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調音大師是一款調音軟件,可以幫助用戶來進行調音,快捷專業調音器校音助手!提供非常專業的琵琶調音功能,動態指示調音,語音導航等等,琵琶樂器愛好者必備軟件!
- 預設琵琶各弦音高。A2/D3/E3/A3
- 動態指示,系統會動態指示當前弦音的位置,是偏高還是偏低。
- 語音導航,你可以不看屏幕進行調音,減少不必要的操作。
- 自動切換下一弦,當前弦調音成功后自動切換下一弦,無需手動切換。
- 自定義弦音高,你可以按照自己需要調整每條弦的目標音高。
- 誤差范圍設置。你可以根據自己需要調整誤差范圍,誤差越小,越準確,同時調音難度越高。
調音器,提供:聽音模式、自動定弦、高級調音、十二平均律校音、琵琶技法,共5種調音模式;
其中,聽音模式,提供:琵琶、三十六簧笙、三角鋼琴、揚琴,共4種基準音模式;
其中,琵琶技法,提供:輪指、泛音、撥奏,共3種琵琶技法;
節拍器,提供:擊鼓錘、打節拍、木魚、踩镲、擊鼓邊,共5種節拍器音源。由軟件代言人及藝術顧問,中國廣播民族樂團著名打擊樂演奏家吳曉甦精心錄制而成。
1、對于用戶使用不同樂器制作的錄音,可制做成多樂器混音的效果;
2、對于同一樂器制作出的錄音,可進行合成;
3、使用簡單,可在你之前錄制的一種樂器的錄音上直接錄制其他樂器的內容;
4、讓你在錄的同時即可聽到效果;
5、對于不同音軌的錄音,也可進行單獨編輯,如靜音、刪除、追加錄音、調節音量等;
6、并可一鍵分享你的多音軌錄音作品;
誤區一、學琴目標認識上的誤區。
一些家長或民樂愛好者,學琴漫無目的,信手拈來,隨便棄之而去。選學樂器時,往往開始表現為隨大流,人云亦云聽人說琵琶好就選琵琶,人說古箏好就學古箏,毫無己見。僅憑一時興趣,或者家長干脆越俎代庖,將自己的喜好強加在孩子頭上,結果可能導致,一旦學琴不順,便望而卻步,甚至半途而廢。學琴者應明確學琴目標,老師應了解學生學琴目的。所以,我在教學生的第一課,就要問他們為什么要學習琵琶,目標是什么?有的家長學琴僅僅是為了藝術考級,有的家長是想讓孩子有琵琶的真才實學,有的大齡學生,學琴只為自娛自樂,或參加社區戲曲小樂隊,或唱唱評彈之類,了解了他們的目的,及學琴的深度,就可以根據不同的目標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讓他們覺得目標是可以達到的。講得遠一點,學琵琶的目的,可以掌握一門技藝,就是獲得一種財富,得到了一筆無形資產。學習琵琶的過程就是積累財富的過程。也是精神上的財富,學琵琶能凈化人的心靈。有位音樂名家(盛中國)說過,“學琴,對人的性情有極大的陶冶作用。人學了音樂之后,就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一個有格調和品位的人,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一個拒絕暴力的人·就是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
誤區二、急功近利,企圖走捷徑,盲目追求考試級別
有些人非常想學琵琶但又怕勞神費時,不愿意付出,就想輕而易舉的獲得。表現為,基本功還沒練好,就急于彈琵琶名曲,結果是欲速不達,反而使其心灰意冷,喪失學琴的信心。說句題外話,我多次參與國內敦煌杯樂器制作比賽的評比工作,發現一個現象:同樣都是國內一流的評委,古箏評委們在試彈同一把琴的音色學家差別不大,而琵琶評委們試彈同一把琴的音色是天差地別!由此可見琵琶的音色幅度之大!古箏和鋼琴為什么學琴的人多?是它們相當其它樂器上手容易,單手就可彈簡單的奏旋律。而琵琶不同,它的發音比起前兩者有更多的要求,須兩手配合、有合適的觸弦角度和觸弦點、適當的力度、義甲的要求、左手按弦點及按音力度等等,如果不了解這些,琵琶彈出來的音色一定是非常難聽!學習琵琶決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扎實基本功的訓練,循序漸進。若要真想學好琵琶,就必須要勤學苦練,在藝術的熔爐里千錘百煉后,才能熟練掌握,到達理想境地。
考級是為檢驗學生學習情況而設立的一種制度與標準,其意義在于更好、更科學地規范音樂業余教學活動。有些教師與家長為了某種目的,刻意地追求高級別,所報考級別與學生水平不符。這無異于拔苗助長,這種做法從根本上就違背了考級制度的初衷,失去了考級的真正意義。
誤區三、學琴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出錢不出力
有相當一部分家長,可能工作忙或別的原因,把孩子送到藝;蚪唤o老師學琴,以為就萬事大吉了,一旦學琴沒有進展或考級成績不好,就覺得琵琶太難學或認為老師的水平不行,或懷疑自己孩子沒有學琴的天份,實際上,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不可忽視:學生學琴要有家長大力支持與配合————家長既要出錢也要出力!沒辦法,家長嘛!就得這樣。小孩子剛開始學琴時,一般都缺乏主觀能動性,家長應該要陪著他學琴,盯著他練琴。我的學生里家長配合好的,一般這些學生都比較優秀,家長不夠配合的學生彈琴水平就很般,這當中一些學生家長嫌麻煩,還放棄了學琴。
誤區之四,“和其他樂器比較,琵琶最難”?
常常聽到有人說:琵琶不好學,太難了,學了一、二年也彈不出名堂。還是學鋼琴、古箏好,三個月就可登臺表演。經常有人這樣口無遮攔的如是說。
這是一種極不負責的說法,是一種誤導,對于普及推廣琵琶極為不利。琵琶難學,其他樂器就一定好學嗎?實際上,學任何一樣樂器都不容易,樂器品種之間沒有可比性,每種樂器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特點,在練琴過程中都存在著階段性的難關。鋼琴古箏屬先易后難的樂器,琵琶屬于上手難的樂器。經過階段性的學習,接下來的深化訓練,會覺得,琵琶難,實則并不難;鋼琴或古箏易,實則也不易呵。除非學樂器者只需膚淺的要求,就另當別論了。
我們有一次聽劉德海講座,劉教授上來一言不發,先彈琴,他微閉雙眼,陶醉在音樂中,曲罷,他似自問自答:彈的是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只是即興的隨便彈彈;再小朋友問:好聽嗎?琵琶的音美不美?他說,給第一次聽琵琶的小朋友上課,就要讓他們有美的感覺,你跟他說手形要這樣的,姿勢要那樣的,這個角度應怎樣,那個力度要如何如何,這是徒勞的。小朋友還沒有對琵琶產生美感,就不會去聽你講理論上的東西,你首先要讓他對這件樂器感興趣。劉德海老師的經驗告訴我們,興趣是學習琵琶的重要的前提。高超的演奏家為何能夠隨心所欲的駕馭他的樂器?除了熟練的演奏技術以外,他對這件樂器已經產生了感應距離,或者叫“琴感”,音位也深深的印在腦子里,左右手本能的就會找到琴上的位置。我們能否做到這一點?答案是肯定的。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我們剛開始學習琵琶時對琵琶比較陌生,尚未產生“琴感”,音位在腦子里的印象也是無從談起,所以在每彈一音時,既要看左手的音位又要顧及右手的位置,以致于顧此失彼。但是我以為,只要琵琶渡過了入門難的關口,通過不間斷的練習,就能在腦子里形成音位概念和對琴感能力,一旦有了這種感覺,你恐怕對琵琶就再也放不下了。
1、問題修復以及性能提升2、優化用戶體驗3、使用過程中有任何建議或疑問,均可聯系客服: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