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上海市浦東新區公共文化產品服務采購大全已正式開始,小編帶來的文化浦東云app其官方客戶端,用戶可登錄此應用進行報名,線上瀏覽展會的風采,小編這附上文化浦東云安卓客戶端,歡迎下載!
1、新聞資訊
2、文化活動
3、藝術大學
4、文化場館
5、文化地圖
6、團隊風采
7、志愿服務
8、藝術輔導
9、文藝創作
10、數字文化
文化浦東云是上海市浦東新區官方提供的為大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便民應用; 大眾可以通過此APP瀏覽浦東的新聞、文化活動; 還可以查看浦東新區文化場館的各種活動場館; 組織或參加各種文化活動,豐富生活。
以“文化惠民的博覽會 永不落幕的大觀園”為主題,首屆浦東文采會第一次將文化產品的供需雙方聚攏在一起,實現了供需無縫對接,更高效、更有針對性地滿足浦東人的文化需求。
開幕式上,浦東新區公共文化服務聯盟成立,浦東公共文化服務采購APP首次亮相,浦東新區資助公共文化建設的六條政策也一并發布。未來浦東文采會將每年舉辦一屆,提升浦東市民對優質文化資源的獲得感,打造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側改革的“浦東樣本”。
在300多家現場搭臺的供應方單位,提供的文化產品涵蓋文藝演出、展覽展示、培訓講座、文化活動策劃、數字公共文化服務、公共文化設施運營管理等12大類的上百個子項目。其中文藝演出102家,占近四成,展覽展示、文化活動策劃與培訓講座的比例也在10%左右。兩天展期里,他們不僅將搭臺展示各自的精品力作,還將以現場文藝展演、視頻展示、推介會等形式,展示各自的拳頭產品,吸引需求方的關注。浦江學堂、蘇州昆劇院、上海淮劇團等名家名團,都將在文采會現場散發“星光”。
與供應方面對面的數十家需求方單位,人員則來自新區各委辦局、街鎮、開發區、事業單位、民非企業、社會組織等。其中有文藝演出需求的超過50%,其他項目需求量也與供應方比例相仿,基本做到了供需平衡、精準對接。
在文采會現場,還有一個特殊的需求群體:約千名公眾觀察員。他們全部從到浦東市民中招募而來,現場觀摩展覽展示、文藝演出,與供應方及負責人面對面溝通,表達各自群體的文化需求,忙得不亦樂乎。“觀察員的出現,不僅讓我們聽到了基層最真實的文化需求。也為我們更好服務浦東人指出了方向。”參展方表示。
面對面有效的供需對接,讓首屆浦東文采會在開展后短短一個小時里就結出了“果實”:首批數十家“看對眼”的供需雙方,在意向書上簽約,開啟了全新的合作旅程。而主辦方新區文廣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兩天展期里還將根據現場情況,安排幾批意向簽約。
文采會期間,浦東新區宣傳部文廣局聯手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上海圖書館基地,召開主題研討會。來自北京大學、上海社科院、上海圖書館等機構專家和上海市各示范區創建城區、蘇州、嘉興等地區,浦東新區宣傳文化各直屬單位,各街鎮基層公共文化一線工作者將圍繞“轉方式,調結構,提效能——文化供給側改革的探索與實踐”展開交流。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的專家也蒞臨指導。
浦東文采會不僅是一個為期兩天的展會,還將為浦東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性發展產生長期影響。開幕式上,浦東新區公共文化服務協作聯盟正式成立,首批成員包括了上海、外省市,乃至臺灣地區的文化單位。聯盟的成立,將完善供需雙方常態化的溝通渠道。當日,浦東公共文化服務采購APP正式上線,該軟件力求打造為“文化淘寶”,將實現供需雙方全天候線上對接,做到信息透明、選擇多樣、交易便捷。
以文采會的召開為契機,浦東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頂層設計,加強制度保障。開幕式上發布了浦東新區資助公共文化建設的六條政策,內容涵蓋了公益性文化活動項目,社會力量建設的公益性文化設施,優秀人才和文藝作品等資助辦法,鼓勵和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浦東的公共文化建設。
“文采會通過市場這一‘看不見的手’,引導供需雙方共同擴展公共文化服務產品的種類和內涵。”浦東新區宣傳部領導表示,浦東年均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務的資金約為1億元,浦東召開文采會是政府實現職能轉變的內在要求,希望改變公共文化服務“拉郎配”的配送形式,為供需雙方對接打造全新的開放平臺。相信在這個平臺上,不僅有國營院團與政府機構,還有越來越多的社會與市場主體的鼎力加盟,浦東人享受到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將因此變得越來越豐沛和多元。
1.修改首頁輪播圖鏈接BUG;
2.修改首頁頭部文字名稱。
小編簡評:我的高淳作
小編簡評:龍巖公共服
小編簡評:
小編簡評:InternetDo
小編簡評:按快捷鍵啟
小編簡評:貴州省文化
小編簡評:小梵文化村
小編簡評:這是一個絕
小編簡評:2016中華文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