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17-04-11 09:38
大小:1.2M
下載地址掃描二維碼安裝到手機
北京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服務平臺app也就是綠貓app,如果你有什么垃圾的話,用這款app一鍵呼叫,就可以把你的垃圾扔掉,或者找到你需要的可回收利用資源哦。
1.首先,下載本頁面的app
2.找到登錄頁面,注冊賬號進行登錄
3.一鍵呼叫
4.半小時內就會有人上門回收垃圾
1、公益
2、低碳辦公
3、環保聯盟
4、碳補償
5、回收
6、交易
家里的可回收廢品,有人上門收取。在東城花市中區等50個社區,一款手機APP北京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服務平臺app也就是“綠貓”,幫居民解決了找人回收廢品的煩惱,市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也相應提高。據統計,50個社區每個月可回收各類廢舊物資300噸左右。
前天上午9點44分,花市中區16號樓的秦先生便將家里的十幾個快遞盒子、一大摞雜志和一些飲料瓶放到門口。“扔干垃圾都不用出門。”秦先生賣了個關子。
10點,敲門聲響起。預約回收員高連根準點上門。
原來,秦先生的秘訣就是手機APP“綠貓”。前一天晚上,他就通過預約功能,預定了第二天上午10點上門回收。“過去這些東西都是塞一個袋子直接扔垃圾桶,費事費力。從去年夏天開始用 綠貓 軟件后,每次預定好時間就在家等著,基本上每周約一次,挺方便的。”一邊說著,秦先生幫著高連根把東西放進收納袋。
拎著袋子下了樓,高連根又打開收納袋,把一些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扔進了分類垃圾桶,再把收到的廢品拉到小區南門邊上的“綠貓”回收屋,分類稱重。“紙箱子每公斤1元,書本每公斤8毛,易拉罐一個8分,可樂瓶一個3分。”通過點擊確認,秦先生的賬戶里便增加了7.55元,這些資金可以累積起來兌換各種日用品。
花市中區一共有1600余戶居民,從2014年開始,“綠貓”運營方——北京天龍天天潔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就在這里進行試點,推廣APP預約服務。2年多時間,這個小區已經有近千戶居民注冊成了“綠貓”的用戶。高連根每天要處理超過二十個訂單,回收各類廢舊物資近百公斤,最多一次回收了800公斤各類廢紙。
除了回收廢舊物資,高連根的另一個身份是社區廚余垃圾分類指導員,利用每次上門機會宣傳廚余垃圾分離方法,協助居民做好垃圾分類。“對我們來說,居民分類習慣越好,工作就越輕松。”
目前,“綠貓”的注冊用戶已超過2萬,日常活躍用戶近萬個,覆蓋了東城區50個社區、近十萬戶居民,平均每個月能夠回收各類物資300噸左右。
與眾多企業主要盯著濕垃圾——廚余垃圾不同,“綠貓”可謂是另辟蹊徑,專心收取干垃圾。天天潔公司總經理劉權認為,現在的垃圾分類思路是干濕分離。不少企業都把精力放在如何把濕垃圾從干垃圾里刨出來,而根據測算,垃圾桶的比例經常是可回收物資大概占兩成,廚余垃圾三成多,剩下的不可回收物資,主要是因為干濕混合而造成的。所以,通過盡量分離干垃圾以實現垃圾分類,回收得越多意味著進入終端的垃圾總量越少。在劉權看來,通過預約上門回收實現干垃圾資源化以控制垃圾增量,同時通過APP和上門回收機會指導居民分離濕垃圾實現干濕分離,為濕垃圾資源化創造條件。
預約上門回收另一個好處是提高了居民參與度。“垃圾分類其實不難,關鍵是讓居民覺著省事。”同時,實行預約收取后,越來越多的“上班族”可以方便地參與垃圾分類。
從去年開始,本市拉開了垃圾回收系統和可回收物資系統的“兩網融合”序幕,這對于眾多垃圾回收企業而言也是一個新的機遇和挑戰。劉權透露,公司正在與東城區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希望今年能夠通過“綠貓”覆蓋超過20萬戶居民,在回收干垃圾的同時開展濕垃圾的分類和清運。天天潔公司已經在一個有500戶居民的小區進行試點,回收員通過“綠貓”收廢舊物資,指導居民分離廚余垃圾,其他時間回收清運廚余垃圾。“這樣一套人馬干了兩件事,既提高效率又節約成本。政府通過購買服務提高了管理效率,企業協助政府解決垃圾分類,居民獲得了良好的社區環境,一舉多得。”
小編簡評:綠貓app是一
小編簡評:綠貓ios版是
小編簡評:PP助手官網
小編簡評:
小編簡評:Q-Dir是一款
小編簡評:現在越來越
小編簡評:
小編簡評:
小編簡評:這是一個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