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的苦心操練試卷就是為了能在高考考出一個好成績,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江西省2017屆高考全真模擬語文試卷及答案,幫助大家了解考點及題型,早日做好準備迎接好考。有需要可點擊下載。
江西省2017屆高三全真模擬題型預覽:
語文試卷
本試卷分第I卷(閱讀題)和第II卷(表達題)兩部分。
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作答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閱讀題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
中國繪畫發展到了相對成熟的北宋以后,除了民間畫家、宮廷畫家等創作群體外,還出現了詩人、士大夫等各類文化人參與創作的現象。他們以自身文化人的氣質,崇尚和追求唐代詩人兼畫家王維作品中所蘊含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境界。在繪畫創作中,他們以詩人的思考方式,把表現對象提升到詩的藝術境界,創作了很多為后人慣稱的“文人畫”。
詩人的思考方式,實際上就是中國文人畫家基于中國傳統畫論中東晉大畫家顧愷之所言的“遷想妙得”,及后來唐代畫家張璪所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繪畫理論,將表現的對象在心中“遷想”成詩的藝術形象的思維過程。中國文人畫家的這種詩人的思考方式,是大文化學養背景下成就的結果。詩人和音樂家一樣,在感情世界里是最敏感的人群,他們所創作的文人畫相較西方畫家以科學家的思考方式所表現的科學的藝術形象而言,更接近感情的本質,也更顯得純潔與透明。
中國的文人畫家在具體創作中,以顧愷之提出的“傳神”的藝術理念為要求,以追求作品的出神入化為最終目的。如宋代畫家梁楷所畫的《布袋和尚圖》和《潑墨仙人圖》,以兩種粗細不同的藝術手段,表現詼諧而玩世不恭的人物形象。另外,中國文人畫家又以詩人的擬人化手段將表現的對象人格化。如明代畫家徐渭在《墨葡萄圖》中所表現的“筆底明珠無賣處,閑拋閑擲野藤中。”
基于大文化學養背景的文人畫家創作的文人畫,在具體的畫面處理中,比單純追求形象與色彩變化的西方繪畫藝術顯得更有廣度和深度。他們不僅追求表現對象的“實”處,還以太極中“陰陽”的理念追求其相對“虛”的空間;進而提出了“計白當黑”的畫論,將表現的形象延伸到一個更大的審美空間,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詩意境界。如八大山人的《魚鴨圖卷》、齊白石的《雛雞》等作品。
江西省2017屆高三全真模擬答案預覽:
2017年高考語文答題技巧:
2017年高考語文古文答題技巧:
至于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則包括總結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指出其積極意義或局限性等。
古詩詞答題技巧第一步,把握詩詞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細讀標題和注釋;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聯系作者。
古詩詞答題技巧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點;2辨析表達技巧;3說明表達作用。
古詩詞答題技巧第三步,評價內容觀點:1概括主旨;2聯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評價。
答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緊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談;二是要點要齊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語,力求用語準確、簡明、規范。
2017年高考語文文言文答題技巧:
先讀最后一道題目,了解大致內容和主要事件。(此題如果要求“選擇正確的一項”則除外)
然后帶著“何人?”、“何時何地做何事?”、“結果怎樣?”、“為什么?”等問題對文段用心地默讀文章,以“事件”為依據對文章分層,理清文章思路。
遇到實在不懂的字詞,不必著急,同時必須用?或其他記號來提示自己放放先讀下文,也許過后聯系上下文進行推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題目中去找答案。
2017年高考語文閱讀答題技巧:
要學會“從容閱讀”,即分層次有步驟地進行逐句、逐段閱讀,在這個基礎上把握文本的特色、主旨。只要讀懂文章,就會知道題目是從何而來,就能夠找到答題對象。
理解: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
分析綜合: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藝結構,把握文章思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現代文閱讀要求同學答題前,都要默想一下現代文閱讀之口訣。即:問什么答什么,怎么問怎么答;就近找答案,盡量抄原文;抓住關鍵詞,短語大題目,分條來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據;一篇文章看開頭和結尾,一個段落看第一句和結尾句。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