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7高考作文題目解析,語文在上午已經考完了,很多小伙伴對作文題目所要表達的意思不是特別清楚,小編就為大家帶來2017高考作文題目解析,大家看了之后心里就有數了!
2017年北京高考語文作文題
大作文考題二選一:“說紐帶”、“共和國,我為你拍照”;
1.紐帶是能夠起聯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紐帶凝聚,力量需要紐帶匯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文化的發展、歷史的傳承、社會的安寧、校園的和諧都需要紐帶。請以“說紐帶”為題,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2.2049年,我們的共和國將迎來百年華誕。屆時假如請你拍攝一幅或幾幅照片來顯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輝煌成就,你將選擇怎樣的畫面?請展開想象,以“共和國,我為你拍照”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想象合理,有敘述,有描寫,可以寫宏大的畫面,也可以寫小的場景,以小見大。
歷年北京高考作文題目
1952年、1977年、2002年是關于北京高考的三個極其重要的年份……
◆1952年——從頭說起
1952年,全國第一次開始統一高考,直至1966年高考中斷,期間14年,高考作為重要的人才選拔機制,規模雖不似今日,但也極具社會影響。作文作為語文科的一道重要考題,往往占據一半以上的分數。
總體來看,這14年的高考作文題可以說是政治的試金石。最常出現的幾個主題,用現在的話語概括起來就是:社會主義建設,你怎么看?對于身邊充滿革命精神的那些人,你怎么看?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里,你有什么見聞和感受?14年里,高考作文大多緊扣當年的社會熱點與口號主張,側重考察學生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和對政策方針的理解。
題目選摘
1952:記一件新人新事(占50分,滿分100)
1953:記一個我所認識的革命干部(占60分,滿分100)
1957:我的母親(占50分,滿分100)
1958:大躍進中激動人心的一幕(占50分,滿分100)
1965:1.給越南人民的一封信;2.談革命與學習(任選一題,占100分,滿分200分)
◆1977年——恢復高考
1977年冬天,中國關閉了11年的高考閘門終于再次開啟,570萬名考生涌向考場。這是共和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與這場考試同樣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當年的高考北京卷作文題——《我在這戰斗的一年里》,反映中國社會“大夢方醒”的狀態。
當年很多的考生,一直對這個作文題目念念不忘。1977年北京高考狀元、時任中青在線總經理劉學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她把自己在農村一年多的插隊經歷寫進作文里,這篇作文還被刊登在了1978年2月的《人民日報》上。
進入八九十年代,隨著一些哲理性作文題的出現,命題形式也出現了創新。1983年的高考作文題第一次出現了一幅漫畫,這幅題為“這里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的漫畫描繪了一個人挖井,挖了很多次,都在快接近水面的時候放棄。這道題的出現,給當時習慣了根據一段材料或一個命題開始寫作的考生們來了個措手不及。
曾擔任過高考閱卷的北京語文特級教師薛川東回憶,當時不少考生沒有真正看懂這幅漫畫,有個學生在作文中寫了“一個農村的壞分子,要把公社的大壩挖穿,幸虧沒有挖穿,不然就出大事”的故事,讓閱卷的老師們看得哭笑不得。
題目選摘
1978年:將《速度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縮寫成一篇五百至六百字的短文。
1985年:以“澄溪中學學生會”的名義,給《光明日報》編輯部寫一封信,反映情況、申訴理由、呼吁盡快解決(化工廠排放廢水、有害氣體、污染)問題。
1996年:仔細觀察《給六指做整形手術》和《截錯了》兩幅漫畫,完成兩道作文題。1、用說明文字介紹兩幅漫畫的畫面內容; 2、以“我更喜好漫畫《××× 》”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你高考那年的題目是啥?
1977年
1977年,中斷了十余年的中國高考制度得以恢復,這次不同尋常的考試,改寫了無數人的人生軌跡。那年高考是分省考試,北京卷的作文題目是《我在這戰斗的一年里》。
1978年
將《速度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縮寫成一篇500至600字的短文。
1979年將《第二次考試》改寫一篇《陳伊玲的故事》。
80年代
1980年
寫讀后感,讀《畫蛋》有感。
達芬奇《公元1452-1519年)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一位卓越畫家。他從小愛好繪畫,父親送他到當時意大利的名城佛羅倫薩,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為師,老師不是先教他創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從畫蛋入手。他畫了一個又一個,足足畫了十幾天,老師見他有些不耐煩了,對他說:不要以為畫蛋容易,要知道,一千個蛋當中從來沒有兩個是形狀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去看,形狀也就不同了。
1981年
《毀樹容易種樹難》
毀樹容易種樹難,楊樹橫著種可以活,倒著種也可以活,折斷它再種仍然可以活。
可是,十個人種楊樹,只要有一個人毀它,就沒有一棵活楊樹了。
種樹的有十人之多,種的又是很容易活的楊樹,卻經不住一個人毀它。原因是什么?毀樹容易種樹難。
讀《毀樹容易種樹難》,寫一篇讀后感。
1982年
《先天下之憂而憂 后天下之樂而樂》。
1983年
看圖作文《毅力與恒心》
漫畫:《這下面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
1.寫一段300字以內說明文字
2.寫一篇議論文,800字以內
1984年
《對中學作文的看法》
有同學說:“每逢寫作文,自己常常感到無話可說,只好東拼西湊,說一些空話套話,甚至編造一些 材料。”有的老師說:“每次學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講評,但是學生往往只看分數,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所以提高不快。”
請針對上面兩段話所反映的情況聯系自己和周圍同學的現狀,以對中學生作文的看法為中心,寫一篇800字左右的議論文,題目自定。
1985年
《給〈光明日報〉編輯部的信》
澄溪中學附近有一家前進化工廠,工廠天天向外排放有毒的氣體和廢水,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受到損官,工作學習受到影響。幾年來,學校多次向工廠提出愈見,要求妥善解決污染問題。但廠方以生產任務繁重、技術力量薄弱和經費開支太大等為理由,一再拖延,至今未能解決。
以“澄溪中學學生會”的名義,給《光明日報》編輯部寫一封信,反映情況、申訴理由、呼吁盡快解決(化工廠排放廢水、有害氣體、污染)文題《給〈光明日報〉編輯部的信》。
1986年
《樹木?森林?氣候》
作文題《樹木?森林?氣候》,請從現實生活中選擇一個有意義的話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全文不少于600字,副標題自定。
1987年
《小學辦起了游泳訓練班》
1.1987年6月,A縣舉行小學生游泳比賽,育民小學取得了團體冠軍二;
2.1986年初,育民小學一位老師提出建議:“我們這里河湖港汊很多,應該充分利用這一自然條件,為校內學生舉辦游泳訓練班。”
3.1986年4月,育民小學校務會議同意了這一建議,并決定請一位教練進行理論指導。
4.1986年4月中旬,育民小學聽到一些家長的反映。有的家長說:“舉辦游泳班會不會影響孩子們的學習?”有的家長說:“我們的孩子是從小在水里泡大的,還要訓練什么?”
5.1986年5月初,育民小學校長在家長會上說:“我們舉辦游泳訓練班有兩個目的:一是增強學生體質,二是為國家培養,體育人才。近年來,我國游泳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現了一些具有國際水平的優秀運動員在一些國際比賽中拿了不少金牌,但和世界游泳9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至于說在水里泡大的孩子要成為游泳健兒,也必須有理論指導和嚴格訓練。”
6.1986年5月,在取得了家長同意后,育民小學學生游泳訓練班正式開始。經過科學訓練,學生的游泳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一、根據材料寫一篇簡訊《育民小學辦起了游泳訓練班》;二、結合以上材料,就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意義這個問題寫一篇短文,題目自擬字數400至600字之間。
1988年
《習慣》
除詩歌以外,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
1989年
《高考報志愿》
你的好朋友是某重點中學高三年級里中上水平的學生,他想立志報某重點大學歷史系,班主任、父母各持己見。他為此感到困惑、苦惱,他寫了一封信,想聽你的意見,你給他寫封回信。
90年代
1990年
《帶刺的玫瑰花》
母親帶著兩個女兒去玫瑰園,一個女兒告訴母親,“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個女兒告訴母親“這里真好,每個刺上面都有花”。根據這一材料展開描寫,寫一篇議論文。
1991年
《圓》
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要求學生寫想象作文。他舉例說:比如,你可以把這個圓想象成一輪滿月,再把這個畫面用文字描述出來就是想象作文。圓是可以想象成很多不同的物體的。請你根據這位老師的啟發,把這個圓想象成另一個物體。寫成一條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
《近墨者黑》
某班開辯論會一方的觀點是“近墨者黑”,一方的觀點是“近墨者未必黑”。請你選定一方,寫一篇發言稿參加辯論。
1992年
《動口與動手》
春雨瀟瀟,路燈朦朧。我獨自站在候車亭下避雨。一個穿運動鞋的小青年,把大玻璃罐當作足球踢裂成了好幾瓣,流出一攤黑糊糊的東西。“玩也不看地方,玩出這損人的事。”我心理暗暗貴備他。
一輛自行車急駛而來,從車上跳下一位穿紅雨衣的姑娘,順腳朝玻璃罐底一踢,玻璃更碎更散了。
“紅雨衣”抬頭發現我在搖頭,可能也意識到自己做得不妥,趕緊用鞋把大塊玻璃片歸攏到一旁,然后才推著自行車匆匆離開。
雨小了,一對撐傘的男女挨著走過來,高跟鞋偏偏踩到攏在一旁的碎玻璃上。腳一崴,漂亮的鞋子沾上了黑瑚糊的東西:“唉,真缺德,中國人的公德心呀……”“當心牢騷太多長白頭發。”那男的一邊為她擦鞋子一邊笑著說。
“高跟鞋”的那句話卻仿佛刺了我一下,君子動口不如動手。雨停了。我回家拿了掃帚和鏟子,又回到原地一看:碎玻璃已披打掃得干干凈凈,不留意連那攤黑糊糊的痕跡也看不出來了。我開始是發愣,然后才恍然大悟:“運動鞋”、“紅雨衣”和傘下的一對,他們都有可能回來過。那么到底是他們之中的誰清理了這個地方呢?
1.根據提供的材料加以設想,記敘他們中的誰又怎樣回來清理這個地方;2.選擇所提供材料中的一個或幾個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為,進行分析,展開議論,寫一篇議論文。
1993年
一、一段圓規的說明文(200字)
二、根據下面的材料,寫一篇記敘文,題目自擬,不少于500字。
夏日的夜晚,院子里,梧桐樹下……
啪!隨著細微而清晰的一聲爆裂,梧桐樹的一塊老皮剝落了,露出鮮嫩的新皮。
女兒對老樹皮發出一串贊嘆……
兒子對新樹皮發出一串贊美……
父親聽著,看著,深有感觸地說:“我希望人世間一切都能像你們倆所說的那樣……”
要求: 對環境和氣氛加以具體描寫; 寫出女兒、兒子的具體話語和父親未說完的話,寫出人物神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