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舞神姬手游是讓人眼前一亮的捉妖類游戲,主打的是華燈初上的妖靈覺醒玩法,玩家收集和招募妖靈進行對戰,將RPG玩法和濃濃國風混搭起來,角色畫面也都十分優質哦。有興趣的可以輕松點擊禮包,來進行消除對戰哦。
一款角色立繪十分出色的大型RPG戰斗手游,在這里提供給大家的神姬角色都是可以進行收集,各種不同的玩法模式,自由的進行組合,將陣容深度提升起來,就能挑戰更強的高手,并用最為靈活的招式和動作技巧,完美的擊殺與你為敵的人。
【豐富原創劇情,講述三界妙趣異聞】百萬余字原創劇本,帶您體驗全新恢弘的妖靈大世界。時空之輪開啟,被陌生的聲音喚醒,穿越至萬妖之國,這究竟是機緣巧合還是天命所為?而傳說中法力無邊、神秘莫測的妖靈竟然說你是她的命定靈主?過往、現在、未來,一切都是謎團,唯有不斷向前,才能尋找到答案。帶上你的妖靈,前往須彌妖界吧!在那兒,你可以邂逅性格各異的妖靈,見證她們從小小妖靈進化成長到天姬的全過程,探尋她們的神秘過往,解鎖屬于你們的專屬劇情。
【精美國風立繪,繪制天下妖靈萬象】精致唯美國韻畫風,上百原創角色立繪,融東方神話與國風寫意于一體,全方面呈現出極致的東方美學享受。每一個妖靈角色的設計都源自東方經典神話故事典籍。如由《山海經》中“九首人面鳥身”的九鳳演繹而來的“天姬焱妃”、由“日中有踆烏,而月中有蟾蜍”衍生出的“天姬紫夜”和“天姬千雪”等等。無雙城的亭臺樓閣、幻海之巔的神獸巨鯤等等,都借鑒參考了古代都城、神話典籍的描述記載,打磨每一個細節,盡顯古韻國風。
【玩法豐富,趣味社交,休閑、競技玩家自得其樂】
獨創天姬解鎖關卡玩法,進化、培養、互動……輕松滿足收集黨的收集欲;風林火山、國家征戰,全服跨服戰力大比拼,競技黨也可享受縱情戰斗的快感;輪回幻境,冥淵幻界等好看又好玩,和好友親密合作刷本打怪,獲取豐厚組隊加成收益!更有妖都歷練,一鍵領取豐厚收益,隨時下線仍可自動升級,輕松護肝。
1、精彩的戰斗畫面,每個角色的招式技能都是非常的多樣的,在對戰中可以自由釋放。
2、不同的世界美景在這里可以去欣賞,玩家可以更好的去培養角色各方面的屬性。
3、每個角色的裝備都是分為PVE和PVP的,副本可以直接給予大家成型的PVE裝備。
1、強大的戰斗體系,競技場全天開啟,多樣性的PVP競技玩法讓你戰個痛快。
2、多樣性的PK挑戰,加入喜歡的組織,隨機的搭配布局,取得更好的成績。
3、認識更多的朋友,大家一起冒險開黑,努力攻略強大的boss,享受修真的快樂。
1、自由的功法可以提升,相對應的結合方式,一步步的提升自己的技能屬性。
2、全服開黑,刺激PK,升級自己的技能開始戰斗,享受未知的冒險體驗。
3、捕捉Q萌的異獸競技,自由的搭配不同的裝備和武器,才能迎戰更多敵人。
1、自由的戰斗發揮出來,所有的效果都是不一樣的,盡顯炫酷的色彩篇章。
2、也許你能夠成為最強大的那個人,在三界之巔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完美世界。
3、每次戰斗結束之后都會有不同的獎勵發放給你,幫助你更快提升自身的實力。
1、創新開放式劇情,玩家可以隨意選擇自己喜歡的劇情線,策略培養妖靈少女,組建萬妖國度,挑戰各個副本
2、唯美經典的日系二次元畫風,實力日系畫師精心繪制的游戲場景畫面并且親自操刀每一位卡牌美少女,動聽的背景音樂,一場史詩級視聽盛宴
3、豐富的卡牌英雄,形象各異的高顏值美少女,每一位美少女都自帶天賦系統出場,天賦決定英雄的強大,策略性的陣容搭配,多樣游戲玩法
本該得天獨厚,為什么國內妖怪題材的游戲難成氣候?
妖怪題材在游戲比較常見,無論網游《魔獸世界》,還是主機游戲《寶可夢》系列,甚至手游《陰陽師》,都離不開妖怪背景的襯托。作為對妖怪文化興趣濃厚的玩家,每當相關的新游發售總會特別關注一下,同時也發現了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國內妖怪題材的游戲都難成氣候。
畫師杉澤的山海經作品
那些名聲在外,有影響力的妖怪題材游戲幾乎都是來自國外的。比如《仁王》、《怪物獵人》、《最終幻想》系列等。無論是架空的歷史,還是借鑒的歷史,妖怪題材的游戲總是多種多樣:東方有記載奇聞異事的志怪古籍,西方有以北歐神話牽頭的怪力亂神傳說。
也許有人會說,《陰陽師》不就是借鑒中國妖怪做出來的游戲嗎?其實不然。《陰陽師》官網的介紹是:由中國網易移動游戲公司自主研發的3D日式和風回合制RPG手游。從介紹不難提煉出“網易研發”“日式和風”等重要信息。至于游戲中出現的妖怪與《山海經》等志怪古籍記載有重合這回事兒,則是因為當時中日文化交流,日本很多百鬼夜行妖怪的原型都是借鑒我國本土妖怪傳說的。所以本質上來說,就是B向A學習,然后在本國將A的文化發揚光大了,A又去借鑒B。
如此看來,A完全有實力將自己的這部分妖怪文化物盡其用,自成一派。可惜至今為止,我沒有發現國內有任何一款以此為背景的優質游戲。任何國內市面上能夠見到的妖怪題材的游戲大部分都被網游承包了。各種“鯤之大,一鍋燉不下”之類的劣質文案被放在網游的宣傳頁面上,這種將文化精粹魔改成搞笑段子的行為真的很低智——你能指望這些人做出來一個優質的妖怪題材類游戲嗎?他們應該《逍遙游》都沒看過。
那么為何國內的游戲廠商手里握著最頂級的資源,但卻做不出來與之相匹配的游戲呢?我認為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國內的妖怪文化體系過于龐大,有能力做游戲的人不了解全貌,有能力了解全貌的人沒能力做游戲;
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并且短期內很難有營收——對于游戲開發商來說這是最致命的一點;
三、中國文化兼收并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發展了五千多年,早期的圖文記錄已與當下的審美或者理解能力不相符,力求還原無法保證用戶的接受程度,不還原又沒有意義。
先來說說第一點,也是最基礎的原因:妖怪體系過于龐大。一般說起妖怪,大部分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山海經》。但實際上《山海經》不僅僅是一部介紹妖怪的書而已,它包含了地理學、神話學、民俗學、宗教學、歷史學、文學、科學等多重要素,是中國先秦時期的重要古籍。看過書的朋友應該對《山海經》里關于地理方面的描述都印象深刻吧,不僅地名拗口,而且生僻字一大堆——這部分描述還是每一章的開頭段,挺容易勸退讀者的。
《山海經》
正如我所說,《山海經》的內容不僅僅只有妖怪而已,它是一個包羅萬象,完整的記載體系。而現在市面上的很多游戲廠商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用了《山海經》的妖怪命名、用了《山海經》的地名命名、甚至我這個游戲的背景是妖怪相關的都可以很不要臉的自稱是“借鑒《山海經》”。玩家也不是傻子,自然不會買賬。
當然不止《山海經》,東晉時期的史學家干寶也創作過一部記錄古代民間傳說的志怪小說集——《搜神記》。實際上與《山海經》相比,《搜神記》的內容更貼合中國古代神異志怪故事:有讖緯神學、神仙變幻,還是人與神和妖怪的戀愛鼻祖。簡單的情節加上奇幻的設想,浪漫主義與妖怪文化完美結合。《搜神記》可以算的上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之大成的著作,其中的很多故事流傳至今,開創了我國古代神話小說的先河。也許說起《搜神記》,了解的人并不多,但是說起《干將莫邪》、《董永》,大家又不會覺的陌生。
《搜神記》
并且與《山海經》不同的是,《搜神記》里的傳說故事更加具象化,更適合作為游戲故事劇情進行展開。后世成書的《聊齋志異》、《天仙配》等小說都受過《搜神記》的啟發,可惜國內的游戲廠商有并沒有好好加以利用,做出一款像模像樣的游戲來。唯一一個能搜到記錄的看介紹框架健全的是一款名為《搜神記》的網游,這款游戲已于2018年停止運營。
《聊齋志異》
中國與妖怪相關的古籍有很多,除了《山海經》和《搜神記》以外,清代文學家袁枚創作的《子不語》也很合適作為游戲背景。《子不語》的書名出自于《論語·述而》:“子不語怪力亂神。”之后作者發現元代已有人出過同名的著作,遂改名為《新齊諧》。不過元代的作品并沒有流傳下來,所以后人還是將《子不語》的名字還給了袁枚。
《子不語》與前面提到的兩作相比,更像小說。袁枚仿照了六朝志怪小說以及《聊齋志異》,并且因為年代的關系,這個時候古人的敘事方式更貼近現代的(早期先秦時期的文言文與后期完全不同),如果說前兩作還存在理解或者其他不合適的問題,那《子不語》是完全避開了這些問題。由于清代特殊的歷史背景,這一時期的作品大多承載了作者對程朱理學的批判和對封建迷信的質疑。
《子不語》
袁枚用奇特的角度解說著怪力亂神和因果報應,或詼諧或晦澀的揭露了很多當時社會的黑暗面。甚至說《山海經》與《搜神記》都只是單純的記錄,而《子不語》則更多的融入了作者的思想和期待。但實際上我查閱了一下,國內關于怪力亂神背景引用的最多還是《山海經》,其次是《搜神記》,《子不語》。跟風現象如此明顯,所有的游戲廠商都認準了《山海經》,可惜認準卻不專精,做不出優質的妖怪類游戲也在情理之中。寫到這里順帶一提《子不語》的漫畫制作非常精良,由國內漫畫家夏達繪制。
接著來聊聊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投入巨大且短期內難有營收。由于國內游戲行業特殊的環境,沒有營收對于游戲制作人和廠商來說是致命傷。所以也很難有為愛發電出來專心做妖怪類游戲的團隊,前面也說了這是一個很龐大的體系,為愛發電非常不現實而且很難堅持。這也就是為什么國內有很多打著《山海經》或者妖怪元素旗號的劣質網游的原因——網游可以快速盈利,并且不需要花費多少制作成本,畢竟很多游戲都長一個樣子,除了名字以外都是大同小異。
既然說到國內游戲行業的特殊環境了,就順便說一下“建國后妖怪不許成精”這一條規定吧。想要在國內的環境里大顯身手做一款帶有妖怪元素的游戲也是比較坎坷的,以前難,以后會更難。畢竟妖怪這個文化分支就不是很正面的形象,雖然也有警醒世人,托物言志等作用,但在表現形式上大部分還是以兇殘、可怖、血腥、暴力等為主。連《第五人格》都出官推改了游戲里帶有“血”字的技能,原汁原味兒的妖怪們就更難立足了。
設想一下,有某家游戲公司斥巨資制作了一款以《山海經》、《搜神記》或者《子不語》為藍本的妖怪類游戲,歷時多年,根植于妖怪文化,不負眾望終于產出了一款優質游戲玩家們翹首以盼的時候,突然告訴你這個游戲過不了審。猶如萬箭穿心。
最后來聊聊第三個原因,也是與玩家關聯度最高的原因:大眾審美與妖怪還原度的問題。歷史都是人為記錄的,文化也是在此期間慢慢沉淀形成的,整個過程都是偏感性的。說白了就是前人如何記錄,后人就如何理解。妖怪文化也是如此,沒有一個很具體的東西或者生物就是妖怪本體,傳說都多少帶點兒夸張的意思,并且傳說中的那些怪力亂神們,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當時那個時代人們的審美或者審丑特質。
同時最重要的一點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的骨骼和面容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幾千年前的人認為好看的形象,當今時代的人并不會覺得好看。除了審美標準不一樣以外,還有一個進化原因:當時老祖宗們看到的形象,正好是人類進化最鼎盛的時期,所以在當時的特定年代里看起來是很美的。而白駒過隙,幾千年過去,人類在進化中早已改變了容貌,審美標準也發生了變化,老舊的形象就顯得過時,怎么看都不入流了。
這就形成了一個矛盾,古代的神仙妖怪形象在如今看來都略顯怪異,打著美艷招牌的妖怪并不美艷,打著丑陋招牌的妖怪則丑到沒眼看。這種原生的形象自然是不合適出現在游戲中的,需要做出一定程度的優化。但是如今的網絡審美已于當時的先秦審美相距甚遠,做出來擬人化的妖怪也都大多蛇精臉、銅鈴眼。不說這是妖怪,看起來倒像是按照網絡審美做出來的正常人呢。
于是在還原和美化這桿秤上,游戲廠商失去了平衡感。好看的東西總是受歡迎的,這個思路不假。可是凡事都要有度,正所謂“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甚至毫不夸張的說,只要打開與妖怪元素相關的游戲,清一色的都是廉價的俊男美女,絲毫沒有中國文化的特色,妖怪氣息也是蕩然無存。這也是我不看好市面上眾多打著國風、妖怪、山海經旗號手游的原因。至于早年被給予厚望的《陰陽師》,這幾年也是越來越向網絡審美低頭,大眼小臉成了式神們的標配。女性式神多是濃郁艷俗的網紅風,男性式神則統統下海賣r以色示人。
即便這樣我也沒有退坑,畢竟輝煌過和沒有輝煌過是不一樣的。我也有很多《陰陽師》相關的文章;以及沒有詳細提及具體是哪幾部手游,不存在一踩一捧。歡迎對號入座。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