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大眾app:非常給力的一個掌上醫療服務平臺,可以讓你及時的關注到自己的健康狀況,有什么用藥需求可以在線制定一個專屬提醒,到時間就可以為你提醒,讓你不會忘記吃藥,還能直接手機在線預約,足不出戶就可以解決你的就醫需要,非常的方便。
1、專屬于你的健康醫療管理服務平臺,上面健康管理服務的推送還是挺不錯;
2、希望你隨時都可以了解一下自己的健康信息,給你最好的溫暖陪伴;
3、便捷還方便,避免自己身體不適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毛病。
1、是一款非常好用的手機在線醫療健康管理平臺,快速在線管理監控你的健康狀況,實時提醒用戶吃藥;
2、用戶可設置吃藥/預約時間計劃,設置后會自動添加到醫大眾的健康日歷上,醫大眾會按時提醒用戶;
3、監護人通過用戶授權可獲取用戶的健康數據,可隨時查看和了解用戶的身體健康狀況。
【健康提醒】 用戶可設置吃藥/預約時間計劃。
【關愛家人】 監護人通過用戶授權可獲取用戶的健康數據,可隨時查看和了解用戶的身體健康狀況。
【愛的鼓勵】 當監護人查看到用戶的健康行為時,可隨時與用戶進行互動和鼓勵。
【計劃預覽】 用戶可隨時查看每日/周/月的服藥/體征測量/預約的時間表。
【數據匯總】 根據用戶定期錄入的健康數據進行階段性的匯總,顯示出用戶的健康發展狀況和趨勢。
讓看病成了“動動指頭”的事
“以前拿化驗單,都得在醫院自助打印。現在從手機上就能查看、接收,再不用來回跑了。”自從手機里安裝了“掌上省醫”,患者劉一山看病就成了“動動指頭”就成的事。5月23日接受采訪時,劉一山欣喜地對記者說,醫卡通余額、每次就診的消費明細,通過手機即可查詢。
這是山東省立醫院近期開通的智能手機就醫軟件帶來的新變化。下載軟件實名驗證后,患者可通過手機進行初級智能導診、預約掛號、候診隊列查詢、化驗單查詢、消費明細查詢和滿意度調查等。現在,“掌上省醫”的平均周下載量已達200次。“一個用戶可同時綁定多個患者信息,就是考慮到老人不適應這種求醫方式,可由兒女代為操作。”該院門診部主任劉靜介紹。
劉一山感覺,使用醫院自身的APP軟件,能直接跟就醫全過程掛鉤,“獲得更權威的診斷和治療,心里更踏實。”
據了解,青島大學附院也推出“掌上青醫”,除了同省立醫院類似的常規功能,還可實現當日掛號,停補診自動提醒等。省立醫院和青大附院的成功實踐,促使很多醫院越來越重視“把醫院裝進手機”的移動醫療。
醫院APP——
開辟百姓求醫問藥便捷途徑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一個成熟的APP醫療軟件,花費不菲,成本大約需要30萬元。而目前,約有90%的手機用戶使用微信,在規避成本和增強用戶互動方面,微信公眾平臺的優勢就顯現出來。
記者調查了解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婦產科、濟南市婦幼保健院等,均設立了便利患者求醫的微信公眾平臺。齊魯醫院微信平臺運行3個月,粉絲數量增加到1600人,平均每天增加50—60人,目前覆蓋人數最多且迅速增長。
“候診區、走廊墻上都貼有微信二維碼,患者用手機‘掃一掃’,醫院動態、大夫專業特長及各種健康知識等就會一目了然。”齊魯醫院宣傳統戰部部長呂軍介紹,醫院的設想,就是要讓微信平臺成為百姓求醫問藥的另一個便捷途徑。
呂軍認為,醫患互動,是醫院微信平臺區別于APP軟件的優勢。但總體來看,各家醫院的微信公眾平臺仍處于起步階段。
齊魯醫院微信由1名技術人員進行后臺維護。省千佛山醫院婦產科微信則由一名主治醫生和一名護士長維護。呂軍說,“與APP軟件的定向服務不同,許多患者更愿意通過微信留言咨詢病情,或進行分診。微信平臺上因此累計了幾千條患者留言!”人手不夠,卻必須回復患者,壓力可想而知。每天六七十條患者留言,必須確保在1—2天內回復完畢。醫生們工作繁忙無暇顧及,健康知識推送以前每天1篇,現在只能確保一周推送2篇。
手機支付——
期待對接新農合和醫保
醫院自身提供的移動醫療服務,未來還有怎樣的發展空間?各家醫院都在探索。
劉靜有更大膽的想法。隨著技術的日臻完善和軟件的逐步開發,“掌上省醫”還將開發電子健康檔案、在線咨詢服務及手機支付三大功能,在互動性上“補課”,使服務方式更加便捷,內容更加豐富,資源也得到共享。
呂軍表示,不久將把預約掛號的功能植入微信平臺,并與醫院內部既有的多渠道預約系統進行對接。“預約掛號是患者就醫的第一步需求,微信平臺要獲得發展,必須首先在這方面有突破。”
在此基礎上,醫院還將建立數字導醫平臺,患者通過手機直觀地圖,就能輕松獲知就醫路線、樓層分布等,縮短“路上”的時間。
劉靜說,當前,各家醫院更為關心的,是微信手機支付問題,進而實現與新農合、醫保報銷的對接,這仍需多方合作研究、探討。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