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牛股票是一款實時股票分析軟件,平臺為大家提供最新實時的股票預測、股票分析,還會給大家很專業的智能股票選擇,這里都是有據可依的,我們可以根據最新的行情動態來進行判斷和選擇,需要的快來試試吧!
一直牛是一款創新型策略分享軟件,致力于幫助投資人和職業交易者提供股票點買服務。
【自選股】股票代碼,拼音,名稱智能搜索,方便找到所需股票
【A股點買】多種策略投資組合,止盈止損安全設置,明細清淅
【行情資訊】免費熱點解析經濟,提供專業證券股票行情分析
【合規保障】第三方支付機構托管并監督保證金,注冊實名認證
無需開戶
一鍵點買的炒股軟件
委托交易
―鍵掛單
買賣無憂
短線高手
都在使用的軟件
首創打板
技術革新
打板無憂
本金無憂
T+0提現2小時到帳
資金安全
三方合作
專款專用
【操作簡單】實時分享,策略、走勢一鍵解決
【專注撮合】多種策略組合,止盈損安全設置
【操作靈活】杠桿多種選擇,持倉時間無限制
【專屬客服】一對一vip服務,為您答疑解惑
一,股票類型
6開頭的代表著是在主板上市的股票,0開頭的代表著是在深市上市的股票,3開頭的代表著是在創業板上市的股票。對應就有三大指數,上證指數(000001),深證成指(399001),創業板指(399006),其中主板的股票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監管,深市,和創業板的股票都由深圳證券交易所監管。
什么是大股,什么是小股?
大股小股其實是根據流通值來定的,而不是總市值。為什么這個概念經常被提到,是因為這個流通盤大小決定主力機構的控盤難度,流通盤太大的股票,拉升,砸盤都需要很多的錢才能完成,而流通盤小的股票則要相對容易很多。像中國人保,總市值有4500多億,但是在解禁之前,它的流通值才100億多一點,這樣就容易被游資拿來炒作。而且大機構一般青睞大盤股,因為他們資金規模大,如果在小盤股里面,稍微一拉,股價就容易飛漲,稍微一跌,就容易跌停,他們出貨就非常困難。而游資就特別青睞小盤股。在哪里可以看到流通值呢?下圖以同花順軟件查看中信證券為例,可以看到股票的流通值,這就屬于權重大盤股。
中信證券的流通值大盤股在漲的時候慢一些,而下跌的行情下則會相對抗跌一些。小盤股漲的時候很猛,下跌的情況下,跌得也猛。那按照什么標準來區分大盤股還是小盤股呢?這個其實并沒有嚴格的標準,只是個人可以根據經驗做一下區分,一般而言,上了100億的流通值,大機構青睞的概率相對會高一些,而流通值100億以下的,就算小盤股了。因為我們可以做一個大概的統計,目前A股一共有4314支個股(未來還會持續增加),以下是流通值的股票占比。流通值股票數量(支)占比超過 100億105924.5%超過 200億57913.4%超過 300億3768.7%超過 400億2806.5%由此表可以發現,A股中大股占比是非常低的,大部分都是小股,而機構的資金體量比較大,買入和賣出對于流動性的要求比較高,尤其是公募基金,他們的股票池中大部分都是大盤票,小盤股基本上很難入選。
什么是題材股?
題材股就是指的這支股票的題材屬性比較強,概念比較多。題材股在主板,深市,創業板里都有,而且題材股里面也并不都是小盤股,也會有一些大股。例如題材股二三四五,涉及到13個概念,流通值也達到了270多億,算是題材里面的大股了。但是題材股,不論是大盤還是小盤,波動性都會比權重股要大。即使是大盤題材股,遇到暴跌行情的時候,依然還是不抗跌。
不一定6開頭的就是大盤股,0開頭的都是小盤股,3開頭的創業板里也有權重大股,002開頭的為中小板(以往有中小板,現在已經取消中小板,并入深證主板),普遍為流通盤偏小的股票, 但一樣也有權重系數高的大股,這個主要看流通值大小。
二,指數成分股
指數的作用是為投資者提供一種風向標的參考。而指數是由指數成分股的股價走勢,經過計算而得來,而能入選指數股的一般都是經過了篩選的,一般不會太差,所以選股的時候,優先選擇指數成分股,再配合其他條件去篩選,是個不錯的方法。指數股還有個好處是,有的時候遇到市場大跌,為了保證指數跌幅不要太大,會拉升指數股來保全指數。2017年翻倍走牛的股,很多出自于深證100成分股,例如海康威視,美的集團,大族激光之類。A股有幾個非常重要的指數,上證50,上證180,滬深 300,深證100,創業板 50,中創100 ,中證500,其中上證指數是跟上證50高度關聯的,創業板指數其實就跟創業板50關聯度大。而中證500則代表一些流通盤偏小的題材股。如何看指數成分股,在同花順軟件里面有專門的指數區域,可以查找到相關的指數成分股。下圖以同花順軟件舉例來查看指數成分股。點擊個股,然后點擊指標股,就能找到相應的指標成分股。
查看指數成分股
三,如何看懂指數分時圖
指數分時圖中,會有兩條線,一條白線,一條黃線。白線代表著流通盤大,偏權重的股,黃線代表著流通盤小,偏題材的股。看這兩條線有什么用呢?我們可以根據這兩條線來預判當天的股票中,風向是偏大股還是偏小股,黃線在上,白線在下,那么說明行情偏向于小盤股,反之,則是行情偏向于大盤股,如果兩根線捆綁模式,那就說明大股,小股是同步的模式。
四,均線怎么用
均線其實就是指的股價某個時間周期內的平均值,主要是為了跟蹤趨勢。常用的均線有5線,10線,20線,30線,60線,120線,250線。其中這些均線又可以使用在日K線級別,周K線級別,年K線級別。
如何用均線判斷是否進入了趨勢?
在日K線級別看,當股票的均線呈現多頭排列,5,10,20,30,60 均線開始從上到下排列,就可以認為該股票在走上漲趨勢。原理是:股價上漲的時候,5日線是跟蹤股價最緊密的,所以5日線會比其他均線漲得快,就會跑在前面,同理其他均線也一樣,時間周期越久,漲得越慢,就越會在下面。當股票開始走上漲趨勢時候該怎么操作?一般股價走上漲趨勢時候,股價會沿著某條重要的均線上漲,我們就可以認為此條均線是趨勢重要支撐力量,只要股價沒有跌破此均線,我們可以放心持股。后續如果股價增量跌破這根均線,那就意味著趨勢暫時終結,后續下跌幅度會變大,此時就可以帶著利潤賣出。
這根5日線就是重要支撐線反之,下跌趨勢就反過來。5,10,20,30,60均線開始從下往上排列,呈現出空頭排列,就可以認為該股票在走下跌趨勢,后續股價一直沿著某條均線走低,某一天突然增量突破這根重要均線,那么這個股票后續大概率會上漲一個波段空間。
五,成交量為什么這么重要
首先要明白一點,A股里股價的上漲,下跌都是由主力機構資金引導的,散戶無法左右股價的走勢。而一旦主力機構資金交易活躍,那就會是大資金進行交易,就一定會放出量來。這里的成交量其實就是每天的成交額或者成交的總手數,代表著主力資金動態。量能變大,意味著主力資金交易活躍,而后續股價出現異動的概率就很高。而縮量就代表著主力資金活躍度不高,以散戶交易為主,主力機構在看戲。所以可以推論出這么一個邏輯:上漲的話,要增量才是健康的,代表著股價主要是由機構資金推動上漲。
而下跌的話,要縮量才是比較好(踩踏式跌停除外),代表著機構資金沒有出逃多少,而散戶出逃厲害,這種情況強勢股一般跌一個短線恐慌后,容易又給重新拉上去,借下跌完成一次洗盤(把散戶嚇得賣出持有的股票,而機構沒有怎么賣)。例如下圖二三四五,3月14,15號殺跌縮量,后續股價又被拉上去。
六,估值的高低
前面說的都是偏技術類的基礎知識,這里再說一個大家耳熟能詳,且被廣泛關注的財務基礎知識----估值。常規的一般就是看市盈率和市凈率了,一般市盈率和市凈率盡量低的,為低估。(市盈率)PE=股價/每股收益。也就是說,一個股票要么股價低,要么盈利能力強,都可以降低市盈率,那么相應這個股票就算低估類型了。(市凈率)PB=股價/每股凈資產。也就是說,如果一家企業,PB低,那么就可以說明這家公司要么股價低,要么凈資產高,相應這個股票也算低估類型了。破凈股有什么好處:簡單說,就算是公司破產了,投資者們也能從清算中獲得不低于股票價值的補償。不過一般誰也不愿意走到那一步,只能用來說明估值比較低而已。這個兩個財務指標只能參照一下,不能絕對的來衡量。不是說這兩個指標低的股,以后就一定可以大漲。要主力機構認同它低估,那么它才是真的低估,畢竟股價上漲是靠主力機構來推動。
七,跟著國家政策走
永遠要跟著國家政策走,這樣你也能率先享受國家政策帶來的福利。2017年以前A股市場還是投機風格為主,大家主流的賺錢模式都還是靠炒小盤股,根本不看公司業績。而2017年以來,國家提倡價值投資,所以聰明的人跟著政策走,提前布局那些行業龍頭股,績優股,2017年都賺得盆滿缽滿,而繼續執迷于流通盤小,業績差的股票的,很多人已經在高位套牢,動彈不得。有些就算是抓住了2019年一季度的這一波行情,也未必能解套。所以關注國家政策很重要,跟著國家政策走,才能抓住福利。
八,熊市,牛市須采取不同的交易模式
在熊市行情下,采用左側交易模式,暴跌中分批買股,趨勢走好之后開始分批賣出。在牛市行情下,采用右側交易模式,漲幅不大的股票,好好捂住,靜待上漲,趨勢線持股。好好體會,堅決執行,效果顯著。以上八點是我個人覺得非常重要且實用的基礎知識,如果掌握得熟練可以幫助我們大大提高分析能力,從而提高操作的成功率,賺到更多的錢。股市里沒有絕對的一說,我們能做的也就是抓住大概率事件來做出預判,后期不斷的跟蹤修正,從而盡可能的提高操作成功率,獲取較高的投資回報。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