上巳節(農歷三月三)的一些習俗。上巳節是春秋時鄭國的風俗,《韓詩》記載,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蘭草,拂不祥”。曹魏時,這個節日固定在三月三,人們在水邊洗濯污垢,祭祀祖先。因而,傳統的清明節包含的內容很多,蕩秋千、踏青、碰蛋、放風箏等等。
四十年前,筆者小的時候,在鄉村,清明節還是十分熱鬧。那時,鄉村的絕大多數人只知道寒食節,而不知道清明節。就像現在一樣,很多人只知道清明節而不知道寒食節。
寒食節來臨時,村里都要在寬敞的院子里豎起幾架高大的秋千。秋千都是村民自發豎起的。大人孩子都喜歡蕩秋千,尤其是村里的大姑娘們,更是三五成群的一起去蕩秋千。寒食前幾天,婦女們用石臼把麥子、高粱、玉米等的皮舂去,準備熬飯。
清明節的早晨,母親烙薄餅、煮雞蛋、炒雞蛋,家里每個人都有幾個水煮的雞蛋,中午熬飯。
孩子們把煮熟的雞蛋用殘留在大門上的春聯染紅,在一起比蛋的大小,碰蛋。碰破了,就吃掉。
在鄉村,天天生活在田野之間,本來用不著踏青。但是,“百花千草寒食路”,寒食時節,野外百花盛開,人們還是被吸引著到野外游玩采花。
那時的寒食節,十分有意義,尤其是孝們,更是喜歡,可以蕩秋千、春游、斗蛋、放風箏等,都十分有趣。不像現在,清明節就是去上墳,而沒有其他的活動,寡然少味。
祭奠先人,寄托哀思,只是清明節的一項內容。除此之外,清明節還有很多豐富的文化內涵,也需要我們加以繼承,使清明節更加有意義,更加豐富多彩。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