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易玩是一款類似iguzheng愛古箏的軟件,也是一個學習古箏的平臺,這里有很多免費的古箏學習教程,圖文教程+視頻教程的結合,手把手教學,輕松入門快樂演奏,讓大家可以利用軟件更好的進行古箏學習哦。
在這里,可以輕松學古箏,零基礎也能迅速進步,找到學習古箏的有效方法;
幫助你快速學習古箏演奏能力,培養技能,陶冶身心;
讓你的生活充滿音樂感、美感,和幸福感。
1.線上可以看到的課程內容還是很豐富的,隨時打開手機就可以在線來學習;
2.各種不同的課程劃分非常的詳細,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來選擇;
3.除了可以學習古箏之外,還可以在線學習辨別古箏的方法,避免上當受騙;
4.短時間學會《滄海一聲笑》、《小白菜》等入門歌曲,老師手把手教。
1、一款很多樂器知識分享的線上學習軟件,為喜歡音樂的我們所打造;
2、左手演奏技法:點音、按音、滑音、上滑下滑、小顫音、大顫音;
3、右手演奏技法:彈撥、遙指、花奏、刮奏、大撮、小撮;
4、古箏基礎知識應有盡有,都是專業老師在線進行指導,我們可以及時提問;
5、解決疑惑,讓學習變得更有效率,還能分享練習視頻,獲取專業指導。
1、面板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左手按弦處下方面板產生磨損如何解決?
在演奏上、下滑音或小三度按音時,左手的指甲,特別是左手佩戴的義甲,頂尖處極易觸及面板。初練者可以在左手按弦下方的面板上墊上一塊軟塑片。如果已經出現了斑斑點點的磨損狀,也不要用砂紙打磨掉,否則該處面板會減薄,音色也會隨之變化。
第一等級:木紋徑切,取材集中于半徑與樹心之間,略有樹心部分。紋理順直且間距差異不大。近中部樹心面積(弦切狀態)占較小比例。質地松,表面橫紋明顯,無斜紋和亂紋(俗稱“倒切絲 綹”)。
第二等級:木紋徑切,近樹心部分。紋理基本順直,但間距寬窄交錯,中部樹心面積占一定比例。質地松,但橫紋不明顯,有少量活性條狀節疤。
第三等級:木紋徑切,帶有樹心部分,且紋理不順直,間距寬窄差異明顯,樹心面積占較大比例。材質剛性有余而松透不足。有少量活節疤。
除了面板材料的自然分類,所有等級的面板都經過了嚴格的加工工藝處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等級較低的面板,經處理后可以升至自然分類的上一等級,但一些自然條件良好的面板如果處理不當,也未必能夠發出良好的聲音。所以,不應該完全靠辨析古箏面板來判定一臺古箏音色的優劣,更為重要的手段是進行現場的試音。
2、面板的表面處理是否越光越好?
否。樂器不是一般的工藝品,有些部件的處理有著特殊的功用,比如面板的處理就恰恰需要一定的粗糙度,而非越光越好。在大力度演奏時,緊貼面板的箏碼腳會隨著琴弦的振幅方向移動,如果沒有面板表面有一定粗糙度的木紋阻礙,極易產生箏碼“移”、“跳”等嚴重影響演奏和音色的現象。在古箏面板后期處理中,含有用鋼絲板刷對其表面進行“刷磨”的工序,即將面板表面松、硬不同的紋理、“筋絡”,“刷”成粗疏的長條凹凸狀。如圖1.1--2所示。
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古箏面板,表面均不進行“刷筋”處理,而且還涂油漆以防吸濕。隨著古箏技法和作品力度等需求的不斷發展,80年代后開始挖掘、運用唐代的面板處理工藝(與現在日本箏的處理方法相同,但其粗糙程度還未達到日本箏的“凸凹”狀態),為了防吸濕,在其表面涂上一層薄薄的蟲膠片液,使其兼顧兩方面的功效。過厚的涂層會影響古箏的音色,也易使琴碼移位。
3、面板上有節疤就一定不是好琴嗎?怎樣算活節疤,怎樣算死節疤?
1999年在北京舉辦的全國古箏制作比賽中,上海民族樂器一廠的“敦煌牌”古箏囊括了前三名,其中第一名的古箏面板上競有10余只節疤,同道為此困惑不解。其實越是上好的泡桐音板、越是松透的材質,越容易產生“節疤”,但這種條狀的外形酷似“節疤”的物質,實際是一種囊狀的俗稱“石灰性”的變異組織,和常規的節疤有著本質的區別。這種疤痕不影響音板的傳導和振動性能。另外,面板上分布的天然活節疤,雖然其“節”的輪廓明顯,但和周圍組織卻緊密相連,中心與周邊質地差異不是很大,這種“活節疤”直徑只要不超過20H10mm,就完全符合行業標準,其合理的使用,也不影響古箏的音色。反之,如果是一些“死節疤”,其邊際與周圍組織脫離,或部分脫離,那么一般情況下只能考慮用作底板,如果這塊面板質地非常優良,且修補技術無痕跡可見,那么用于面板也無可厚非。天然的木材,有各種的疤痕是不可避免的,關鍵是區別“節疤”的性質,再取決于后期修補或修色技法,可否使其淡化。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