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陽市人民法院手機版是棗陽市人民法院官方打造的一款手機客戶端軟件,提供了最新的法律新聞,法院介紹,法規查詢,訴訟指南等,加深人們群眾躲法院的認知。
棗陽市人民法院APP客戶端由棗陽市人民法院聯合人民法院報中國法治客戶端主辦開發,依托人民法院報中國法治客戶端技術支持, 構建移動網絡法院APP集群,推進法院信息化3.0建設。提供法院司法公開信息查詢,發布權威法治要聞,提供便捷法律服務。通過“棗陽市人民法院APP客戶端”這扇窗口,弘揚法治精神,展示法院風采,樹立司法形象,拓寬溝通平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斷增進社會各界對法院的了解和支持。
棗陽市人民法院始建于1951年9月,現坐落于棗陽市人民路19號。下設辦公室、政治處、監察室、司法行政科、信訪督辦室、立案庭、審監庭、刑一庭、刑二庭、民一庭、民二庭、民三庭、行政庭、司法鑒定科、執行一庭、執行二庭、法警大隊等17個部門,另有派出法庭15個。全院在職干警188人,其中,審判人員118人,司法警察23人,書記員30人,其他工作人員17人。
長期以來,棗陽法院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嚴肅執法,公正辦案,為轄區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社會政治穩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和優質的法律服務,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贏得了上級黨委政府、上級法院和人民群眾的充分肯定。先后榮獲“湖北省最佳人民法院”、“全省政法隊伍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多次被評為“全國法院思想宣傳工作先進單位”、“湖北省文明單位”、“襄陽市文明單位”、“襄陽市最佳文明單位”,所轄北城人民法庭曾榮立全國法院集體一等功,干警個人1人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勞動模范”,1人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國法院司法行政工作先進個人”。
一、起訴條件
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訴訟或刑事自訴,依照法律規定和有關司法解釋,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 起訴人應當具備法律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 應當有明確的被告;
(三) 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四) 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提起行政訴訟的,還應當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中有關受理條件的規定。
提起刑事自訴、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還應當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中關于受理條件的規定。
在審查立案中,發現原告或者自訴人證明其訴訟請求的主要證據不具備的,應當及時通知其補充證據。收到訴狀的時間,從當事人補齊有關證據材料之日開始計算。
二、民事案件
民事案件是指公民與法人或其他組織之間、法人與其他組織之間、公民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其他組織之間因財產關系或人身關系發生爭議訴至法院的案件,具體位權糾紛案件、撤銷權糾紛案件、買賣合同糾紛案件、房地產開發合同糾紛案件(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房屋拆遷合同糾紛等)、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糾紛案件、借款合同糾紛案件、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含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承攬合同糾紛案件、建筑工合同糾紛案、運輸合同糾紛案件、技術合同糾紛案件、保管合同糾紛案件、倉儲合同糾紛案件、委托合同糾紛案件、行紀合同糾紛案件、居間合同糾紛案件、婚姻家庭案件(離婚糾紛、撫養糾紛、監護權糾紛)、繼承糾紛案件(繼承權糾紛、遺贈糾紛等)、選民資格案件、申請宣告公民失蹤或死亡案件、申請認定財產無主案件、申請宣告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待業能力案件、侵犯人身權、財產權案件(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名譽糾紛、財產損害賠償糾紛等)、勞動爭議案件以及票據、證券權益糾紛案件等。
材料要求:
(一)原告提交起訴狀正本一份并按被告人數提供相應數量的副本(單位加蓋公章、個人簽名),起訴人為個體工商戶的,應以營業執照登記的業主做為原告,同時標明身份;
(二)原告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或護照、港同胞回鄉證復印件或營業執照復印件(單位加蓋公章)
(三)原告委托他人代為訴訟的,須提交委托人簽名或蓋章的授權委托書,并寫明委托事項、權限、期限及雙方聯系電話;
(四)原告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或主要負責人證明書(加蓋公章);
(五)雙方發生民事法律關系的合同復印件或有關債權債務證明文書的復印件(加蓋原告公章);
(六)其他證明訴訟請求的材料復印件(加蓋原告公章)。
以上案件如原告方為涉港、臺、澳及其他地區、國家的當事人,須按有關規定辦理公證手續。
三、行政案件
行政案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而提起的訴訟案件及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一)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
(四)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
(五) 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不予答復的;
(六) 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
(七) 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
(八) 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
除前款規定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一)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涉及其相鄰權或者公平競爭權的;
(二)與被訴的行政復議決定有法律上利害關系或者在復議程序中被追加為第三人的;
(三)要求主管行政機關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責任的;
(四)與撤銷或者變更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利害關系的。
材料要求:
(一)原告提交起訴狀正本一份并按被告人數提供相應數量的副本(單位加蓋公章、個人簽名),起訴人為個體工商戶的,應以營業執照登記業主做為原告,同時標明身份;
(二)原告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或護照、港澳同胞回鄉證復印件或營業執照復印件(單位加蓋公章);
(三)原告委托他人代為訴訟的,須提交由委托人簽名或蓋章的授權委托,并寫明委托事項、權限、期限及雙方聯系電話;
(四)原告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法定身份證明書或主要負責人證明書(加蓋公章);
(五)行政機關對原告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法律文書復印件或相應的證明行政機關與原告發生行政法律關系的證明材料復印件;
(六)其他證明訴訟請求的材料復印件。
四、刑事自訴案件
自訴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 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1、侮辱、誹謗案(刑法第246條,以下均指刑法);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第234條第一款);
3、虐待案(第260條第一款);
4、侵占案(第270條)。
(二) 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1、故意傷害案(第234條第一款);
2、非法侵入住宅案(第245條)
3、侵犯通信自由案(第252條);
4、重婚案(第258條);
5、遺棄案(261條)
6、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第三章第一節,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7、侵犯知識產權案(第三章第七節,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8、屬于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對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其他輕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材料要求:
(一)自訴狀一份,并按照被告人人數提供副本(需簽名);
(二)自訴人身份證復印件或護照復印件、港澳同胞回鄉證復印件;
(三)自訴人受傷害的相關證據或公安機關拆除案材料及法醫鑒定;
(四)對上述第三類案件,應提交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證明材料,以及自己人身、財產受侵犯的證明材料。
五、執行案件
(一)、執行案件包括:
1、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執行由本院作一審并已發生法律效力,具有執行內容的民事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和支付 令,以及刑事判決書、裁定書中有財產執行內容的案件;
2、上級人民法院交付執行或者同級人民法院委托執行的案件;
3、當事人申請執行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債權文書的案件;
4、當事人申請執行仲裁機關作出的仲裁裁決書的案件。
5、行政機關依據生效的行政處罰、處理決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的案件。
(二)、當事人申請強制執行時,須提供申請執行書(寫明申請執行的理由、事項、執行標的、被執行人財產狀況,并簽字蓋章)、生效法律文書、生效證明、申請人的身份證或營業執照復印件、被執行人的基本情況、被執行能夠人的財產情況及線索等材料。
1、申請人的身份證明文件:申請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持業執照副本并提交營業執照復印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身份證明書原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的身份證的復印件;申請人是自然人的,應持有個人居民身份證并提交身份證的復印件;委托代理人代為申請登記的,應當同時提交授權委托書和代理人身份證明。
2、繼承人或承受人申請執行的,應當提交繼承或承受權利的證明文件。
3、其他應當提交的材料。
申請人向法院提交上列材料應當編寫序號并填寫一式兩份證據清單,一份與證據材料一并提交法院存檔,一份經法院辦人簽收后交申請人留存。
(三)、立案庭對申請人提出的執行申請,經審查符合下列條件的予以受理:
(1)據以申請執行的法律文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
(2)在法定期限內提出:雙方或者一方申請人是自然人為一年,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
(3)生效法律文書具有給付內容;
(4)申請人是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權利人或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被申請人是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債務人;
(5)被申請人在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期限內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義務;
(6)屬于本院管轄。
(四)、立案庭應當在登記后三日內將案卷移送執行局。
小編簡評:作為一款新
小編簡評:人民法院報
小編簡評:中國法治客
小編簡評:旅游速裁法
小編簡評:旺蒼縣人民
小編簡評:鞏義市人民
小編簡評:蘭坪縣人民
小編簡評:淮南市中級
小編簡評:淮南市中級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