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偉華四柱預測學軟件是一款非常好用的四柱預測軟件,此軟件據人出生時的具體時間點形成年、月、日、時三個點的四組天干地支,即大家經常所說的四柱來測算你想了解的運勢!具體詳細講解看下列介紹,喜歡就來東坡下載吧
軟件介紹
本程序根據人出生時的具體時間點形成年、月、日、時三個點的四組天干地支,即大家經常所說的四柱。因為每組有兩個干支,也就是俗語所說“生辰八字”。技術與天文歷法的準確結合與應用,節省了人工排盤時的大量復雜的推算過程,方便而準確。并且排出詳細的納音、串宮、胎元、神煞和大運流年,因為小運在易學研究界普遍認為沒有實際意義,故在此不再排出,以使命盤更加簡潔,明了。一個好的排盤程序需要有專業的技術人員隨著每年太陰歷的變化及時更新起運、交運等時間點,而本程序這一點上可以確保技術更新的及時,對廣大使用者負責,因而大家可以放心參照使用。本排盤程序雖然排了四柱命理中準確的所有神煞,但并不說明神煞對人生命運的影響力,大家在看盤時還是要以原盤為主、大運流年為副,以喜用五行制化為主線來分析行運吉兇,以免給自己帶來誤導!
測試說明
一個好的排盤程序需要有專業的技術人員隨著每年太陰歷的變化及時更新起運、交運等時間點,而本程序這一點上可以確保技術更新的及時,對廣大使用者負責,因而大家可以放心參照使用。本排盤程序雖然排了四柱命理中準確的所有神煞,但并不說明神煞對人生命運的影響力,大家在看盤時還是要以原盤為主、大運流年為副,以喜用五行制化為主線來分析行運吉兇,以免給自己帶來誤導!
邵偉華四柱預測學
第一章
基本知識在這冊以通俗易懂的技術導讀為主的四柱預測的學習前,為了不至于讓眾多的愛好者陷入迷誤,本章將理論性較強的以中國古代預測術為表象的古代中國對世界的認識和體驗作一個介紹,并與近代科學相比較,獨立一章以解許多讀者的心頭之疑慮和迷惑,便于大家對學習中的神奇的一面有一個新的認識。言不能心意之處也期望達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本章參閱《天人象陰陽五行學說史導論》、《周易與中醫學》。
第一節對命運的認識
一、命運本在宇宙之中天地人是大一統的體驗世界。
文化,作為一種現象,是高度凝聚著文化創造者的體驗,是充滿生命的人體世界的概括和總結。體驗是什么?當我們說我痛苦、我高興時,表達的是一個真實的感覺,也是表達一種體驗,陳述一種體驗。更有無數難以言傳的東西,如夢見,是沉淀在心底的一個多姿多彩充滿創造的世界。每個地區、每個國家都有著不同核心的文化。天,可說便是中國文化的核心。不知天,便不能洞悉這個體驗。 這天是歷史之天。誕生于殷周之際的周文化,其核心是以天為宗,以德為本。其蘊涵在戰國、秦漢之際發生了巨大變化。如果說周人的天,展現為天下大一統,那么戰國、秦漢之際的天則表現為天地人大一統。 這個體驗世界的全體顯現的是一個陰陽消長、五氣運行之象。道家稱之為道。理學稱之為理,董仲舒則稱之為天,當然,道、天、理都是體驗世界的外向投射、模擬、象征。 陰陽五行則是表術體系。陰陽和五行都起源于古代中國人心靈中涌動不息的生命體驗,不同于真實的體驗,而是模擬、象征、隱喻。就夢這一特例而言,夢境是象;夢意是體驗。從根本上說,這種被現代人稱之為神秘的體驗不能通過邏輯和語言傳遞,只能由個體洞悟。但是經歷著天地萬物融合為一的體驗,并在這體驗中發現了合適的表達途徑時,便順理成章,自然而然地將自己的創造性活動解釋為天賜。即由象來言。正如創造藝術是表達不可言傳的體驗方式一樣,在人的精神世界中,不可言傳的東西實在遠比可言傳者豐富。而漢字不同于機械的復制,其造型恰恰是人類體驗世界加上語言這種表達方式的結晶。陰陽、五行是個有條理化的框架,那么只有穿透這個目障,才能洞見大通世界的真蘊,才能真正把握古代人類生活其中的世界。所以說我們通過陰陽五行來學習各種方技術數,首先要明白,他們特殊體驗中的水火金木土之性,實際上就是那種具有生命力的東西,是運用了諸多象征(或隱喻),在很大程度上再現了生命的體驗世界。即用盡可能簡約的概念體系和運算程序,表達盡可能完善、豐富的思想。 陰陽五行觀念來源于非周文化。秦、漢之際陰陽、五行學說已開始成為統攝一切的表述體系。成于大公無私國的《呂氏春秋》將當時廣為流行的五行說和陰陽說進一步具體化。在《十二紀》中描述了一年五氣運行對應的天象、氣象、物象,并以此為據制定出一年十二個月的政令之所行的宇宙律令。《月令》又兼用五行和陰陽描述了對季節變易的感受。到了西漢中葉,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已經合流,并逐漸成為公認的系統的表認體系,在陰陽五行學說所表述的這一觀念系統中,世界是一幅天人萬物交融、互感、互應、互滲的使人拘而多所畏的圖景。人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中,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這個表述體系最終的完成者是《淮南子》和董仲舒,他們雖然分別代表道和儒兩大傳統,但同出一個觀念系統,使用同一個表述體系(陰陽五行),具有一致的精神品格,在中國古代文化的統一體中,二者占據著不同層次和領域,但又互立、互通、互補、互融。中國文化總以大一統為常道。這常道,不是先秦儒、法、諸家追求的兩維空間的天下大一統,而是陰陽五行表象的四維立體、時空的古、今、天、地、人大一統。儒、道、墨、名、法在這個統一體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陰陽五行為秦漢以后中國人的生活世界立法定制統攝著其他文化因素,形成了今日的中國文化。 人之為人本于天。天,在本質上是不可言說的,但天通過陰陽五行顯示自己,人們通過明陰陽、辨五行可以體察天志、天道。實際上是以陰陽五行來描述對天的體驗。 人之為人本于天。董仲舒的《太極圖說》明言陰陽、五行皆出于太極。太極講述的是五氣順布、二氣交感,表明陰陽五行都是氣,人得陰陽五行之秀氣而最靈,高于萬物。人最為天下貴是由于天人相副,由于人之形體化天數而成;人之血氣,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由于天是萬物之祖,人則受命于大一統的天,因而人必須順天而行不能逆天而動。 人為什么有命運。人類最關切的是命運。人類體驗最深的是命運。人類體驗世界中最大的謎,也是命運。我們所說的命運,并非一般外在的或外來的超自然、超人格力量,而是一種體驗。所謂命運之神和命運的力量之類,不過是命運體驗之外化(外向投射)的產物,而命運也無所不在,無時不在。人類的一切感受一切活動,一切創造無不閃著命運體驗之光。命運作為一種體驗難以言說,根本無法給命運下定義。命運最可知但卻無形;意欲對它言說,必先使之顯現為象。天地人大統一的體驗,是以陰陽五行之象來表述的。天象之變,系于陰陽五行之一變,陰陽五行之變,起于人事之失。所以說,人事之失與天象變是經由陰陽五行感應的。 人的命是宇宙之易的體現,亦即宇宙變易過程中某一特定狀態的體現,人蘊涵了這一狀態的全部信息,這被稱作稟賦。人出生時所稟賦的當時的宇宙狀態的信息,便固結為命,宇宙之易表象為特定的陰陽五行,這是以天干支為象的。但宇宙之易永不停息,于是命在繼續變易的不同宇宙狀態中,便表現出不同的運。因此,就有了命運并稱。但這是不同的。究其根本,命是一種固結了的特定宇宙狀態,運是流變著不同宇宙狀態中的遭遇。 陰陽五行是氣,它所表象的命運,則顯現為不同成份構成的氣。對每個人而言,由于各人稟受的份量不同,故而造成個體之間的差異。稟清純厚渥之氣者,其象真;稟濁駁粘薄之氣者,象不真。人生天地之間,天施地化而成。故而人象天地,與天地同氣,三者合以成體,各各特定狀態的氣都處于生生不息的宇宙之氣中。我們通透了陰陽五行之象,便可洞見萬物與我為一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事物無論巨碩細微都充溢相同的生命,蘊涵著世界全體的信息,遵循著類固(同)相召,氣同則合,聲比同應的原則,交感互動,因而這個世界是全息世界,陰陽五行便是全息之象,個人命運本在宇宙之中,這便是知命的根本意義所在。知命而不憂乃是一種運載高的境界。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