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武是留美中國經濟學家,他最近幾年非常關注國內政治經濟,發表了不少中肯的文章,對于啟蒙國內公民對資本金融的認識貢獻頗多。東坡小編很是喜歡這本書,對金融經濟的形成歷史進行了通俗易懂又全面深入的介紹;對現在世界正在經歷的金融危機的形成原因及未來走向進行剖析和預測!
金融的邏輯介紹
本書深入淺出地從財富的文化和制度基因談起,告訴讀者:金融到底是怎么回事?危機之后,金融市場是否會終結?人類社會為什么要金融市場?金融交易除了讓華爾街、金融界賺錢之外,對社會到底有沒有貢獻、有沒有創造價值?如果有的話,是如何貢獻的?如何創造價值的?金融的邏輯是什么?
作者密切關注中國社會轉型問題,全面駁斥了市場上流行的《貨幣戰爭》關于金融“陰謀論”的謬論,觀點振聾發聵,再次起到了痛擊時弊清迷局的效果。
金融的邏輯目錄
序言 金融是什么
第一部分 資本化的邏輯
第一章 中國的錢為什么這么多
第二章 為什么中國錢多了許多人并不感到富有
第三章 西方的興起是因為掠奪的銀子多嗎
第四章 掠奪對西方的崛起貢獻有多大
第五章 資本化是美國資本主義的核心精神
第二部分 金融的邏輯
第六章 治國的金融之道
第七章 政府有錢不如民間富有
第八章 中國人的理財前景
第九章 反思高利貸與民間金融
第十章 中國是否會發生金融危機
第十一章 金融現代化為何如此艱難
第三部分 金融危機的邏輯
第十二章 從美國次貸危機中學到什么
第十三章 政府為解救危機而持股銀行不是國有化
第十四章 金融危機之下,美國的借貸消費模式會改變嗎
第十五章 消費驅動型模式不會改變
第四部分 股市的邏輯
第十六章 中國股市怎么了
第十七章 從國有銀行A股上市中看到什么
第十八章 資本市場與法治發展的瓦動
第五部分 文化的金融學邏輯
第十九章 對儒家文化的金融學反思
第二十章 儒家“孝道”文化的終結與中國金融業的興起
第二十一章 儒家文化與中國金融發展的滯后
第二十二章 市場經濟是個人解放的必由之路
最后的話:發展證券金融是中國唯一的出路
附錄
編輯說明
致謝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