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媽媽的手是今年春節最暖心的記憶,這個活動引發超過15億人次關注,今天小編為你們帶來了牽媽媽的手600字作文,希望各位小伙伴永遠不要忘了媽媽的手。
牽媽媽的手作文預覽
小時候牽媽媽的手,只因這雙手是遮風擋雨的堅定倚靠;長大后牽媽媽的手,則是為了表達寸草春暉的無盡感恩。時間在爸媽身上過得很慢,他們并不在意歲月易逝、容顏易老,對子女的滿心牽掛仿若他們依然是不懂事的孩子。時間過得又很快,總能在不經意間發現爸媽鬢角白了,背變駝了,手上的老繭又厚了。年雖然過完了,但我們不應該忘記家庭給予我們的精神涵養:“媽媽的手”所牽動的,是遠方游子對溫暖家鄉的深情凝望;“媽媽的手”所托舉的,是億萬中國人骨肉團圓的精神原鄉。
一杯茶放在桌上還沒來得及喝,老父親忍不住嘮叨“茶涼了不能喝”;跨上車去走親戚,老媽跟出門外連說了三遍“慢著點”;一飯桌的美味,恨不得讓孩子全部吃完……“有媽在就是孩子”,回家過年,多少人被來自爸媽的溫情關懷所包圍。他們大多并不存在生計難題,但卻缺少子女膝下承歡的歡愉,成了實實在在的“親情無依式父母”。正是在春節團聚中,奔波的游子深切體會到“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焦灼情愫,體會到“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的精神倚賴,體會到“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的深刻含義。“多想讓時光逝去得慢一些,多想把時光分享給父母一些”,網絡上暖心的話語,正代表著無數游子的心聲。
牽起媽媽的手,牽起的也是孝親敬老的好家風。每逢佳節倍思親,思念發自眷戀親朋的心靈感觸,也源自注重孝親、注重家庭的文化自覺。家風傳統、親情牽掛、故土情結、孝悌觀念,這些傳統文化中寶貴的道德因子,不僅并未因為現代浪潮的沖擊而沉沒,反而愈發顯示出反哺個人、黏合家庭、軟化社會的強大魅力。“團聚最喜悅,團圓最幸福,團結最有力”,習近平總書記在春節團拜會上的這句話,被無數人轉發分享。讓“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的家風傳承不竭,讓重視家庭、重視家風成為現代社會文明風尚的標配,千家萬戶定會更加和美幸福,國家和民族定會更加和諧安定。
相關新聞
小時候,我總喜歡讓媽媽幫我撓背。因為媽媽的手很粗糙,背癢了,媽媽劃拉幾下就特別解癢。現在想起來,彼時的背癢,此時的心酸。
我的印象中媽媽永遠是忙碌的,總是在照顧別人。媽媽是一名幼師,在學校里照顧三四歲的小娃娃,放學回家還要燒火做飯忙家務。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