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外網很火的哄哄模擬器大家玩過沒,情侶或者夫妻都可以體驗,當然單身狗們也可以進來學學脫單秘籍。這款軟件起先是在App Store上火爆起來的,現在安卓手機版本也為大家安排上了,據說是使用的ai技術,有沒有對象都進來學學吧~
創建你自己的吵架場景,亦可分享給朋友來哄
哄哄模擬器
在多個預設場景下哄好你的對象
哄哄大模型,專為哄對象而生
挑戰,可沒那么容易完成
你的甜言蜜語是時候派上用場了
這是一個不太一樣的APP!
約會遲到,太晚回家,吃掉女朋友想吃的丸子,這些瑣碎的事件背后,是平凡生活的真相,也是你需要去維護的關系的本質。
在哄哄模擬器,你可以進入到不同的場景之中,用語言技巧和溝通能力去哄你的對象,好的語言會讓其更傾向于原諒你,而不真誠的溝通則會讓對方更傾向于離開你,當原諒值達到100時,你就順利完成了一次哄哄,而當其降為0時,TA則會離你而去。
哄哄模擬器背后,是一個為哄哄而運行的獨立大模型,它包含了數值系統和戀愛方向的文本能力,并且在表達方式,情感模擬上有更多優化。
在哄哄模擬器中,還加入了特殊音效,以實現更好的模擬效果。
此外,你也可以創建屬于你自己的吵架場景,自己嘗試或分享給朋友嘗試,雖然在這里說天馬行空可能并不太合適,但你確實可以將你設想或關心的吵架場景,在這里模擬。
開發這個 app 是在某一次我和對象吵架之后,經過我了不起的溝通,我們和好了,然后我就想到,淦,為什么我不能做一個模擬器,來沒事的時候多練習一下呢,然后就有了哄哄模擬器。
女朋友生氣了哄不好怎么辦?
這款哄哄模擬器,由AI扮演生氣的男/女朋友,限定對話次數訓練,幫助你提高獲得原諒的水平。
不同預設場景難度也不同,共有15輪對話機會,哄對了原諒值上漲,達到100%算成功,實測3顆星的AI要哄好也是要費一番功夫的。
作者在蘋果應用商店介紹中寫到,開發靈感正是在生活中真的和對象吵架,好不容易哄好,于是想在AI的幫助下多練習。
如果只是App,這個故事就到此為止了。結果作者后來還開發了網頁版,完全免費,無需登錄隨便玩,一下子被病毒式傳播。
半夜涌入超出承受能力的流量,燒掉了大模型八千萬token,隨時倒閉。
一開始作者自己都找不到到底怎么火起來的,還是熱心網友提醒才知道,QQ群微信群都傳瘋了。
這下連網友都在勸開發者趕緊加個廣告吧,別被大伙玩死,也是非常少見了~
也是萬萬沒想到,“AI教人談戀愛”比“和AI談戀愛”先火了,而且不是孤例。
幾乎同一時間,國外也有一款AI約會助手成為熱議話題。
這款Plug AI更直球一些,把約會App上和真人的聊天記錄截圖發過去,AI就能指導你,如何不把天聊死。
還有網友發現這款App正在尋求收購,喊價350萬美元(約2500萬元人民幣)。
他們的底氣,在于月收入19萬美元(約135萬人民幣)、利潤率高達60%,這還是沒加廣告純靠用戶訂閱費達成的成績。
人類,真的這么需要AI幫忙談戀愛?
約會助手大戰虛擬女友
既然“哄哄模擬器”和“約會助手”的玩法剛好是相對的,那為什么不讓他們來一場大比拼呢?
哄哄模擬器中一共預置了十個場景,這里我們選擇了五星難度的“聚會晚歸沒告訴女友,導致她很擔心”的故事(事故)。
游戲的機制是需要玩家主動開啟對話,所以我們先人工開啟話題,結果18%的原諒度直接降到了4%。
不過由于“女友”受到事件設定的影響比較大,導致第一句話看上去不那么自然。
在Plug AI生成了后續的對話內容后,第一句話成功地把原諒值拉回了14%,接下來就看看它能不能在剩余的13次對話中完成目標。
接下來的對話還算是能讓“女友”比較滿意,但畢竟這個“女友”不是真人,游戲突然陷入了死循環,Plug AI的回復讓“女友”一直在重復一句相同的話。
(所以為了游戲能夠繼續進行,這里我們需要人工介入一下。)
人工介入的內容大概是,先向“女友”保證自己說到做到,然后提出去外面吃飯,并選擇了壽司,“女友”欣然同意,原諒度來到了58%。
接下來,Plug決定要開始輸出了:
結果“女友”看上去還是挺滿意的,原諒度已經來到了69%,這時還剩下7輪對話機會。
不過輸出這一輪之后,話題突然就離不開吃了……
而且由于Plug AI的主要受眾是西方人,所以會出現“你會不會用筷子”這樣的回復。
反復試驗之后,我們挑選了這樣的兩句,沒想到效果還挺好的。
接下來的幾輪對話都是,依然是圍繞著“吃”展開, 不過這位“女友”還是比較認可的。
終于,經歷了六次AI回復和三輪人工輔助,在還剩4句話的時候,Plug AI挑戰虛擬女友成功。
而除了應對女友的靈魂拷問,Plug AI還可以幫人們“沒話找話”,開啟新的話題。
滑動條在左側時,得到的是一些諧音梗和土味情話;如果拖到右側,則會有一些不可描述的內容,這里就不展示了。
從他們的對話,特別是Plug AI的發言中可以看出,這些AI生成的內容仍然帶有一定的“AI感”,即讓人感覺是用數據訓練出的結果,而不是真正地理解了人類在戀愛環境中的想法和需要;
同時,“哄哄模擬器”中,“女友”的人設看上去也遠沒有真人般豐富真實。
但從最終成功挑戰的結果來看,對于沒有戀愛經驗的用戶來說,這樣的程度已經足以幫助他們了解一些溝通技巧、解決一部分問題,同時也引發了一些共鳴,因此能夠在短時間內引起強烈反響。
GPT套殼也能成功
兩個爆款App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團隊規模不大就能創造神話。
哄哄模擬器作者只有一人,王登科,你不一定熟悉這個名字,但或許刷到過他用10萬條微信聊天記錄“克隆”了自己的數字分身。
除此之外他還創辦了AI繪畫平臺6pen,在更早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也有不少作品,屬于做一款火一款的那種。
Plug AI這邊,公開資料上顯示公司規模2-20,實際很可能就是2人。
也沒有融資,完全“自舉式”創業,正在尋求收購的原因是兩位創始人鬧掰了。
實際上,制作這樣一個APP,并不需要太高的技術門檻,接入大模型就解決了大部分問題。
哄哄模擬器在流量爆炸之后,還把部分推理負載切到了谷歌Gemini等有一定免費額度的大模型,后來又得到月之暗面Kimi大模型的贊助,都用同一套代碼只需切換API接口。
Plug AI更是直接被其他創業者評價為GPT套殼,受此啟發,有人呼吁
不要擔心技術護城河和風險回報率,去構建用戶想要的東西。
不少開發者看到這個案例都在思考,如何找到下一個用戶痛點。
有人總結到:關鍵在于找到人們想要,但很難直接表達出來的東西。
但總體上看來,兩款爆火的AI應用,其實都在反映共同的趨勢——
AI模型層的創新差不多了,是時候可以找到合適的點子,開啟AI應用層面的創新了。
即便GPT-5來不來還不可知,其他開源LLM也在精進,但技術能力上的問題似乎已經不是最大問題,最大的問題還是能不能找到剛需痛點和合適的場景。
人人都是AI產品經理的時代,很快了。
One More Thing
既然是游戲,就會有不遵守規則的玩家。
一輪通關哄哄模擬器的玩法,已經被萬能的網友開發出來。
小編簡評:《越南迷你
小編簡評:HenshinDXV
小編簡評:圖標轉換器
小編簡評:簡繁音樂CS
小編簡評:拼多多的kn
小編簡評:Persona將為
小編簡評:越南迷你卡
小編簡評:在中東豪車
小編簡評:GotchardSI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