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詩文都比較精髓,很難讀懂,表達的感情色彩豐富,從而也展現了古往的人文魅力,學習古詩文要讓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品味十個的語言和表達技巧。
推薦理由:可以隨時的學習到各種各樣的古詩詞,包含唐詩宋詞元曲,這里是可
下載評論52013推薦理由:你喜歡讀古詩詞嗎?小編為你帶來古詩詞分類賞析app,讓你隨時隨地
下載評論52013推薦理由:一款用來學習古詩詞的手機在線軟件;古詩詞學習助手軟件中覆蓋了
下載評論52013一、古詩詞賞析方法
1、古詩分類:
絕句:五言絕句 七言絕句 律詩:五言律詩 七言律詩
律詩:首聯(1,2)、頷聯(3,4)、頸聯(5,6)、尾聯(7,8)
2、方法指導:
(1)從作者入手,聯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經歷,風格知識理解內容;
(2)借助于詩詞的標題、注釋、寫作背景,理解詩人寫作意圖;
(3)從語言入手,抓住詩詞中要害詞句(動、形容詞、議論和抒情的詞句)
( 4) 詞表現手法的賞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靜為動<靜結合> 對比映襯、虛實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3、詩詞題材和作者的風格特點:
田園: 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熱愛之情,歸隱田園的渴望。(陶淵明、王維、孟浩然)
邊塞:反映邊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鄉親人,渴望國家安寧和報效祖國、為國建功立業的愛國情懷。(王昌齡、高適、岑參、范仲淹)
憂國(民):表達強烈的愛國之情;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統治者的擔憂、不滿。(陸游、杜甫(沉郁頓挫)、辛棄疾、文天祥、)
詠史:感慨歷史,希望統治者以史為鑒,吸取教訓.(劉禹錫、杜牧、李商隱、張養浩、)
送別:訴說友情,表達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對友人的勸慰、祝愿.(李白、王勃、)
思鄉:抒發自己在他鄉的孤獨、寂寞、凄涼,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馬致遠、崔顥、蘇軾、)
詠(物)志:借歌詠自然事物來表達。。。。。。志向、心愿,抒發對。。。。。憤慨、不滿。(曹操、李白、韓愈、 )
寫景: 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和熱愛之情。
敘事: 通過所見聞的事情來抒發自己的喜悅(同情、憤慨、痛恨、悲傷。。。。。。之情)。(白居易《觀刈麥》、杜甫《石壕吏》)
愛情: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抒發一種相思、離別之苦。(溫庭筠、李商隱、李清照)
懷古:對古人、物、事發出感慨,抒發自己的懷才不遇(壯志難酬),對。。。。。。的不滿,或對。。。。。寄予。。。。 的愿望。
二、根據題材的不同
分析:題材不同,表達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現手法、抒情方式上,也會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鑒賞古詩詞,就必須對題材分類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對具體的詩詞作出正確地判定。常見的題材如下:
1、愛情詩這是以愛情(包括悼亡)為題材的詩,也稱“情歌”、“閨怨詩”。愛情詩自《詩經》起,源遠流長,主要描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或抒發離別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牽牛星》、《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李商隱)、《鵲橋仙》(“纖云弄巧”秦觀)等等。
2、諷刺詩這是以嘲諷或勸喻手法,揭露社會黑暗、世態炎涼,表達人民或正人直士呼聲的詩歌,亦稱“諷喻詩”,有時也稱“政治諷刺詩”。諷刺詩同樣源遠流長,自《詩經》起直到現代從未消失。如《碩鼠》、《伐檀》、《蜂》(唐·羅隱)、《題臨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譏貪小利者”元代無名氏)等等。
3、哲理詩這是一種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述、議論,來寄寓或闡發某種哲理的詩歌。有的點明主題,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有名的如蘇軾的《題西林壁》、《琴詩》,朱熹的《觀書有感》等。此外,有些詩雖不是哲理詩,但其中有的詩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等),也應留意。
4、送別詩這也是最早出現、最為常見的題材之一,主要抒寫離情別恨,或用以激勵勸勉,或用以表達深情厚誼,或用以抒發別離之愁。因為送別常與登山臨水相聯系,故又稱“山水送別詩”。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別董大二首》(高適)等。
5、記行詩又稱記游詩、行旅詩。或描述個人游歷見聞感受,或表現思親懷鄉之情,敘事與抒情相結合。這類詩離不開山水景物描寫,所以又稱“山水記行詩”。這與純粹的山水詩略有區別,是“以記抒情”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懷》、馬致遠的《秋思》,便不可視作山水詩。
6、邊塞詩這是以描寫邊塞風光,反映邊疆將士生活為基本內容的詩歌。唐代有名的邊塞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李頎等。高適的《燕歌行》、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王之渙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等,均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詠史詩這是以吟詠或評論歷史故事、歷史人物為題材,借此抒發情懷、諷刺時事的詩歌,一般是先敘事后議論;也有一些只敘述對比而不加議論,讓讀者思考的。詠史為題的詩以班固的《詠史》、西晉左思的《詠史八首》為早期有名代表作。此后不斷發展,出現了更多的詠史詩,如章碣的《焚書坑》、李商隱的《賈生》、杜牧的《題烏江亭》(王安石與之曾唱反調)、溫庭筠的《經五文原》等,均為名篇。
8、詠物詩。這是借吟詠自然或社會事物,來表達思想感情的詩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擬是其常用手法。這類詩先秦兩漢已出現,唐以后佳作漸多。如王維的《相思》(“紅豆生南國”)、李白的《白鷺》、杜甫的《歸雁》、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于謙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詠懷詩。這是以吟詠個人抱負,反映或諷刺社會為題材的詩歌,比興、象征、聯想等是其主要手法。詠懷詩也源自《詩經》,是古詩中最重要的詩歌之一。如屈原的《離騷》、《涉江》、李白的《行路難》、《將進酒》、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蘇軾的《定風波·沙湖道中遇》,陸游的《書憤》等等,都是令人感動的詠懷名作。
10、懷古詩。由憑吊古跡而產生聯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發情懷抱負,這類詩就是懷古詩。懷古詩可歸入詠懷詩大類之中,但獨有特色;懷古詩與詠史詩略有不同,懷古詩是身臨舊地古跡而抒情言志,而詠史則不必親到歷史遺址,在書房中就可以寫作。懷古詩如杜甫的《蜀相》、劉禹錫的《烏衣巷》、《石頭城》、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等等,都遺響千古。
詩詞吾愛app是一款非常好用的寫詩助手,可以幫助喜歡詩詞的人士寫詩很快的寫出一首詩,喜歡的朋友快來東坡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