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醫生患者版是一款泌尿結石疾病醫患者溝通平臺。石醫生平臺以泌尿結石疾病術后預防結石復發為中心,為患者打造免費咨詢、免費預診(義診)、術后疾病管理的醫患溝通平臺,為患者提供國內一流泌尿結石領域專家的咨詢服務和門診預約的免費服務。需要的快來下載吧!
石醫生(StoneDrs.com),專注于移動醫療行業的細分領域——泌尿結石疾病領域,總部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石醫生創業團隊十余年來專注于泌尿結石類藥品的研發和推廣,在泌尿結石領域擁有較強的資源整合能力。
前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主任委員、同濟泌尿外科研究院院長葉章群教授近期指出:“泌尿系結石具有高發病率和高復發率的特點,結石病的防治尤為重要。泌尿外科醫生在專注于各種微創技術碎石取石的同時,對結石產生的原因和如何預防結石復發的問題也要予以高度重視”。
石醫生(StoneDrs.com),永久免費的泌尿結石疾病醫患者溝通平臺。石醫生平臺以泌尿結石疾病術后預防結石復發為中心,為患者打造免費咨詢、免費預診(義診)、術后疾病管理的醫患溝通平臺,為患者提供國內一流泌尿結石領域專家的咨詢服務和門診預約的免費服務。同時,該平臺鏈接了國內外泌尿結石臨床一線藥品的生產企業和遍布國內的大型連鎖藥店網絡,將藥品直接從廠家推薦給患者,壓縮了大部分藥品流通環節,大大降低了患者治療費用。平臺內容涉及在線問診、醫患管理、結石病慢病管理、健康檔案、藥品信息服務等多個醫療健康細分領域。公司作為首個泌尿結石疾病管理平臺,致力于為結石病患者提供疾病管理一站式解決方案;公司作為移動醫療構的免費服務平臺,致力于營造以患者為中心的移動醫療新生態。
石醫生以知名泌尿結石專家的在線診療服務作為切入口,配合大數據的挖掘、分析及應用,用線上咨詢、線下門診相結合的方式,為患者提供權威、全面的醫療及健康管理服務。
石醫生為患者提供了圖文、語音等多種方式進行健康咨詢和藥品信息咨詢,平臺邀請國內著名三甲醫院教授級別泌尿結石?漆t生為患者服務;颊呖赏ㄟ^手機APP隨時、隨地向在線醫生發起咨詢,也可預約簽約醫生線下門診服務。醫生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碎片時間,為更多患者在線服務;也可在門診和患者面對面直接溝通,建立有良好信任的醫患關系。患者還可以通過微信服務號了解疾病相關知識和國內外泌尿結石治療最新進展,還可以通過微信服務號查閱醫生專業情況,自主選擇醫生,并預約線下門診。
第一個誤區:所有綠葉蔬菜中都含有大量草酸
很多人都相信綠葉菜的草酸含量最高,因為菠菜就是一個代表。一些患腎結石的人甚至每菜必焯,因為害怕草酸的緣故,那么,是不是所有蔬菜都含有草酸?哪個比較多?我們先看看目前能夠找到的測定數據。
草酸是蔬菜中普遍存在的成分,不過含量差異很大,最多能夠相差百倍。一般來說,藜科、傘形科和莧科的蔬菜,含草酸相對多一點。比如說,菠菜的草酸含量是0.97%,莧菜是1.09%,而在餐館里用來裝飾盤子的歐芹則高達1.70%。野菜大部分草酸含量較高,比如馬齒莧,含量達1.31%(以上均為美國農業部測定數據)。所以,很多野菜要沸水焯過之后再擠去苦澀的水,才能夠下口。
與此相比,十字花科甘藍屬的蔬菜,特別是質地脆嫩的常見蔬菜,如大白菜、小白菜、圓白菜、芥藍、芥菜等,草酸含量都非常非常低,在0.1%以下。我們實驗室最近用氣相色譜法進行的測定也表明,芥藍樣品的草酸含量低于檢測限。番茄、黃瓜、南瓜、土豆、甜豌豆等都是低草酸蔬菜。
還有很多蔬菜,比如蘿卜、胡蘿卜、甘薯、西洋菜、茄子、芹菜桿、韭菜、大蒜、西蘭花等,草酸含量在0.2%-0.5%之間。
平日想鑒別哪一種蔬菜含草酸多,其實方法很簡單,只要細細品味是否有澀味就行了。鮮竹筍、苦瓜、茭白、番杏(有些店里叫野菠菜)中草酸含量高,這是它們有澀味的重要原因。特別是鮮竹筍,如果只是簡單炒一下,澀得幾乎難以下口。最好還是焯煮之后再烹調,味道口感會好得多。
同時,草酸含量受品種間差異和栽培條件影響也比較大,因為草酸是蔬菜中的一種防御性物質,也就是與它們的“抵抗力”有點關系,一般來說水大肥多氣候好病蟲少的情況下,蔬菜的草酸就會少一點。
第二個誤區:除了蔬菜之外,其他食材當中沒有草酸
除了蔬菜,很多植物性食品當中都含有草酸。比如蘋果、杏子、李子、芒果、櫻桃、菠蘿、柑橘類等水果中,都含有少量的草酸。藍莓、黑莓和獼猴桃中的含量略多一些。如果感覺水果有點澀味,除了多酚類物質之外,草酸很可能也是一個原因。
此外,各種豆子、油籽和堅果中也含有草酸,比如花生、瓜子、杏仁、巴旦木、核桃仁、榛子之類,都含有一定量的草酸。各種糧食的胚也含有草酸,比如小麥胚芽中就含不少草酸。大豆和可可豆甚至是草酸含量相當高的食物,一些香辛料如肉桂里面也很多。所以,如果大量喝豆漿,或者大量喝咖啡,它們都是不可忽視的草酸來源。綠茶和花果茶里也存在草酸,只是目前我還沒有看到具體數據。
第三個誤區:不吃含草酸多的食物,就不會有過多的草酸進入腎臟
從食物中吃進去的,叫做外源性草酸;而身體里自己產生的,叫做內源性草酸。實際上,草酸是人體的正常代謝物質,只是在體內含量很低。甘氨酸、羥乙酸、羥脯氨酸、維生素C等物質,在體內代謝之后都可能轉變為草酸。特別是維生素B6攝入不足的時候,人體無法將草酸前體代謝為其他物質,比如幫助乙醛酸代謝為甘氨酸,避免它形成草酸,那么尿中草酸含量增加的風險會更大。
所以,為了美容養顏吃太多膠原蛋白,或者服用上千毫克的維生素C,都要小心增加內源性草酸生成的問題。少數人熱衷于每天服用幾千毫克的VC,并沒有研究能肯定這樣做的好處,增加腎結石的風險倒是一個靠譜的擔心(Massey L K, Liebman M, Kynast-Gales S A. Ascorbate increases human oxaluria and kidney stone risk.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2005, 135(7): 1673-1677.)。當然,如果僅僅服兩三百毫克VC(白色小藥片2-3粒),是無需擔心的。
第四個誤區:少吃蔬菜能夠幫助預防腎結石
既然腎結石是草酸鈣型結石為主,它的形成原因是草酸和鈣在腎臟里見面,并發生結合,那么預防腎結石的措施就是兩個方面:減少尿液里要排出的鈣,或者減少尿液里要排出的草酸。
先說減少草酸這條途徑。無論是膳食中的草酸過多,還是體內代謝成草酸的物質過多,都可能帶來尿中的草酸含量上升。而理論上說,只要尿中草酸含量增加,鈣和草酸的結合機會就會增加,可能引起草酸鈣型結石風險上升。同時,過高濃度的草酸本身對腎臟細胞也有損害作用。所以,很多人非常害怕菠菜,總覺得菜里有草酸,是個健康隱患。
不過,這里忽略了一個問題:菠菜里的草酸,未必一定會跑到尿里面去。它可能在烹調中被除去,也可能在胃腸道中與其他物質結合,最后沒有被吸收到血液當中,自然也就不一定會帶來結石的麻煩。同時,不同人胃腸道對草酸的吸收能力差異很大,胃腸功能障礙者,有“腸漏綜合征”的人,食物中草酸的吸收率可能會高于健康人。
實際上,并沒有可靠調查數據能夠證明,吃菠菜多的人,或者吃蔬菜多的人,就有更大的機會患上腎結石。富含草酸的食物到底能對結石的形成起多大作用,還要看用什么烹調方法來烹調蔬菜,看個人的胃腸道是否健康,身體對草酸的代謝能力如何,還要看攝入鈣、鎂等元素數量的多少。
相反,因為蔬菜中含有相當豐富的鉀,綠葉蔬菜中還含有較多的鎂,這兩種元素都有利于減少尿鈣的排泄量,而尿鈣濃度下降,對于預防腎結石是非常有利的。相反,食用大量魚肉海鮮,蛋白質攝入量過大,鈉鹽攝入過多,或者喝過多的甜飲料,都會增加尿鈣的排泄,增加腎結石的風險。那些用高蛋白質高碳水化合物減肥法的人,特別要小心腎結石的危險,因為這種吃法會造成尿液酸度上升,鈣排泄量大幅度增加,同時骨鈣負平衡(Fieddy S T, Wang C Y, KhashayarSakhaee M D, et al. Effect of low-carbohydrate high-protein diets on acid-base balance, stone-forming propensity, and calcium metabolism. 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 2002, 40(2): 265-274.)
第五個誤區:多補鈣會增加腎結石的危險
研究發現,補鈣片過多,可能增加腎結石的危險;但攝入富含鈣的天然食物,卻只會降低腎結石的危險。研究者們推測,食物中的鈣能在胃腸道中與草酸結合,形成草酸鈣沉淀,就能阻止草酸被小腸吸收,讓它穿大腸而排出體外,這是起到預防腎結石效果的關鍵所在。即便損失點鈣,只要日常注意多吃富含鈣的食物,就能補回來。
在一項2009年的研究中,研究者讓尿液中草酸濃度過高的腎結石患者吃高鈣飲食,以圖降低尿中的草酸量。研究者建議患者每天喝牛奶(300mg鈣,約相當于250克低脂奶),再加上酸奶(200-400毫克鈣,約相當于200-400克酸奶)。此外再喝強化了鈣的豆漿和大米乳(豆漿和大米乳原本鈣很少,不能替代牛奶),或者強化鈣的果蔬汁,約300毫升。營養師為每個人量身定做補鈣食譜,保證他們每餐中至少攝入300毫克的鈣。結果是,吃更多的富含鈣食物之后,果真降低了他們的草酸濃度,同時,尿鈣的排泄量并沒有任何變化。
這說明,草酸和鈣在烹調過程中和胃腸道中發生結合,結合后的草酸鈣穿腸而過從大腸排出,實際上就減少了膳食中的草酸吸收量。因為鈣是額外增加供應的,也并不會減少人體對鈣的攝取,或者促進鈣的排泄(Penniston and Nakada, 2009)。研究者確信,多吃鈣,在腸道中結合草酸,是控制高草酸尿的有效措施。
總之,目前醫學界認為,草酸攝入過多并不是引起促進腎結石的主要原因,能代謝成草酸的物質攝入過多,或者膳食鈣攝入太少,或者蛋白質攝入過多,這些都是促進形成腎結石的可能原因。還有人認為,可能是胃腸道中缺乏降解草酸的微生物,或者胃腸道功能異常等所造成,但這些說法還處于推測階段。
有研究者對三項大型流行病學研究中將近24萬名受試者的草酸攝入量和腎結石發生情況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44年跟蹤中,共有4605例腎結石出現。其中男性平均草酸攝入量為每日214mg,女性為平均185mg,其中超過40%的草酸來自于菠菜(西方人吃菠菜很少焯水,多數時候直接烹調,甚至可以放在沙拉里生吃)。對比患腎結石者和未患腎結石者的膳食,草酸攝入量并無顯著差異。
數據分析表明,吃草酸最多的男人和最少者相比,腎結石風險有22%的增加,年長女性則是21%的增加。吃菠菜最多的人和完全不吃的人相比,男人和年長婦女的腎結石風險分別上升了30%和34%,但是年輕女性則完全不受菠菜和草酸的影響。研究者不認為膳食中的草酸是腎結石的主要風險因素。(Taylor E N, Curhan G C. Oxalate intake and the risk for nephrolithia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2007, 18(7): 2198-2204.)
甚至還有研究表明,吃完全不含精米白面,極少甜飲料,少鹽、少紅肉、少加工食品,每日大量蔬菜水果豆類薯類的DASH膳食(用來控制高血壓卓有成效),腎結石的風險不僅沒有增加,與傳統美國膳食相比,反而降低了40%以上(Taylor E N, Fung T T, Curhan G C. DASH-style diet associates with reduced risk for kidney ston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2009, 20(10): 2253-2259.)。研究者認為,大量精白主食、大量肉類、大量飲料、天然雜糧蔬果很少的生活,不僅是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根源,也降低了腎臟的代謝功能,而這可能與腎結石有關聯。也有研究發現,胖人和代謝綜合癥患者的腎結石危險增加。
所以,少吃蔬菜,并不是預防腎結石的有效措施。不吃雜糧豆類,不吃堅果,天天只吃白米白面加大量肉類,喝大量甜飲料,草酸攝入量倒是非常低,患上腎結石的風險卻會上升。
當然,在盡量多吃富鈣食物,適當控制蛋白質和鈉,增加維生素B6來對付草酸的同時,也不妨通過合理的烹調處理來減少草酸。草酸含量高的菠菜、莧菜等蔬菜,只需沸水焯一下就可以去除40-70%的草酸。雖然會損失一點維生素C和葉酸,但只要多吃蔬菜,也就能夠補回來了。至于吃小油菜小白菜之類的低草酸綠葉菜,就更不用擔心了,和豆腐一起烹調,同樣是有益無害的。
總之,不必因為草酸而疏遠菠菜和莧菜,多吃綠葉蔬菜才是健康硬道理,無論對于預防骨質疏松、心臟病、糖尿病、痛風、老年癡呆癥,都是必不可少的飲食措施!
網友評論