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17-09-11 10:19
大小:48M
下載地址掃描二維碼安裝到手機
一年級語文人教版部編版手機版是最近上線的一款電子課本教材,支持在線點讀功能,全語音播放,讓你的孩子學習起來更加輕松,需要的用戶快來下載吧!
2016年人教最新版本,部編版,本書由教育部組織編寫,北京大學中文系溫儒敏擔任總主編。新版教材和之前相比有了較大的變化。
先學漢字,再學拼音是本教材的最大特點。新教材將“識字”放置在很多生動有趣的情境里,畫面具有故事性和連續性,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習難度,也能提高家長和學生的互動。
新版本教材的生字量為300個,較之前減少了100個生字。這一變化,降低了學習難度,也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一、從篇目上看
1.篇數的變化
“部編本”中設置課文14篇,而“人教版”中設置課文20篇,其中“部編本”中只保留了《小小的船》《四季》《影子》《比尾巴》《雨點兒》和《雪地里的小畫家》6篇課文,其余8篇為新增(表1)。單從這一數據看,“部編本”的課文篇數似乎少了很多,其實不然,只是“人教版”中的一些課文被放置在了“部編本”的其他地方,如《畫》被放在了識字教學板塊。而“人教版”中的長篇課文,除了刪減部分,“部編本”還將部分內容放在了語文園地里,如《小松鼠找花生》就放在了“和大人一起讀”里。
2.篇幅的變化
篇幅長短,以文章字數的多少為衡量標準。由圖1直觀看出,“部編本”較之“人教版”中課文總字數是減少的。“部編本”課文總字數為1 190個,平均每篇課文85個字,而“人教版”課文總字數為1 809個,平均每篇課文約90個字。可見,在篇長上“部編本”總體變短,但具體到每一篇課文上變短幅度不大。如前分析,“人教版”中的一些篇幅較長的課文在“部編本”中并不是完全刪除了,而是被安排在了“語文園地”里。
3.課文中拼音標注的變化
拼音是認識漢字的拐杖,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識字量有限,需要借助拼音認識漢字,所以課文中的字,即便是學過的也是標注拼音的。就一年級上冊而言,“部編本”只有最后一篇《小蝸牛》是沒有拼音標注的,“人教版”中最后兩篇《雪孩子》和《小熊住山洞》是沒有拼音標注的,其余課文,兩版教材都是全文標注拼音的,這一方便變化不大。
二、從識字、寫字上看
圖2和圖3是兩版教材共有的課文《雨點兒》后面的識字與寫字內容,比較后可以發現。
1.會認的字
“部編本”中會認的字有拼音標注,并將第一次出現的偏旁單獨列出,而“人教版”沒有拼音標注,也沒有偏旁提示。這樣的提示,使得教學目標更加明晰,便學易教。
2.會寫的字
“部編本”與“人教版”都有書寫的筆順提示,但前者不要求將筆畫拆開書寫,強調寫完整的字,也把第一次出現的偏旁單獨列出,每個漢字描紅兩遍,寫一遍;后者書寫提示不詳細,并且只有一個完整的字可以描紅,其余空格留給學生自己書寫。可見,“部編本”降低了書寫難度,更加關注書寫過程,注重漢字書寫的基本功訓練。
三、從課后習題要求上看
“部編本”與“人教版”每篇課文的后面都有相應的練習題,為便于比較,選擇兩版教材中相同的六篇課文:《小小的船》《四季》《影子》《比尾巴》《雨點兒》和《雪地里的小畫家》的課后習題進行對比(表2)。
要求朗讀或背誦的課文基本沒有變化,例如《小小的船》《四季》《比尾巴》及《雪地里的小畫家》在兩版教材中的要求均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但細心的教師會發現,“部編本”課后習題在要求上表述得更加具體明確,會有“讀準字音”“分角色朗讀”“注意讀好停頓”“仿照”“照樣子”等指向性很強的提示語。訓練的內容也略有變化,“部編本”說得多,“人教版”說和做持平,前者多是“說一說”,后者既有“我會說”,也有“畫一畫”“讀讀連連”,如《四季》這一課,“部編本”要求是“你喜歡哪個季節?仿照課文說一說。”而“人教版”則是“你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把你喜歡的季節畫一畫。”
從以上比較中可以看出,“部編本”較之“人教版”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更加便學易教。“部編本”課文的版面編排設計更美觀,使學生不致因為呆板的設計覺得無趣,也不會因為過于花哨而分散注意力,進而導致學習效果不佳。偏旁、筆順等小細節的設計,使教師更加容易把握教學的具體要求及重點和難點,也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
第二,更加貼近學生生活。“部編本”一年級上冊的課文分四個單元,這四個單元不像“人教版”那樣在單元前會明確給出這一單元的單元主題,但是每個單元的課文之間相互聯系。《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和《四季》這一單元主要是圍繞“自然四季”來設置;《影子》《比尾巴》《青蛙寫詩》和《雨點兒》這一單元主要是圍繞“兒童想象”來設置;《明天要遠足》《大還是小》和《項鏈》這一單元主要是圍繞“兒童生活”來設置;《雪地里的小畫家》《烏鴉喝水》和《小蝸牛》這一單元主要是圍繞“觀察”來設置。這些主題的設置都在努力地貼近學生的生活。
第三,更加注重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部編本”課文內容文質兼美,《江南》等傳統文化經典篇章回歸課本,增強了課文的人文底蘊。隨課文安排的語文要素,有“讀準字音”“朗讀時注意停頓”“認識逗號和句號”“認識自然段”“獲取文中的信息”等,有機滲透在課后練習中[1]。
“部編本”語文教科書是經過多名專家和優秀教師精心打磨而成的,對教師而言,明確“部編本”和“人教版”的異同,有助于更好地使用“部編本”語文教科書,挖掘其價值。
一、 加強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
如果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在孩子以后的學習中將少操心,同時,孩子也將在以后的學習中終身受益,所以,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 早上,孩子上學時一定要叮囑孩子不能在路上玩耍,要直接到學校,放學時,要叮囑孩子不能在路上玩耍,要直接回家。回家后,要先做作業。寫作業時要認真、仔細,書寫工整、美觀。寫作業要一口氣做完,不能邊做邊玩、做一下玩一下。寫完了作業要準備好明天的學習用具(包括削好鉛筆,準備好擦子,把各科的作業放在各科書中)、收拾好書包,然后最好看一會兒課外書后才能去玩。晚上,八點半以前必須上床睡覺,家長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睡覺環境,不要家長叫孩子睡覺,父母則開大音量看電視或大聲講話。
二、 加強孩子學習的輔導。
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到小學一定有很多的不適應,同時,孩子這時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十分短,上課時老師講的知識就有可能聽漏,如果,家長每天輔導一會兒孩子的學習,孩子就會覺得學習十分輕松,就會對!
從目前情況看,未來的考試肯定會更“活”,把對知識點的記憶變成分析思考的素材。“歷史課里都有《馬關條約》,主要知識點是割地賠款,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并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辦廠。”葉小兵舉例說,以前歷史教材課后題大都是名詞解釋,要求學生記憶條約簽訂的時間、地點、內容條款,但新教材給出的卻是一道思考題:“《馬關條約》里提出的開放商埠、允許日本投資辦廠,與中國改革開放之后設立的特區、自貿區、允許外商投資有什么不同?”
顯然,這道題需要學生有歷史的宏觀視野,還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對于初中生而言,算是不小的挑戰。不過,記者專門咨詢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田慧生。他表示,對初中學生無需太過緊張。“教材內容形式有調整,但考點變化不大。現在的教學注重分析思考,在今后的考試中也會延續這一思路。這是教育改革以來的目標,死記硬背肯定是行不通了。”
受新教材影響的不只是學生、家長和學校,因為教學內容的調整,吃培訓飯的教育培訓機構這幾天也開始忙起來。記者咨詢了以文科培訓見長的龍文教育。一位顧問表示,之前就連北京不同區之間使用的教材都不一樣,教育培訓機構都是按照孩子使用的教材授課。“以語文為例,我們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培訓主要是拼音,現在教材調整了,老師的授課內容也會相應調整。”他還表示,龍文的老師每周都要培訓一次,目前已經在調整教學內容了。
新教材已經投入使用。編出教材只是第一步,還需要在使用中不斷改進。據教育部介紹,教材投入使用后,將專門開辟三科教材意見反饋渠道,組織專家定期對教材跟蹤調研,了解一線使用情況。結合中小學教學周期,教育部還將組織專家定期全面修訂教材,周期內根據實際需要,及時修訂完善教材。也就是說,教材調整是常態,學習能力才是關鍵。
小編簡評:小學一年級
小編簡評:漢語拼音a
小編簡評:漢
小編簡評:漢語拼音b
小編簡評:漢語拼音d
小編簡評:漢語拼音j
小編簡評:漢語拼音z
小編簡評:漢語拼音zh
小編簡評:漢語拼音ie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