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馬將是一款很有意思的三國休閑戰斗小游戲。游戲有著豐富的玩法內容,玩家可以選擇喜歡的武將進行戰斗。多種游戲模式,重現了兒時的小游戲。多種游戲模式,享受不一樣的戰斗樂趣!
非常有意思的休閑游戲,游戲將三國人物和經典的皮影融為一體,游戲中玩家將通過物理模擬吹動紙片,超獨特的游戲玩法,讓玩家享受游戲的同時還能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1、由漢末霸業衍生而來的三國休閑小游戲,游戲還原了70、80記憶里的玩法特點
2、完美展現武將快速翻轉移動的效果,生動演繹刀槍爭鳴的精彩場面
3、將兒時趣味十足的吹馬將搬上手機屏幕。游戲使用U3D,通過物理模擬吹動紙片
1、精致美型細節道具,人氣武將都將加盟經典的戰役再度與兄弟們一起經歷沙場困難
2、扣人心弦的關卡設計,特別加入召喚規則讓三國名將可以隨時聽從號令到達當地
3、古風之境盡情養成,美術上還原了漢朝時期的服飾效果人物設定也遵從經典打造
當時小人書是主要娛樂工具,眾多武俠色彩濃厚的名著如《三國演義》,《隋唐演義》內含大量手持兵器的人物描繪,畫工精美,個性鮮明。于是誕生了以小人書人物剪紙為道具,雙方各用一枚人物剪紙,用吹氣的辦法進行回合制格斗游戲,剪紙中人物的兵器碰到對方人物上半身就算勝利。
既然要吹將,當然要把先造“將”.將連環畫中帶兵器的人物沿邊剪下來,只有也半身也可,以槍為兵器者不成(規定如此,不曉得為何).這些“將”當然多出自《楊家將》《呼家將》《三國演義》《隋唐演義》《薛平貴征西》《水滸》,《東周列國》或是近代反抗外國侵略者的小人書則不太多,兵器不太“扎勁”撒.然后兩人各拿出一員“將”放在桌子上(家屬區多得是石桌),你一口我一口向對方的“將”吹去.若當甲吹后兩“將”接觸,即開始檢查,自己的“將”的兵器是否碰及對方身體.若是只從覆在上面的將無法看清楚,則摁住兩將保證不移動位置,將底下的“將”翻到上面來.如此檢視后,如果甲方兵器接觸乙方腰部以上,除手臂外的地方,即胸,背,頭;則視乙方被甲方殺死.乙輸給甲,要賠給甲方一員“將”.反之亦然.若是,彼此被殺,則視為平局.重新開吹.一般而言,出戰都拿兵器長的“將”出戰,占便宜么.賠給對方一般的“將”.游戲者多帶一本厚書,把“將”夾在書里.
吹將戰利品分兩種:“殺王交王”(戰敗就要當場把正在用的紙將賠給贏家)和“殺王交將”(戰敗可以賠其他將),到了90年代,隨著人民物質生活豐富,允許使用復印件,通常都是采用殺王交王,玩法更加刺激。在重慶,對于殺王交王的將有嚴格規定:1.人+馬的面積不會被二指(食指和中指)完全掩蓋,俗稱不被二指掩死,防止采用過小的紙將影響游戲。2.必須有四條馬腿,3.必須有馬尾、馬頭和人頭,如董卓作亂京城那冊就一個無頭無身將,只能看到將腳 馬腿和將的武器,這種將就禁止。4.武器必須出頭(露出馬身或人身),此外,對于特殊兵器也有特殊規定:1.八角槍挑袍即生脫離,如趙云和陸文龍的槍(槍頭沒打中身體打中袍袖也算贏),也有的地方允許所有槍挑袍。2.大刀刀背打中身體而刀刃刀尖沒打中的情況下不算勝,但是偃月刀例外(關羽和關寧刀背也砍人)。3.神獸將的馬也算肉身,馬被擊中也算敗。比如《說唐》里有個少數民族的馬的馬尾巴伸長幾丈可以打人,馬尾巴算武器的同時馬也要算肉身。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