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法網是一款學習法律、探討法律的軟件,為那些要考法考的人送去海量題庫和真實案例討論更快的鍛煉法律知識的運用,有很多已經通過了法考的人會寫一些攻略等給馬上要法考的人,還有律師等會將手上的案子發出來大家一起討論,很適合現在要法考的人,有需要的快來下載吧提前感受做律師。
1.案例書和機構沖刺課都一定要看完。
2019年沒過的教訓就是僅顧案例指導一邊,缺漏了很多知識點,答題方法也不對。不懂的點一定要立即弄懂,困了就休息,不可透支。
2.老師要跟對。
推薦柏神 向高甲、李佳、戴鵬 。當然適合自己的更重要,如果聽了三四十分鐘,發現老師講課不適合自己的路子,果斷換。聽課可以倍速,我實在沒時間了全程用1.5倍速。
3.理論題一定要緊跟最新法治大動向。
看大的會議精神、人民日報評論和講話。用該方法,我兩年都猜對了法治理念原題,要背最新的核心觀點。要凸顯政治正確。
4.答題節奏方法至關重要。
會答的,打字要快,第一題40分鐘內果斷收,刑法按題干段落,分段作答,每段再答甲乙丙丁,不要總結。采分點非常重要,先說結論,說理一兩句即可,多了改卷人沒時間看還容易淹沒采分點。2019年教訓深刻。
5.心態要好。
盡管人比較懶,到最后兩月才打起精神復習,但心態比較平和,不急躁,以學到一個知識點就有一寸收獲的心態去對待,對復習和臨場穩定發揮起了很大作用。
6.考試前瀏覽一遍法條,特別是新出法律和司法解釋,做到起碼知道其存在。
有時間最好聽一下機構專題講解。19年沒看法條,20年吸取教訓看了,考試時找到了刑法罪名和刑訴答案,拿到了涉及民法典的得分點。
7.法考較司考的出題導向變化。
我感覺這兩年客觀主觀分別考過,本科高校賦予的法學原理、法治精神積淀,以及作為公務員長期從事制度相關工作、關注法治動向、不忘公平正義初心是最重要原因。客觀題憑著樸素正義觀裸考通過,讓我些許感受到了法考較司考的出題導向變化。主觀一戰失敗后我好好總結了復習和答題的方法,二戰實戰提升明顯。
8.即使復習時間再短,也不要焦慮,頭腦不可漿糊,相信重者衡重并關注新規定。
偏題怪題對所有人都難,拉不開差距。扎扎實實拿到該拿的基礎分,你就贏了。不要小看認真抱佛腳的效率。
如沒有比較好的法治素養基礎,還是要做好花大力氣下大功夫的準備,學生黨選行政法的對政府的架構、基本運作一定要有所了解。
(1)作為當代的大學生,作為未來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者,作為21世紀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高素質人才,如果沒有相應的法律知識,沒有較強的法制觀念和較高的法律素質,就不能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2)培養良好的法制觀念和法律素質,有助于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公民意識,增強公民權利義務和當家作主的責任感,為將來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并在社會生活中帶頭學法、守法、用法,減少犯罪起到重要作用。對于改變我們民族多年來形成的輕視法律的心理、為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有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現在的大學生不僅要了解法律知識,更要增強法制觀念和法律素質。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其法律素質的高低對于國家的長治久安、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大學生法律素質的提高,法制觀念的樹立,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學校法制教育。一個人的法律素質不會自發的形成,必須進行有意識的培養,其培養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灌輸和宣傳馬克思主義法律觀、價值觀;二是普及法律常識。對于高校學生來說,應該把重點放在馬克思主義法律觀、價值觀教育方面。在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高校培養各類專門人才,以滿足社會的不同需要。當今社會需要具備各種素質的人才,法律素質是現代公民必不可缺少的一種素質,現代法制社會要求每個社會成員都應該學法、知法、守法,依照法律從事生產和生活,一切活動必須納入法制的軌道。
1、只有遇到糾紛后才去了解法律臨時抱佛腳。
有些當事人,遇到到紛之后,就在報紙、電視、網絡上收集一些法律信息,有的人還買了很多書看,以為自己把什么都搞懂了,到最后打官司還是輸了。長期的積累學習才重要。
2、在遇到糾紛時,永遠不知道原因,而忘記法律法規。
發生糾紛之后,要明白自己,發生糾紛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學習到法律的側重點才能正確,就如合同糾紛吧!還分買賣合同糾紛,加工承攬合同糾紛等等,所以學習法律要有針對性。
3、學習法律,不要用生活的經驗代替法律的邏輯
生活和發生糾紛后的事情完全是兩碼事,生活只要守住底線,人生活是自由的,但是前提是在法律的框架內。發生糾紛,打官司,更多的是五花八門規則下的各種環節與法律程序,這種環節與程序,稍縱即逝。法律糾紛發生怎么解決,它不是一頓飯,今天你不吃下次可以再吃。要是錯過了解決的時間,你就是想吃也吃不了。
我之前接觸到一個案子到一起自訴案件的當事人:老師將學生打得骨折,構成輕傷,老師面臨坐牢失業的風險、事發后,老師嚇得要命,給當事人下跪,教育局領導出面說情。作為家長的當事人自認為事實是鐵定的,這場官司是贏定了,在沒有請律師取得證據的情況下,用不扎實的村料向法院起訴。結果被告人和知情人結成聯盟,全面反水,等他悟過來,取證的最好時機已過,再已無法取證了,他始想不通,法院怎么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判他敗訴,接到他的案子時,真是太可惜了,他的案子實在是太冤了。本可以贏,因錯過最佳的取證時機,而無力回天。
4、遇到糾紛,咨詢律師時有底氣。
大家在學習了法律知識時候,有自己想法了,但是,不要因為你學了一點法律,就以為是個大拿了,畢竟律師是專業的。現在咨詢律師往往是免費的。在咨詢之后,以為享握了法主的技巧,其實不然。一個成熟的真正的律師,法律的技巧永遠只會在他的內心而不是口頭。
5、學習法律,要學以致用不要,把希望寄千在關系上。
一旦發生糾紛,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怎樣從法律層面去解決問題,如果只寄托于關系,被對方完全占據了主動,這時候,你關系也沒用了。就像前面說的一樣,機會稍從即使。其實所謂的關系并幫不了什么忙,最多只是個順水人情情。當你的官司被動要輸的時候,誰也幫不了你了。真正給你結果的是法院,現在,還有幾個法官為了直心幫你,而丟自己的飯碗?甚至是坐冒著坐牢的風險。
6、學習了法律,就需要信仰法律。
不信仰法律的人,你從內心就是拒絕的官司。你要給自己個結論:你要信仰他,就如你是真心向佛還是假意向佛沒關系,但你必須要拜佛才行。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