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也算是教育大省,出版的很多教學書籍也被很多省市所使用。因為臨近期末考試了,小編也帶來了2016-2017年浙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考試文檔。這款文檔不僅免費,而且還能從中看出孩子學習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有需要的用戶千萬不要錯過啦!
2016-2017年浙教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試卷部分截圖
小學數學成績怎么才能提高
一、 實際分析
好多學生在一年級報名的時候家長就自豪的說,我們的孩子能計算100以內的加減法了,老師呢也覺得一二年級的數學成績很好提高,可一旦進入了三年級,學生數學成績直線下降。有些學生從此開始對數學充滿了畏懼,有些學生經過調整逐步的適應了數學的節奏,到了五六年級,數學成績又有所恢復。大體上一二年的數學均分都在95分以上,三四年級數學均分回降低到87分,或更低,到了五年級回有所回升,到了六年級基本穩定在90分左右。
那么三年級為什么一下就成績不好了呢,一是一二年級學生過于相信自己的數學計算而忽略了數學算理的同步提升,二是知識通過一二年的學習萬以內的數已經認識完畢,學生整整開始的是對數的應用,及關于數在解決問題,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中的具體使用。這是算理的延伸,是算法的提煉。而這恰恰是學生和老師們在一二年級沒有忽視的。也就是說三年級是為一二年級的忽視而買賬單。到了五六年級,學生們經過三四兩個年級的對于數學的摸爬滾打。有些東西逐漸熟悉,有了相應的對策,成績自然有回升。而五六年級的知識是三四年級的難度加強,而不是知識跨越,所以學生隨著年齡的增加,認識能力也漸漸的有所提高,五六年級成績回升是正常現象。
二、 打破怪圈的辦法
首先是從學生角度,作業要有的放矢,有針對性。教師再給學生留作業的時候不能隨便一劃拉,叢謀提到某提全做。這樣是不行的。要對作業提前有一個審核,哪些有代表性,會做的學生估計有多少,做著作業的時間大約多長做出一個預測。一般來說作業量不能超過半小時。因為不論是六年級,還是一年級,半小時的正常數學作業量應該在10道應用題,20道計算題,30道判斷題,這個量每日天能堅持絕對已經達到了數學的要求。作業盡量要當天判閱,當天改正,讓學生自己做好錯題收集和三道以上錯題同類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