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招一點通易于使用的專業志愿者應用程序軟件。這里的學習資源非常豐富。每個在線課程都可以教給學生不同的知識內容,所有學科知識都在這里。
1、歷史數據:
歷年高校在渝招生計劃數、實錄人數、錄取性質;院校錄取分、平均分、線差;專業錄取分、平均分數線
差等志愿填報重要參考;
2、招考政策:
招考政策,含普通文理類、藝術類、自主招生、高職單招等;
3、成績查詢:
歷年高考成績與錄取軌跡查詢
1、各種精品優質班都是有專業的講師在線講課,能很好的去學習醫學相關的內容
2、這里有很多不同的培訓班課程也是可以學習的,專門針對一個知識點展開
3、并不是常規的線下教育方式,將課堂直接轉移到了線上,學生去學習也會很方便
4、大家如果購買課程,其實費用也不是很多,學的知識能對得起大家花的錢
1、強大的搜題功能
單招考試題庫APP新增搜題功能,單招考試中的疑問一搜便知,更支持語音和拍照搜題。
2、豐富的練習與做題模式
單招考試題庫APP有模擬考場、歷年真題練習、每日一練、快速練習、考點練習、考試押題、做題記錄等多種學習與做題模式、豐富多樣化的陪你一起準備單招考試。
一直以來,在線教育賽道不僅是資本眼中的“搶手貨”,也是深受創業者熱捧的創業方向。近日,在線教育行業又多了一個新玩家,并且號稱要做教育界的“抖音”、“快手”、“小紅書”,大有顛覆現有模式,為行業革命的救世主姿態。
不過,在線教育痛點諸多的同時,也亂象叢生,例如營銷過度、教學質量沒有保障幾乎成為業界普遍難題。
只是,號稱在線教育界“淘寶”的遍知教育,是否真能如其所愿,徹底解決這些行業弊病?對此,多數業內人士,是一種唱衰與觀望的態度。
據了解,遍知教育的誕生之所以高度受關注,是因為其與其它在線教育機構完全不同,而是整合了愛奇藝知識、愛奇藝教育、電視果、萌狀元。其目的在于打造在線教育內容分發和運營平臺,全面賦能海量eKOL、eMCN及教育機構,用創新的D2C商業模式解決在線教育痛點,推動在線教育行業健康發展。
很顯然,這又是一家創業開始就著力打造“平臺”的企業。只是,互聯網企業的發展歷史,總會有驚人的相似,創業成功尚且勝負難料,整合資源做平臺更是九死一生。因此,背靠愛奇藝但是缺少教育基因的遍知教育,能否“擔此大任”?又或者會因為攤子鋪得太大,而重蹈覆轍?
缺失天時地利人和,遍知或將坐上末班車
古人總結,成事的三要素是天時、地利、人和。遍知教育能否成事,也將取決于這些關鍵因素。
首先,在時機方面,遍知教育顯然已經錯過了一個時代。眾所周知,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甚至可以追溯到PC互聯網時代,最典型的代表是上線于2009年的滬江網校,以及目前已經成長為在線教育頭部企業的學而思網校。
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后,各種在線教育機構更是如雨后春筍,并逐步向垂直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原本遼闊的在線教育市場,也早已被細分市場的頭部企業瓜分殆盡。
而從在線教育機構定位的人群來分析,K12教育領域更是在線教育機構的兵家之爭之地,隨著好未來、新東方等傳統企業的殺入,也早已沒有太多機會。
近年,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有如推波助瀾,讓在線教育行業更是呈現出頭部趨勢、馬太效應。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在疫情推動下,在線教育需求激增,2021年這種勢頭也愈發強勁,預計用戶規模將達到4.46億人。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在線教育用戶規模的爆發式增長屬于短期現象,長期來看,確保用戶留存率將是在線教育行業玩家確立競爭地位的重點。
這也預示著,整個在線教育也逐漸告別野蠻生長階段,走向了行業深耕,由此,也勢必對入局的玩家提出更高的專業化要求。而這對于遍知教育,剛好是短板。因此,也為其贏得該賽道的勝利,增加了變數。
與此同時,在各大巨頭的推動下,在線教育行業也已經進入下半場。而此時入局的在校教育機構,更像是后來者,可能早已喪失了進入在線教育行業的最佳時機。
在校教育行業紅海一片,競爭趨于白熱化,通過整個行業的融資規模就可以窺見一斑。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12月13日,2020年國內教育行業共披露融資事件206起,融資金額約492億元。2019年國內教育行業共披露382起融資事件,融資金額約260億元。大量的資金也涌入在線數理思維、英語、編程等賽道。
2020年數理思維賽道披露的6起融資事件,火花思維和豌豆思維兩家頭部機構占四起。而K12在線教育賽道最為吸金。并且,通過融資流向可以看出,目前資本主要集中在行業頭部企業。
例如,猿輔導已經拿到3輪共計32億美元融資,作業幫與之不相上下。猿輔導、作業幫和掌門教育等三家頭部機構合計吸金超過4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4.3億元),占到過去11個月在線教育行業融資總額的73.27%。
2020年底,還有幾起較大的密集募資事件,也說明這種勢頭真猛。例如,上市頭部教育機構新東方、好未來、跟誰學通過二次上市、定增等方式相繼開啟了新一輪資金募集。
在疫情之下,在線教育依然能被資本重金加持,頭部企業繼續受到熱捧,一方面是因為疫情倒逼了在線教育出現大爆發,呈現出新的增長可能。另一方面,也與其長期起來陷入“軍閥混戰”的局面有著莫大的關系。
戰況持續膠著,各大巨頭勝負難分,這也讓尚未實現大規模盈利的在線教育企業不得不繼續講故事,融資續命。甚至于,部分企業不惜一切代價,奔赴二級資本市場“撈金”。
由此可見,遍知教育除了沒有趕上在線教育發展的最佳時機,錯失天時以外,在行業格局的“第利”上,也不占任何優勢。無論是面對成人的在線教育,還是面向青少年兒童的K12教育,又或者是在數理思維、少兒英語、少兒變成這些垂直賽道,早已是巨頭云集,沒有了遍知教育的位置。
因此,遍知教育的模式創新,將其平臺定位為教育產品的搬運工,似乎是其“人和”中的利好因素,更是其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例如,其在上游可以為在線教育企業分銷高質量的產品,下游可以為在線教育的用戶提供精準的教育產品推薦服務、提供優質的UGC教育產品推薦相關內容。中游則可以借助平臺的海量內容,提供精準營銷的數據,通過數字化為雙邊用戶賦能。
不過,這種看起來左右逢源、人畜無害的模式,并非沒有人嘗試。例如,早在PC互聯網時代,嘗試通過分銷內容社區的蘑菇街、美麗說便是打著自建分銷平臺的旗號,最后因為淘寶封殺外鏈而一朝回到解放前,至今仍沒有翻身。
究其原因,電商模式的核心資產是商品供應鏈,這些資源掌握在淘寶、天貓這類大型電商平臺手中。而蘑菇街、美麗說雖然早期因為分銷積累了一定量級的用戶量,卻始終逃離不了其對淘系供應鏈的依賴。由此,淘系終止與其合作,也相當是斷掉了其核心的命脈,失去了主心骨的大海浮萍。事實也證明,該模式注定只能吸引中小型商家進駐,其在平臺加總的影響力,可能也無法低過一個頭部企業。
反觀在線教育平臺,遍知教育雖然對外宣稱其用的是淘寶的邏輯,但是干的也并非是淘寶的事情,至少,在供應鏈資源上,遍知教育就無法與其相媲美。如此看來,后起之秀的遍知教育,充其量只是是PC互聯網時代的蘑菇街,而非淘寶。因此,其或將重蹈蘑菇街的覆轍。
再來分析遍知教育的公司背景。據介紹,該公司主要為愛奇藝旗下的知識、教育、電視果,以及萌狀元投資共建。據了解,萌狀元是隸屬于北京靈優智學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主要產品為萌狀元網課機NX系列、NS系列產品,及智能教育系統NClass OS等。
盡管看起來這二者的合璧,多少有一點教育基因。但是愛奇藝更多的是一家視頻媒體,萌狀元則更多的是一家智能教學設備的供應商。但是,對于在線教育來說,教學內容才是其根本,二者在相關方面,并無任何積累與優勢。因此,人和喪盡的遍知教育,在這方面也潛藏著巨大的危機。
對于一個對教學產品幾乎陌生的企業來說,要做好在線教育產品的運營、推薦,恐怕并非易事。況且,在頭部企業并不缺少品牌、流量、用戶的時代背景下,遍知教育注定不會成為這些頭部企業的盟友,而是競爭對手。此時的遍知教育作為一個“門外漢”,僅僅試圖通過媒體、教育技術與硬件產品,就想為這個行業革命,恐怕終將會成為“黃粱一夢”。
遍知教育能否拿走在線教育的痛點?
據介紹,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迎來快速發展,但也面臨獲客成本不斷提高、中小玩家生存難的困境,遍知教育成立的初衷,也是從根源上解決在線教育供需雙端的痛點、需求,讓教育回歸本質。
在這方面,愛奇藝創始人龔宇表示,目前,國內線上線下主要的教育機構基本都是愛奇藝的廣告主,愛奇藝數以億計的用戶群也是教育的主要受眾群,基于愛奇藝的優勢,遍知可以實現獲客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及潛在用戶的覆蓋量,進一步提升平臺價值。
但是,要知道,愛奇藝所述的痛點,只是行業供應端的痛點,對于需求端的家長與學生而言,其最大的痛點依然在于,品牌紛繁復雜,在線教育的質量與服務普遍差強人意。也正是因為如此,大多數家長給自家孩子選擇培訓班,都會向頭部企業看齊。哪家規模大、品牌響、口碑好就選擇哪家,已經成為了眾多家長的共同選擇。
眾所周知,孩子教育是一個爭分奪秒、不可逆轉的過程。在孩子處于快速成長期,哪怕用更高的代價,選擇一個合適的教育機構,只要能獲得“貨真價實”的服務,也心甘情愿。反之,如果選擇了一個既沒有培訓效果,也缺少品牌與口碑的在線教育機構,不僅耽誤的是付出的金錢,更可能錯過了孩子成長的最佳時機。這或許也是為什么很多家長給孩子報了很多課外培訓班,依然無比焦慮的根本原因。
由此可見,教育產品與淘寶上的產品不可同日而語。一個是注重預付費后的服務交付,一個是在線售賣產品。況且,教書育人本來是一個高尚的職業,教師更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旦與商業掛鉤,與淘寶類比。恐怕也會喪失教育的本意。試想,當老師都變成了網紅,老師輸出的內容也不再是教育相關的干貨,而是嘩眾取寵,營銷味十足的種草賣貨,其結果可想而知。
實際上,這種模式,已經被一些機構用“創意營銷”做過驗證。幾個月前,猿輔導、作業幫、高途課堂、清北網校四家在線教育機構使用同一位“名師”的宣傳廣告一度引發爭議,甚至被中紀委點名。種種跡象表明,在線教育向來就是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而在線教育機構被指營銷過度、收割智商稅、販賣教育焦慮,也早已成為全民的共識。
因此,在這種人人喊打的局勢之下,遍知教育高舉高打,揚言要做在線教育的淘寶,大搞在線教育商業化,其司馬昭之心,已是路人皆知。而其是否真能為在線教育革命,也只能打個問號。
結語
遍知教育出場可謂高調至極,但是其為在線教育革命、自封在線教育救世主的種種舉動,卻被業界視為新一輪的營銷噱頭。而正在因為在線教育已經成為眾矢之的,而被業界議論紛紛。
不過,背靠愛奇藝的巨大流量、以及其背后的教育資源加碼,加上萌狀元等教育硬件產品的加持,遍知教育也許能在其教育平臺商業化上走出一條康莊大道。但是,這或許智能代表商業,不能代表教育,甚至也并不能解決教育行業面臨的現實問題。
由此可見,高呼為在線教育革命,來教在線教育企業怎么“做人”的遍知教育,可能并沒有這樣的資歷,甚至資格。而遍知教育,則可能只是淪為幫這類企業實現商業野心的工具。
可以預見,在線教育行業的痛點早已貫穿整個產業,要想徹底革命,或許唯有在線教育的頭部企業躬身入局,參與到這場時代變革之中,并且回歸教育行業的初心,方能用情懷替代商業。否則,恐怕徹底根除教育行業弊病的這一天,永遠不會來臨。但愿遍知教育會給教育行業帶來真正的改變,而不會成為這場變革洪流中的犧牲品。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