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醫(yī)必讀經(jīng)典,它更是一份中醫(yī)基礎(chǔ)理論——沒錯!它就是《醫(yī)宗金鑒》的一部分內(nèi)容——四診心法要訣。本節(jié)內(nèi)容中小編就為大家?guī)磉@份pdf格式免費版四診心法要訣(最新修訂版),有需要的朋友不妨下載下來看看吧!
溫馨提示:
本文檔為PDF格式文檔,因此需確保在閱讀之前你已經(jīng)安裝了PDF閱讀器,如果尚未安裝閱讀器,建議下載福昕PDF閱讀器或其他PDF閱讀器進(jìn)行安裝后閱讀。
四診心法要訣(最新修訂版)內(nèi)容簡介
……
醫(yī)家造精微,通幽顯,未有不先望而得之者。
近世惟事切巧,不事望神,大失古圣先賢之旨。今采醫(yī)經(jīng)論色診之文,確然可法者,編為四言,合崔嘉彥"四言脈訣"名曰:四診要訣,實該望、聞、問、切之道。使后之為醫(yī)師者,由是而教;為弟子者,由是而學(xué)。熟讀習(xí)玩,揣摩日久,自能洞悉其妙。則造精微通幽顯也,無難矣。
望以目察,聞以耳占,問以言審,切以指參。
明斯診道,識病根源,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注】此明望、聞、問、切為識病之要道也。
經(jīng)曰:望而知之謂之神,是以目察五色也;聞而知之謂之圣,是以耳識五音也;問而知之謂之工,是以言審五病也;切而知之謂之巧,是以指別五脈也。神、圣、工、巧四者,乃診病要道。
醫(yī)者明斯,更能互相參合,則可識萬病根源。以之療治,自萬舉而萬當(dāng)矣。
五行五色,青赤黃白,黑復(fù)生青,如環(huán)常德。
【注】此明天以五行,人以五臟,化生五色,相生如環(huán)之常德也。
木主化生青色,火主化生赤色,土主化生黃色,金主化生白色,水主化生黑色,肝主化生青色,心主化生赤色,脾主化生黃色,肺主化生白色,腎主化生黑色。
變色大要,生克順逆。青赤兼化,赤黃合一,黃白淡黃,黑青深碧,白黑淡黑。白青淺碧,赤白化紅,青黃變綠,黑赤紫成,黑黃黧立。
【注】此明五色生克順逆,相兼合化之變色也。
五色相兼合化,不可勝數(shù),而其大要,則相生之順色有五,相克之逆色亦有五:
青屬木化,赤屬火化,黃屬土化,白屬金化,黑屬水化,此五行所化之常色也。
木火同化,火土同化,土金同化,金水同化,水木同化,金木兼化,木土兼化,土水兼化,水火兼化,火金兼化,此五行所化之變色也。如青赤合化,紅而兼青之色。
如赤黃合化,紅而兼黃之色。如黃白合化,黃而兼白,淡黃之色。
如白黑合化,黑而兼白,淡黑之色。如黑青合化,黑而兼青,深碧之色。
皆相生變色,為病之順也。如白青兼化,青而兼白,淺碧之色。
如赤白兼化,白而兼赤之紅色。如青黃兼化,青而兼黃之綠色。
如黑赤兼化,黑而兼赤之紫色。如黃黑兼化,黃而兼黑之黧色。
皆相克變色,為病之逆也。醫(yī)能識此,則可推五臟主病、兼病,吉兇變化之情矣。
天有五氣,食人入鼻,藏于五臟,上華面頤。
肝青心赤,脾臟色黃,肺白腎黑,五臟之常。
……
更多文檔資料下載,敬請關(guān)注東坡下載站!
- PC官方版
- 安卓官方手機(jī)版
- IOS官方手機(j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