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計時開始了,高三的學子們想必現在每天都面臨著大考小考吧,練習的多不如知道的多,2017年高考新大綱語文全國課標卷二題目及答案送給你們了,拿走不謝,祝你們考個好成績~
2017年高考新大綱語文全國課標卷二:
第Ⅰ卷閱讀題
一、現代文閱讀(共35分)
(一)現代文閱讀(共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每題3分)
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意境就是景與情的結合。山水畫不是地理、自然環境的說明和圖解,它當然包括自然地理的準確性,但更重要的還是表現人對自然的思想感情,見景生情,景情結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花、鳥都會成為死的標本,畫風景也缺乏情趣,沒有畫意,感動不了自己,更感動不了別人。古詩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四句詩完全描寫自然的景象,卻使人深深體會詩人深厚的友情。古人說“緣物寄情”,寫景就是寫情。詩畫有了意境,就有了靈魂。
山水畫意境的產生,有賴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產生,又與對客觀事物認識的深度有關。要深入全面地認識對象,必須身臨其境,長期觀察。齊白石畫蝦,就是在長期觀察中,在不斷表現的過程中,對蝦的認識才逐漸深入了,也只有對事物的認識全面了,達到“全馬在胸”“胸有成竹”“白紙對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對象的精神實質,賦予對象以生命。對客觀對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畫不出好畫。寫景就是為了寫情,這一點,在中國優秀詩人和畫家心里是很明確的。無論寫詩還是作畫,都要求站得高于現實,這樣來觀察、認識現實,才可能全面深入。毛澤東《沁園春》開頭兩句“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就充分體現了詩人胸懷和思想的高度境界。山水畫不強調“光”,而是注重表現長期觀察的結果。拿畫松樹來說,在山水畫家看來,早晨八點鐘或中午十二點,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現松樹的精神實質。像五代畫家荊浩在太行山上畫松樹,朝朝暮暮長期觀察,畫松“凡數萬本,始得其真”。一位畫家出外寫生,兩個禮拜就畫了一百多張,這當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認識對象,更不可能創造意境。一棵樹、一座山,觀其精神實質,經過畫家思想感情的夸張渲染,意境會更加鮮明,木然地畫畫是畫不出好畫的。一個山水畫家對所描繪的景物,一定要有強烈的、真摯的、樸素的感情,有的畫家沒有深刻感受,沒有表達自己親身感受的強烈愿望,總是重復別人的,就不會有意境的獨創性。 畫畫要有意境,否則力量無處使,但是有了意境還不夠,還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現方法、表現手段,簡單地說,就是加工手段。齊白石有一印章“老齊手段”,說明他的畫是很講究意匠的。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畫的兩個關鍵,有了意境,沒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說“意匠慘淡經營中”,又說“語不驚人死不休”。詩人、畫家為了把自己的感受傳達給別人,一定要苦心經營意匠,才能找到打動人心的藝術語言。
(摘編自李可染《山水畫的意境》)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沒有意境,山水畫只是地理、自然環境的說明和圖解,能表達準確性,卻表達不了情感性,難以打動人。
B.山水畫更重要的就是表現人對自然的思想情感,只要有情感,詩畫就有了意境,有了靈魂。
C.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四句詩完全描寫自然的意境,卻使人深深體會詩人深厚的友情。
D.古人說“緣物寄情”,就是說要在山水畫,在古詩中表現人的感情,讓畫作古詩有意境,就有了靈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只要對客觀事物有深入全面的認識,就能產生思想感情,從而創造出山水畫的意境。
B.只有對客觀對象深入全面地認識、觀察,畫家才能把握對象的精神實質,賦予對象以生命,就像齊白石畫蝦。
C.寫景就是為了寫情,比如毛澤東《沁園春》開頭兩句“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就充分體現了詩人胸懷和情感。
D.作家有了深刻的感受才能深刻地認識對象,才能創造意境,才能表現事物的精神實質。
3.請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山水畫家一定要苦心經營意匠,沒有意匠,意境會落空。一個山水畫家的優秀作品,意境和意匠缺一不可。
B.山水畫家只要身臨其境,長期觀察,就能夠深入全面地認識對象,產生強烈的、真摯的、樸素的感情,從而讓意境在作品中產生。
C.畫家熟悉客觀事物也不一定能畫出好畫。山水畫意境的獨創性,要求畫家不能簡單重復別人,要有自身的深刻感受和表達這種感受的強烈愿望。
D.要把握事物的精神實質,除了長期觀察,還需要注重表現觀察結果。畫家創作中思想感情的介入要以高于現實的觀察為前提。
高三語文的復習方法:
1.重視基礎積累
眾所周知,語文的知識是要靠積累的。它不像數學或者物理那樣,有公式有常識等,它的學習只能靠平時的積累。所以不要指望說一下子就能把成績給提升上去。在最后的復習階段應該做到,拿到能必拿的分數點。如語文的背誦,這便是高三學生在高考時應得的分數。此時的復習應當將課內的背誦篇目拿下,做到滾瓜爛熟,同時要保證書寫無誤。其次,利用一定的時間將必要的詩詞曲常識給理解透徹,能夠辨識其不同。比如詩歌的題材、體裁、對仗、典故等,都應當有所知曉。也要掌握那一些主要的表現手法包括什么,如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虛實結合這些概念,應當理解準備,切忌張冠李戴。此時還要積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識積累。包括一些倒裝句、實詞虛詞、詞類活用、通假字等,要將之辨識與良好的運用。
2.養成好習慣
因為越臨近高考,許多高三學生的心更加不能平靜下來進行總結。所有導致一些能夠解決的問題最終沒有解決,這是由于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而造成的。其實靜下心來想一想,把自己在平時練習或考試出現的問題加以解決,才是最好的方法。第一,要認真審題、細讀考題。無論在日常的練習還是考試,很多失誤都是由學生自己心急而造成的。而語文考題的要求便是要結合具體語境來回答的,如果不認真審題,不細讀考題,就匆匆地落筆,其結果必然是分數不高的。第二,要透徹理解考綱與考點。高三學生應當在平注意將每道題與考綱中的考點對應起來分析,形成一個分辨題目考點的習慣,便能抓住問題要害,從而有針對性地去強化鞏固。第三 ,要懂得梳理答題的思路。其實每一種題目都有其答題思路,如果考生能夠很好地抓住答題思路,將之熟練掌握。再之應當能明辨不同體型的答題要求及答題思路,這種梳理便是最高效的復習策略。
3.充實作文
通常有學生都說,作文都沒法復習的,因為作文都不像其他題目,沒法一下子就能提高寫作能力。但學生也不能因此而忽視作文的準備。其實一個人的寫作能力想要提高是需要一定的過程,但學生也是要在考前進行準備的。平時可以多練習下作文的寫作。在練習過程中,要重視審題,同時也要形成積累作文材料的習慣,進而熟練掌握一種作文的思路。這樣才能夠在高考中寫好作文,拿到較高的分數。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版
- IOS官方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