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相機成像是怎么形成的,都是有哪些地方都是不一樣的,或者是想了解最新的原理的話,可以看看這篇文章,可以詳細的為你解決這個問題!
數碼相機成像原理是什么
數碼技術的成像是通過光學鏡頭,用CCD或CMOS電子元件記錄光信號,并通過二進制的數字構成影像,其表述影像質量的指標也從線對數變成了像素和色彩深度。CCD或CMOS的像素數就成了決定畫質的重要因素。像素數越多,CCD的面積越大,圖像質量就越高。數碼相機的像素一般都在5-14百萬像素。數碼相機的精度由二部分組成;像素+色彩深度。所謂色彩深度,就是每一種顏色色別和灰度的細分程度。其數值越大,精度越高,色彩就越豐富,成像質量就越好。
像素是構成數碼圖像的最基本元素,它們是數碼圖像最基本的單位,數以千計的像素就構成了栩栩如生的數碼圖像。然后數碼相機將所拍攝的圖象,通過圖像處理器處理,以像素的形式存儲在數碼相機的內存或存儲卡中。
具體流程
(1)光學鏡頭:將景物的光匯聚,(這部分的原理是凸透鏡成像原理),到達感光器件;
(2)感光器件:通常是CCD或CMOS,將景物的光信號變成電信號;
(3)微處理器:將電信號進行數字化處理(變成以像素為單元的數字信號,一個像素通常由3個或更多的字節存儲),再進行一定的壓縮和編碼,成為不同格式的數字文件(Raw,或Jpg等);
(4)外存儲器:將數字文件存儲在外存儲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