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師德師風及法律知識網絡競賽的題庫及答案查詢是一款非常實用的軟件,不僅可以讓你輕松查詢到各種題庫及答案,而且還非常方便哦!如果你對這方面有需要的話,一定要來本站下載哦!
江蘇省師德師風及法律知識網絡競賽參賽規則
蘇師干訓〔2017〕16號
各市教育局,昆山市、泰興市、沭陽縣教育局:
為貫徹落實《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蘇教師〔2015〕23號)、《省教育廳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教的實施意見》(蘇教法〔2016〕12號)、《省教育廳關于做好 2017 年中小學教師和校長培訓工作的通知》(蘇教師〔2017〕1 號)的文件精神,幫助全省中小學教師深刻認識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意義,深入了解師德師風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目標,切實提高師德師風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法律素養與依法辦事能力顯著提升, 現將“江蘇省教師師德師風及法律知識網絡競賽”(項目編號S2017701)的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一、參賽對象
全省中小學教師,包括普通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幼兒園及教師發展中心、電化教育館等其他教育機構的在職在崗教師。
二、競賽辦法
1. 競賽時間。競賽時間為2017年3月20日至4月20日。過期不予補考。
2. 競賽試題。題型分判斷題、單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三種,共50道題,由電腦在題庫中自動生成。試題主要內容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和有關文獻。
3. 答題方式。參賽教師在參賽期間登錄江蘇教師教育網微信企業號,進入“教師師德師風及法律知識網絡競賽”欄目進行答題。如未綁定江蘇教師教育網微信企業號的教師,請登錄江蘇教師教育網(www.jste.net.cn)查看《微信企業號綁定指南》。
4.答題時間。每名參賽人員共有120分鐘答題時間,在答題規定時間內,答題次數不限,取最好成績作為競賽最終成績。
5. 學習輔導。本次競賽不提供參考書目。各地、各校應采取有力措施鼓勵教師自主學習或以校本培訓方式開展賽前輔導工作。學習內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和有關文獻。
三、其他事項
1. 本次競賽內容、題庫準備工作、競賽組織和日常管理等工作由江蘇省教師培訓中心負責,省電化教育館負責做好網絡保障工作,各市、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組織動員教師參賽。
2.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確保參賽教師信息已錄入江蘇省中小學教職工信息管理系統,并精心組織,積極發動,努力動員教師全員參賽。對因故不愿參賽的,不做強制性要求。對因網絡等原因不能完成競賽的,一律不予補賽。
3. 本次競賽活動納入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內容之中,對所有參加競賽、成績達80分及以上的教師,認定縣級以上培訓10學時,由江蘇省中小學教師(校長)培訓管理系統自動記錄入庫。
4. 本次競賽不設省級個人獎項,由大賽組委會設立組織獎,用于表彰市、縣相關組織單位。各地、各校可結合當地實際情況設立個人獎項,以鼓勵引導廣大教師自尊自律自強,依法執教,做學生敬仰愛戴的品行之師、學問之師。
如在參賽答題過程中遇到系統問題,可聯系江蘇省教師培訓中心許老師,電話:025-83758179,郵箱:jstenews@qq.com。特此通知。
江蘇省師德師風及法律知識網絡競賽報名流程
1、下載進入網頁
2、如圖所示,點擊右側,進行微信綁定
3、也可以直接進行微信登錄開始答題
4、直接在電腦上面點擊開始即可。有一個掃碼頁面,可以用微信
5、點擊繼續,然后微信掃一掃,登錄電腦客戶端即可
江蘇省師德師風及法律知識網絡競賽的題庫及答案部分展示
20 世 紀 末 的 中 國 教 育 中 的 具 體 實 踐 是
(A )。
A .素質教育運動
B.教育實驗的熱潮
C.教育改革的實踐
D.教育的國際化走勢
6.某中學的張老師在教學崗位上逐步形成了對教師職業的意義和價值的認識, 對教師職業的社會期望的認識, 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強烈的從業、樂業、敬業的動機。這些都屬于教師的( B )。
A .專業情操
B.專業信念
C.專業態度
D.專業知識
7.陸某 (14 周歲 )在課間因小事與同學沈某
發生爭執,陸某一拳擊中沈某頭部,致使沈某倒地,送醫院后不治死亡。 陸某( A )。
A .應負相對刑事責任
B.不應負刑事責任
C.應負完全刑事責任
D.不應負任何責任
8 .《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教 師 法 》 適 用 于
(C )。
A .在學校中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不包括
管理崗位和后勤的職工
B.所有教育培訓機構中和教育文化機構的
工作人員
C.在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中專門
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
D.其他與教育事業相關的工作人員
9.小剛在操場上玩滑梯,滑梯因年久失修
突然斷裂,小剛從滑梯掉落在硬地上, 造成脊椎嚴重骨折。 對小剛的傷害應承擔責任的是( C )。
A .小剛
B.小剛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
C.學校
D.小剛的班主任和配班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